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幸福來敲門》:在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人生注定可悲

作者:末小北
《當幸福來敲門》:在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人生注定可悲

以前讀書的時候學過一首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哲理詩《the road not taken》(《未選擇的路》)。

描述的是,作者自己站在一個十字路口,選擇了一條人煙稀少、充滿荊棘的路,但是做出選擇之後,又因為沒有選擇另外一條路而遺憾。

然後,自己領悟到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最後說出了人生就像走的路,選擇了就要堅定地走下去的道理。

“不要讓别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這是《當幸福來敲門》裡父親克裡斯·加德納對兒子說的話。

人到中年的克裡斯,投資了一批骨密度掃描器,卻由于經濟大蕭條完全賣不出産品,不堪重負的妻子離開了他,交不起房租的他也隻能帶着兒子流落街頭。

為了給兒子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他必須要尋找新的收入來源,而沒有文憑的他選擇非常少,最後面對條件非常苛刻的證券經理人實習機會,他決定嘗試。

這個為期六個月的實習工作,是沒有薪水的。

克裡斯為了維持生計,每天背着20公斤的儀器,帶兒子在破舊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汽車旅館、公共廁所和教會收容所裡,為兒子尋找一個可以遮蔽的屋頂,經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和絕望。

《當幸福來敲門》:在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人生注定可悲

最絕望的一次是,他好不容易賣掉了一台儀器,以為可以改善一下自己和兒子的處境時,卻因為自己有逾期未交的稅務,在收到款後被稅務局在他之前清空了銀行賬戶。

但是,他知道進入證券經紀公司,是他和兒子走向幸福的唯一道路,是以不管有多難他都堅持下來了。

影片的克裡斯在完成實習之前,每一個在街上的鏡頭都是奔跑的,要麼追人,要麼被人追,要麼趕時間。

是以在經曆了無數次打擊之後,當他被告知被錄用時,臉上洋溢着笑容走進人群的那個鏡頭,每一幀都在表達着:

成功來之不易,許多人為了夢想拼盡了全力,每一個背後有多少堅持是别人看不到的。

在你抱怨時機不對、環境不對甚至條件不對的時候,很多人已經為了夢想邁出了腳步,為了達到目的地,奮力向前走着。

就像電影裡說的:

“如果你有夢想,請捍衛它。”

《當幸福來敲門》:在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人生注定可悲

02

很多時候我們會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衡量許多因素,在做與不做之間猶豫不決,與其浪費時間猶豫,不如推自己一把,踏出第一步。

就像是裡克的爸爸,33年來從不間斷地用特制的輪椅,推着癱瘓的他參加了大大小小1000多項體育賽事,其中有81次馬拉松,跑了6000多公裡,還有206次鐵人三項。

裡克出生的時候由于臍帶繞頸導緻腦部缺氧,出生就被診斷為腦癱,醫生說他的存在等同于植物人,這輩子都不可能康複了。

幸運的是,出生就被命運判了死刑的裡克,有一對非常愛他的父母,他們認為兒子是有思維的。

因為,他的眼睛會跟着他們動,于是他們把裡克當成正常孩子,帶着他玩雪橇,親自教他學習字母和新的知識。

裡克10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帶着他到塔夫斯大學工程系,說服技術人員說笑話給裡克聽,在裡克笑出來之後,技術人員決定為他專門設計了一台互動式計算機。

《當幸福來敲門》:在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人生注定可悲

回到家後,裡克用這台計算機說出了10年以來第一句話:“加油,波士頓熊隊(曲棍球隊)”,全家人才知道,原來裡克是一個熱愛運動的孩子。

15歲的時候,裡克用電腦對爸爸說,想去參加慈善長跑,為在交通事故中意外癱瘓的運動員募捐。

從來沒參加過長跑的父親,答應了兒子的請求,推着坐在輪椅上的裡克,以倒數第二名的成績跑完了全程8公裡的長跑。

雖然跑完後身體疼了兩個禮拜,但是因為兒子開心地在電腦上敲出:

“爸,我第一次不覺得自己是殘障人士。”

讓他決定一直帶着兒子跑下去,這件事一做就做了33年,而且除了跑步還有騎行,遊泳,爬山,滑雪等任何裡克喜歡的運動項目。

《當幸福來敲門》:在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人生注定可悲

如果,裡克可以參加鐵人三項,那麼身體健全的我們,完全可以完成任何想做的事情。

就像裡克的父親對他說過的:

“我們通過自己的故事一直在激勵世界上所有的人,如果我們能做到,你可以做到。”

蔡康永也說過:

“人生最可悲的就是,在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

有時候,我們會用很多借口來堆滿自己的腦袋,為了可以心安理得地選擇逃避奮鬥。

但是,每一條通往成功的道路都是充滿考驗的。

《當幸福來敲門》:在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人生注定可悲

沒有人的成功是随手可得的,隻有解決一個又一個困難和阻撓,才能站在勝利的終點。

是以,不要再被充滿荊棘的路吓退了,隻要是通往成功的路,我們都應該勇敢地向目的地出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