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比郑和更早到达中东的,原来还有这两个人

作者:鱼羊秘史
比郑和更早到达中东的,原来还有这两个人

在交通便利的当代社会,人们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旅游、工作、学习、访问都是司空见惯的事。然而在交通落后的古代,国人出国可谓难上加难,除了朝廷的特使、军事征伐者或者宗教求法者之外,一般人都很少出国。

说起中国中古的出行者,人们都会想到张骞、法显、玄奘、王玄策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其实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两个人走出了国门,演绎了自己独特的人生。

东汉明帝时,刘庄为了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派大将窦固率军驱逐了匈奴在西域的势力。为恢复与西域各国联系,窦固派定远侯班超率吏士36人出使西域,使西域诸国归附汉朝,保护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之后,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

比郑和更早到达中东的,原来还有这两个人

班超为了与当时的大秦国(罗马帝国)建立联系,于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派使者甘英西行,出访大秦。甘英一行从龟兹(音:秋池,今新疆库车)出发,经中亚地区,进入安息国(波斯帕提亚帝国)。不久,他们来到安息西界的西海(今波斯湾)沿岸,向帕提亚人询问西行道路。帕提亚帝国是当时东、西丝绸贸易的中转站,丝绸生意被其垄断,他们每年能从贸易中牟取暴利。他们考虑到倘若汉朝与罗马帝国建立起贸易关系,会威胁其垄断地位。且帕提亚人和罗马人时常发生战争,担心两大帝国联盟,将使他们在战略上陷入被动。

于是,他们没有向甘英一行提供便捷的经两河而上,从叙利亚进入罗马的陆路。而让他们走艰难的海路。并说:“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又根据希腊神话中以歌声迷惑水手的塞壬女妖的故事造谣道:“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甘英生于内陆,对航海情况知之甚少,相信了帕提亚人的谎言,止步于波斯湾,放弃西行计划,率使团东返。

尽管甘英一行未能到达罗马,汉朝与罗马两大文明失去了一次直接交往的机会,但甘英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到达波斯湾的人,他的西行加强了中国和中亚、波斯等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写下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

比郑和更早到达中东的,原来还有这两个人

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阿拔斯王朝为争夺中亚霸权在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附近)展开了一场大战。此役以唐军的战败而告终。万余将士被俘往亚俱罗(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库法)。唐军随军书记官杜环作为俘虏中的一员来到了阿拉伯帝国,并由此开始其传奇的游历生涯。

杜环在中亚、西亚乃至北非等阿拉伯帝国境内游历、居住了十多年,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到过摩洛哥的人。在当时的阿拔斯王朝的大城市里,他不但发现那里已有来自中国的绫绢机杼,还亲眼目睹一些中国工匠(金银匠、画匠及纺织技术人员)在当地工作,例如京兆人樊淑、刘泚为“汉匠起作画者”,河东人乐陵、吕礼为“织络者”。

他对阿拉伯人信仰的伊斯兰教记载到“一日五时礼天,食肉作斋,以杀生为功德。……又有礼堂,容数万人,每七日,王出礼拜,为众说法,曰:‘人生甚难,天道不易,奸非劫窃,细行谩言,安己危人,欺贫虐贱,有一于此,罪莫大焉。凡有征战,为敌所戮,必得升天。杀其敌人,获福无量’”“其大食法者,以弟子亲戚而作判典,纵有微过,不至相累。不食猪狗驴马等肉,不拜国王父母之尊,不信鬼神,祀天(真主安拉)而已。”

比郑和更早到达中东的,原来还有这两个人

阿拉伯的繁荣经济也给杜环留下了深刻印象,“郛郭之内,里闬之中,土地所生,无物不有。四方辐辏,万货丰贱,锦秀珠贝,满于市肆,驼马驴骡,充于街巷。”,“琉璃器皿,瑜石瓶钵,盖不可数算。梗米白面不异中华。”他曾到过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据他记载:“拂菻国在苫国西,隔山数千里,亦曰大秦。其人颜色红白,男子悉着素衣,妇人皆服珠锦。……王城方八十里,四面境土各数十里。胜兵约有百万,常与大食相御。……”“其大秦善医眼及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血。”公元762年,杜环结束了其游历生涯,随商船在广州登岸,回到了中国。

杜环回国后,将其在被俘时期的经历及见闻记录下来,撰成《经行记》。该书记述 8世纪中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及西亚、中亚各国情况。所记有拔汗那国(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拂菻国(拜占廷帝国)、摩国(今地未详)、碎叶(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石国(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附近)、大食、朱禄国(末禄国﹐今土库曼斯坦马里)、苫国(今叙利亚)等国,包括今中亚及西亚各地。

其对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民情的记述至为简要正确。《经行记》原书久佚,惟唐代史学家杜佑所著《通典》卷一百九十三《边防典》摘引数段,杜佑在这部分的“西戎总序”里说:“族子环随镇西节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宝十载至西海,宝应初,因贾商船舶自广州而回,著《经行记》。”宋代以后的《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通志》、《文献通考》等书均有转引。该书尽管残缺,但对研究唐朝对外关系史、伊斯兰教史、中亚古国史等方面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鼓浪隐士 编辑:吃硬盘吧、小二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