天天看點

比鄭和更早到達中東的,原來還有這兩個人

作者:魚羊秘史
比鄭和更早到達中東的,原來還有這兩個人

在交通便利的當代社會,人們走出國門,到世界各地旅遊、工作、學習、通路都是司空見慣的事。然而在交通落後的古代,國人出國可謂難上加難,除了朝廷的特使、軍事征伐者或者宗教求法者之外,一般人都很少出國。

說起中國中古的出行者,人們都會想到張骞、法顯、玄奘、王玄策等等耳熟能詳的名字,其實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兩個人走出了國門,演繹了自己獨特的人生。

東漢明帝時,劉莊為了加強對西域各國的控制,派大将窦固率軍驅逐了匈奴在西域的勢力。為恢複與西域各國聯系,窦固派定遠侯班超率吏士36人出使西域,使西域諸國歸附漢朝,保護了絲綢之路的暢通。之後,班超被任命為西域都護。

比鄭和更早到達中東的,原來還有這兩個人

班超為了與當時的大秦國(羅馬帝國)建立聯系,于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派使者甘英西行,出訪大秦。甘英一行從龜茲(音:秋池,今新疆庫車)出發,經中亞地區,進入安息國(波斯帕提亞帝國)。不久,他們來到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灣)沿岸,向帕提亞人詢問西行道路。帕提亞帝國是當時東、西絲綢貿易的中轉站,絲綢生意被其壟斷,他們每年能從貿易中牟取暴利。他們考慮到倘若漢朝與羅馬帝國建立起貿易關系,會威脅其壟斷地位。且帕提亞人和羅馬人時常發生戰争,擔心兩大帝國聯盟,将使他們在戰略上陷入被動。

于是,他們沒有向甘英一行提供便捷的經兩河而上,從叙利亞進入羅馬的陸路。而讓他們走艱難的海路。并說:“海水廣大,往來者逢善風三月乃得度,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故入海人皆赍三歲糧。”又根據希臘神話中以歌聲迷惑水手的塞壬女妖的故事造謠道:“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甘英生于内陸,對航海情況知之甚少,相信了帕提亞人的謊言,止步于波斯灣,放棄西行計劃,率使團東返。

盡管甘英一行未能到達羅馬,漢朝與羅馬兩大文明失去了一次直接交往的機會,但甘英卻是中國曆史上最早到達波斯灣的人,他的西行加強了中國和中亞、波斯等國之間的互相了解,寫下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頁。

比鄭和更早到達中東的,原來還有這兩個人

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為争奪中亞霸權在怛羅斯(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附近)展開了一場大戰。此役以唐軍的戰敗而告終。萬餘将士被俘往亞俱羅(今伊拉克巴格達南庫法)。唐軍随軍書記官杜環作為俘虜中的一員來到了阿拉伯帝國,并由此開始其傳奇的遊曆生涯。

杜環在中亞、西亞乃至北非等阿拉伯帝國境内遊曆、居住了十多年,是中國曆史上有據可考的第一個到過摩洛哥的人。在當時的阿拔斯王朝的大城市裡,他不但發現那裡已有來自中國的绫絹機杼,還親眼目睹一些中國工匠(金銀匠、畫匠及紡織技術人員)在當地工作,例如京兆人樊淑、劉泚為“漢匠起作畫者”,河東人樂陵、呂禮為“織絡者”。

他對阿拉伯人信仰的伊斯蘭教記載到“一日五時禮天,食肉作齋,以殺生為功德。……又有禮堂,容數萬人,每七日,王出禮拜,為衆說法,曰:‘人生甚難,天道不易,奸非劫竊,細行謾言,安己危人,欺貧虐賤,有一于此,罪莫大焉。凡有征戰,為敵所戮,必得升天。殺其敵人,獲福無量’”“其大食法者,以弟子親戚而作判典,縱有微過,不至相累。不食豬狗驢馬等肉,不拜國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真主安拉)而已。”

比鄭和更早到達中東的,原來還有這兩個人

阿拉伯的繁榮經濟也給杜環留下了深刻印象,“郛郭之内,裡闬之中,土地所生,無物不有。四方輻辏,萬貨豐賤,錦秀珠貝,滿于市肆,駝馬驢騾,充于街巷。”,“琉璃器皿,瑜石瓶缽,蓋不可數算。梗米白面不異中華。”他曾到過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據他記載:“拂菻國在苫國西,隔山數千裡,亦曰大秦。其人顔色紅白,男子悉着素衣,婦人皆服珠錦。……王城方八十裡,四面境土各數十裡。勝兵約有百萬,常與大食相禦。……”“其大秦善醫眼及痢,或未病先見,或開腦出血。”公元762年,杜環結束了其遊曆生涯,随商船在廣州登岸,回到了中國。

杜環回國後,将其在被俘時期的經曆及見聞記錄下來,撰成《經行記》。該書記述 8世紀中葉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及西亞、中亞各國情況。所記有拔汗那國(今烏茲别克斯坦費爾幹納)、康國(今烏茲别克斯坦撒馬爾罕)、師子國(今斯裡蘭卡)、拂菻國(拜占廷帝國)、摩國(今地未詳)、碎葉(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西南)、石國(烏茲别克斯坦塔什幹附近)、大食、朱祿國(末祿國﹐今土庫曼斯坦馬裡)、苫國(今叙利亞)等國,包括今中亞及西亞各地。

其對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民情的記述至為簡要正确。《經行記》原書久佚,惟唐代史學家杜佑所著《通典》卷一百九十三《邊防典》摘引數段,杜佑在這部分的“西戎總序”裡說:“族子環随鎮西節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寶十載至西海,寶應初,因賈商船舶自廣州而回,著《經行記》。”宋代以後的《太平禦覽》、《太平寰宇記》、《通志》、《文獻通考》等書均有轉引。該書盡管殘缺,但對研究唐朝對外關系史、伊斯蘭教史、中亞古國史等方面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策劃:魚羊史記 監制:魚公子

撰文:鼓浪隐士 編輯:吃硬碟吧、小二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