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5年老山前線,突擊隊長負17處傷,戰後給每位烈士父母寄100元

作者:中華英烈網

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在祖國的南疆地區,硝煙彌漫,炮火隆隆,英勇的解放軍戰士為了捍衛億萬百姓的安甯,為了保衛祖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和越南侵略者拼殺了十年之久。在這十年裡,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軍人,孫兆群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1985年老山前線,突擊隊長負17處傷,戰後給每位烈士父母寄100元

1985年1月,孫兆群所在的濟南軍區67軍199師596團雙大功七連開赴老山前線,孫兆群當時擔任七連一排排長。雙大功七連是一支擁有悠久曆史,立下過赫赫戰功的部隊,1947年石家莊戰役,1948年夏家莊戰役,該連由于作戰英勇,連續兩次被授予集體一等功,1951年赴朝作戰,七連被配屬到三營,參加了道峰山阻擊戰,志願軍總部授予道峰山營榮譽稱号。1949年新中國開國大典上,從主席台前走過的陸軍第一方陣,其中就有“雙大功七連”的身影。

1985年1月,該連開赴老山前線後,在後方進行了一個多月的适應性訓練,之後駐紮老山腳下的磨刀石陣地。然而就在七連到達前線的第二天,越軍就對七連駐守的磨刀石陣地發起偷襲。突如其來的戰鬥,讓第一次參加實戰的戰士們一下子變得手足無措,不過在連排長的指揮下,戰士們很快反應過來,對偷襲的敵人發起反擊,打敗了敵人的進攻。

在長達數月的拉決戰中,孫兆群由于多次立功,被提拔七連副連長。1985年9月,上級将七連抽出了前沿陣地,并決定組建一支突擊隊,由實戰經驗豐富的七連副連長孫兆群擔任突擊隊長,于1985年12月2日向越軍968高地發起進攻,代号“12.2”行動。

1985年老山前線,突擊隊長負17處傷,戰後給每位烈士父母寄100元

968高地,地處雲南省麻栗坡縣老山前線,位于老山主峰東南1.5公裡處,是老山方向越軍前沿的一個重要支撐點。越軍在占據968高地後,在高地前沿布置了大量的地雷,陣地上修築了大量的工事,地堡,陷阱,在968高地附近,還有603高地,604等幾個輔助高地,可以支援968高地。

突擊隊隊員主要從七連中挑選,面對危險極大的拔點作戰行動,七連指戰員并沒有退縮,紛紛報名參加突擊隊。連裡最小的戰士顧克路當時也報名參加突擊隊,但是卻遭到了突擊隊長孫兆群的拒絕,孫兆群看到這個戰士年齡太小了,讓他上去太殘忍了,是以堅決不要他。不過顧克路也很固執,最後他對孫兆群說:“副連長,我知道你是關心我,但在祖國的挑選面前,為了連隊的榮譽,你就把它當成是一個送死的機會給我吧。”

小戰士顧克路的铮铮誓言讓突擊隊長孫兆群連續幾天晚上都難以入眠,他沒有想到這個年代,會有人找到他要一個送死的機會。最後在行動的前幾天,孫兆群終于同意了顧克路的請求,讓他參加了突擊隊。

出征之前,顧克路寫下這麼一段話:青春是美好的,生命是可貴的,我一個17歲的青年,向往未來,熱愛生活,因為我還很年輕,我漫長的人生道路上,還有許多美好的憧憬,但是祖國和人民如果需要我把生命獻出,我将毫不猶豫地把鮮血灑進。

在12.2戰鬥快要打響之前的時候,52名突擊隊員進行了最後的實戰演習,針對越軍習慣山地戰和叢林中的特點,上級對突擊隊進行了火焰噴射器的訓練。在突擊隊進行緊張訓練的同時,軍工隊也冒着炮火,踏着泥濘的山路,穿過敵人一道又一道封鎖線,将12.2戰鬥需要的彈藥和給養送到了突擊隊員的手中。戰鬥打響的前兩天,為了避免被敵人觀察所發現,突擊隊分批進入攻擊位置。

1985年老山前線,突擊隊長負17處傷,戰後給每位烈士父母寄100元

12月2日上午九時,解放軍四個炮群開始對越軍陣地進行炮火覆寫。9時40分,第一波次的突擊隊開始向越軍603高地發動進攻。在炮火的支援下,第一波次的突擊隊很快就突破了越軍第一道封鎖線,數分鐘後,第一波次的突擊隊很快清除了603高地上的越軍,開始向604高地上的越軍發動進攻。孫兆群率領第二波次的突擊隊員分左右兩路,也對敵人陣地發起進攻。

第二波次的突擊隊出擊之後,才發現敵人設定的暗堡要比事先偵察地多很多,被敵人死死地壓制住,戰地記者徐希芳也被炸暈了過去。越軍的炮彈也炸傷了突擊隊長孫兆群,但是孫兆群拒絕到後方救治,繼續指揮戰鬥,幾十年後,突擊隊戰士李福啟在提到孫兆群時,都不由地贊歎道:“他真是個男子漢,孫副連長真是很勇敢,我這一輩子都很佩服他。”在孫兆群的影響下,突擊隊官兵很快清除了604高地上的越軍。

在清除越軍604高地上的越軍後,突擊隊對968高地發動進攻,第三波次突擊隊員向主峰沖鋒的時候,被越軍暗堡的火力點壓制住了,擔任爆破手的突擊隊員顧克路躍出掩體,在戰友機槍的掩護下,向敵人暗堡沖去。顧克路在沖鋒的時候,被越軍一發炮彈命中,整個人被炸得飛起來,左腿被炸斷後,飛比整個人都高,然後重重地摔在地上。但是顧克路依然拖着一條殘腿,向敵人陣地掃射,最後被敵人子彈擊中,壯烈犧牲。

1985年老山前線,突擊隊長負17處傷,戰後給每位烈士父母寄100元

整場戰鬥,一共進行了25分鐘,突擊隊在完成任務後開始向後撤退。身負17處傷的孫兆群讓大部隊先撤,自己率領兩名隊員負責掩護,在距離陣地還有30米的時候,救護隊沖了出來,突擊隊員周國清,劉富民指令救護隊先把身負重傷的孫兆群擡下去,但是救護隊剛走出十米,走在後面的周國清,劉富民卻被炮彈命中,壯烈犧牲。

12.2戰鬥,我軍突擊隊擊斃越軍87人,7連突擊隊53名隊員犧牲11人,受傷30餘人。加上之前的戰鬥,七連犧牲了16名指戰員。巨大的傷亡讓所有的突擊隊員都十分傷心,突擊隊員馬軍後來回憶道:“我回到我的營房,我的帳篷裡,就我和蔣平兩個人孤孤單單,九個人,就剩下我們倆了。”

1985年老山前線,突擊隊長負17處傷,戰後給每位烈士父母寄100元

孫兆群傷愈出院後,孫兆群做的第一件事是給每位烈士的父母寫一封信,一封封署名為“兆群兒”的信件。和信封同時寄出來的,還有一張100元的彙款單,孫兆群被多年積攢的積蓄全部都拿了出去。此後的數十年裡,孫兆群給16位烈士的父母和子女寄出了13萬元,1500封信。烈士的父母出了什麼事情,或者是生病了,孫兆群都會不遠萬裡前去照顧,而自己家卻過得一貧如洗。

來源:騰訊新聞

網編:陸文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