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晶片制造商台積電已經超越騰訊、阿裡巴巴,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公司。
由于新冠疫情導緻供應鍊受到嚴重影響以及汽車和資料中心等行業的需求激增,全球面臨半導體短缺現象,晶片制造商台積電的市值猛增。
台積電市值約 5731 億美元,騰訊市值約 4.04 萬億港元(約 5186 億美元),阿裡巴巴市值約 4364 億美元。
這個消息對于台積電來說,其實不是個好消息。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年邁的張忠謀,一次次的把競争對手打趴在地上。甚至把張汝京趕出了中芯國際,把梁孟松排擠出了台積電。
如果你知道當年張忠謀對張汝京有多狠,你就大機率能明白,中芯國際将來必将超越台積電。
為了解決産業空心化問題,確定美國的核心産業鍊安全,美國強制三星、台積電将工廠遷到美國。
從特朗普時代,就一直在提産業回歸。拜登也繼承了這個觀點,甚至要挾小國一起加入到提高稅率的陣營裡來。
很多人意識不到,這個最低稅率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以前老大吃肉小弟喝湯的局面一去不複返了,老大把湯也要收回來了。
問題是,小弟表面上交回去了,那老大的核心凝聚力呢?
對于台積電來說,也隻能乖乖的跟着去美國建廠(三星也從了)。
建廠有兩個下場。
一個是特朗普稱的世界第八大奇迹。
郭台銘的富士康美國工廠,2019年聲勢浩大的搞了起來。
到現在還沒投産不說,規模已經縮水數倍。
二是福耀玻璃模式。
亞洲的企業文化,和美國人的思維模式,是天然對立的。想做好很難,福耀玻璃的美國工廠勉強搞起來了,但效果不是很好。
美國的産業回流,也是有選擇的。
為什麼不讓通用、福特、特斯拉中國的工廠遷回去?
因為台積電掌握着美國的核心技術。放在外面不放心了。
無論是上遊供應商,還是下遊客戶,美國都有龐大的群體。
一旦台積電在美國的工廠運作成功,那麼勢必最終會将主要産能都轉移到美國。當台積電的核心産能搬走了,島上,還有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