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資料公司,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幫助美國消滅本拉登的 palantir,這家公司的價值已經超過200億美元。除此之外,cb insights 還整理了另外 13 家估值超過 10 億美元的大資料公司。
大資料非常重要。關于大資料的興起,ibm 的看法是:
我們每天創造的資料達 2.5萬兆位元組——僅過去兩年,就創造出現在世界上 90%
的資料。這些資料來自各處:比如,搜集氣候資訊的傳感器,社交媒體上的文章,數字圖檔和視訊,購物交易記錄,手機 gps 信号等。
資料量無比龐大,為了從這些資料中挖掘出意義,我們需要搜集,儲存資料,并創造應用程式分析這些資料。我們曾經讨論過當今最成功的大資料公司
palantir , 以及這個價值 200 億美元的公司是如何獨占鳌頭的。然而事實上,研究大資料的公司不計其數。以下是 firstmark
所描述的「大資料概貌」。
點選檢視大圖
如果你想在大資料方面投資,那麼,從哪兒着手?你可以看看估值 10 億(或以上)的大資料公司。根據 cb insights 報告,有
14 家大資料獨角獸公司可供你參考。第一個當然是我們經常提到的 palantir。其他 13 家如下所述:
估值:41 億美元—— cloudera 建立于 2008 年,其中,10.4 億美元的投資分别來自 google ventures
,支援 cia 的 in-q-tel(palantir也為cia提供服務支援)和 intel 等公司。cloudera
正在開發基于「100%開源軟體和開放标準」的「首個企業大資料」聯合平台。合作夥伴包括 microsoft, oracle, 和 intel
等,他們共同與各大公司簽訂協約,使用該平台。這是 cloudera 的 108 個客戶的成功案例
(http://www.cloudera.com/customers.html),客戶包括各大行業的巨頭,如雪佛龍,第一資本,孟山都、三星、思科等。)
估值:20 億美元—— nutanix 建立于 2009 年,其中,3.12 億美元的投資分别來自 khosla ventures,
fidelity, 和 goldman sachs 等投資方。該公司「采用了專利彈性資料結構,通過本機化融合計算和存儲, 提供網絡規模 it
基礎設施産品,等等」,也就是說,它們會幫你簡單儲存資料,花費卻比競争對手提供的解決方案要低。與 cloudera 一樣,nutanix
的解決方案服務橫跨所有産業,也與 microsoft 和 intel 展開合作 。
估值:20 億美元—— domo 建立于 2010 年,其中,5.8 億美元的投資分别來自 blackrock ,
fidelity, peter thiel’s founders fund 和 jeff bezos
等著名投資商。該公司正在銷售其軟體即服務平台(saas),該平台可連結客戶資料所在的任意系統。你可以像這些例子(https://www.domo.com/connectors)一樣,使用
100
個「連接配接器」把所有的資料資源連接配接起來。換句話說,它們将客戶資料儲存在「雲」裡,而後發放給客戶簡易工具,使客戶可以從任意平台(甚至包括手機)存取這些資料。它就是你的大資料倉庫,倉庫替你儲存。
估值:16 億美元—— mongodb 建立于 2007 年,其中 3.11 億美元的投資分别來自 fidelity ,
goldman sachs 和 in-q-tel
等投資方,緻力于研發他們的「檔案導向的資料集」。你知道傳統資料庫如何包含表格和字段的嗎「檔案導向的資料集」的建構方式與之不同。相反,它們以原來的形式儲存資料檔案(如
以xml形式),這樣客戶就可以對其查詢。xml 就是所謂的「檔案導向資料集」。mongodb 是第四大最流行的資料集管理系統,客戶包括 craigslist,
adobe以及 linkedin 等。
估值:15 億美元—— inside sales 建立于 2004 年,獲得 2.01
億美元投資,緻力于研發「行業領先的銷售加速平台」,是以,他們的戰略夥伴就有 saleforce 和 microsoft
,也就沒那麼讓人驚訝了。該公司的系統可以幫助按照優先順序給管道進行排序,更精準地預測你的管道并使用遊戲化機制(gamification)激勵銷售團隊。當然所有這些功能都是通過大資料實作的。每位使用者每月所需費用為
95 美元到 295 美元,這項服務并不便宜。insidesales 說,他們的客戶「在短短 90 天就感受到了最多 30%
的收入增長」。話雖如此,但是這就是說客戶的銷售周期必須很短。
估值:15 億美元—— mu sigma 建立于 2004 年,2.11 億美元的投資分别來自 sequoia capital 和
mastercard 等投資方,緻力于「幫助公司将資料驅動下的決策行為制度化。」也就是說,他們的工具可以讓客戶分析曾遭輕視的「大資料」。有超過 140
個世界五百強的企業使用它們的工具,這家企業雇員超過3500人(大多數在印度的班加羅爾),他們研發的這些工具在 10 多個行業垂直領域得到運用。 mu sigma
的夫妻總裁檔希望在接下來的四年裡讓 2.5 億美元的收入翻兩番。
估值:13.5 億美元—— deem 建立于 2000 年,5.27 億美元的投資分别來自 khosla ventures, jp
morgan, citigroup, 和 american express
等,緻力于打造「協助降低商業成本,提升操作效率,提升雇員生産力的雲和移動應用」,它們将其稱作「商業即服務」(caas)。deem 有超過 34000
個客戶,10 萬個批發商,和 1100 萬個獨特産品。有相當多的大資料需要分析。
估值:11 億美元—— uptake 建立于 2014 年,其中,4500 萬美元的投資來自 caterpillar
等投資方。該公司緻力于設計一個「變革産業世界的平台」。核心是給你一台像火車頭一樣複雜的機器,然後裝上 100
多個傳感器,這些傳感器能讓你知道失敗的關鍵在哪裡,需要什麼樣的維修,從中産生的大量資料能讓你受益匪淺。聽起來就像工業機械物聯網的開端。
估值:11 億美元—— actifio 建立于 2009 年,已經募集到 2.07
億美元投資用來研發他們的「複制資料虛拟化」技術。這裡的想法是,當你已經積累了很多有價值的大資料時,你會想要做個備份。而且不僅僅是拷貝需要儲存的有價值的資料。在某些情況下,出于不同原因,資料組會有
30 到 40 個拷貝,比如為了便利。有了 actifio , 你就不用将自己的存儲容量徒增 30 或 40
倍,所需空間會小得多。這家創業公司正在向一些世界大型公司出售這種解決方案。
估值:10 億美元—成立于 2008 年,已經募集 4.14 億美元的資金,緻力于研究「公司裡運作的應用程式情況管理的 saas
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公司裡運作着很多應用, appdynamics
提供一系列對于應用程式容量、擴充性、故障排除和使用者體驗的管理和監控服務,它能及時告訴你軟體哪裡有問題了。
估值:10 億美元,成立于 2009 年,已經募集到 2.76 億美元的資金,投資人包括 draper fisher
jurvetson 以及 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公司研發的産品是 「omnicube it 基礎架構平台」
。通過更高效地存儲大資料,這個平台本質上能增加你的大資料存儲能力。連存儲帶備份,公司保證可以為你節省 90% 容量。客戶的中位數資料效率比( median
data efficiency ratio )是 39:1。
估值:10 億美元——成立于 2002 年,已經募集到 2.2 億美元研發 saas
産品,這款産品能夠讓你的客戶更加快樂,也讓你的雇員更加敬業。一聽到員工敬業度,我們很難進行預測。但是 qualtrics 的解決方案被超過 8,000
家全球上司品牌、前百名商學院中的 99 家使用,是以這裡面一定有起作用的東西。
估值:10 億美元。成立于 2003 年,marklogic 已經籌集到 1.75 億美金發展他們的 nosql
資料庫服務。nosql 指代的資料庫和我們之前提到的 mongodb 可能沒多大關系。就像你期待的那樣,他們的解決方案可應用于全産業,marklogic
自诩「唯一的企業 nosql 資料庫」,被 bbc、nbc 以及一家前五的投資銀行這樣的公司使用。(本文轉自百度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