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磁盤管理

一、磁盤管理

Linux 磁盤管理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系統的性能問題。

Linux 磁盤管理常用的三個指令為 df、du 和 fdisk。

  • df(英文全稱:disk full):列出檔案系統的整體磁盤使用量
  • du(英文全稱:disk used):檢查磁盤空間使用量
  • fdisk:用于磁盤分區,可以分區2TB以下的磁盤,最多可以分4個分區
除了fdisk可以用于磁盤分區,還可以使用gdisk進行分區:該方式使用規則與fdisk相同,但需要下載下傳才能使用,可以分區2TB以上的磁盤,最多可以分128個分區。

1.1 df

df指令參數功能:檢查檔案系統的磁盤空間占用情況。可以利用該指令來擷取硬碟被占用了多少空間,目前還剩下多少空間等資訊。

文法格式:

df [-ahikHTm] [目錄或檔案名]
           
相關參數 參數說明
-a 列出所有的檔案系統,包括系統特有的 /proc 等檔案系統
-k 以 KBytes 的容量顯示各檔案系統
-m 以 MBytes 的容量顯示各檔案系統
-h 以人們較易閱讀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顯示
-H 以 M=1000K 取代 M=1024K 的進位方式
-T 顯示檔案系統類型, 連同該 partition 的 filesystem 名稱 (例如 ext3) 也列出
-i 不用硬碟容量,而以 inode 的數量來顯示

執行個體1

将系統内所有的檔案系統列出來:

[root@jiangzhi dev]# df
檔案系統                   1K-塊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載點
devtmpfs                  485956       0   485956    0% /dev
tmpfs                     497844       0   497844    0% /dev/shm
tmpfs                     497844    7716   490128    2% /run
tmpfs                     497844       0   497844    0%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root 49254916 3445324 45809592    7% /
/dev/sda1                1038336  203480   834856   20% /boot
tmpfs                      99572       0    99572    0% /run/user/0
           
在 Linux 中如果 df 沒有加任何選項,那麼預設會将系統内所有的 (不含特殊記憶體内的檔案系統與 swap) 都以 1 Kbytes 的容量來列出來!

執行個體2

将容量結果以易讀的容量格式顯示出來:

[root@jiangzhi dev]# df -h
檔案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載點
devtmpfs                 475M     0  475M    0% /dev
tmpfs                    487M     0  487M    0% /dev/shm
tmpfs                    487M  7.6M  479M    2% /run
tmpfs                    487M     0  487M    0%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root   47G  3.3G   44G    7% /
/dev/sda1               1014M  199M  816M   20% /boot
tmpfs                     98M     0   98M    0% /run/user/0
           

執行個體3

将系統内的所有特殊檔案格式及名稱都列出來:

[root@jiangzhi dev]# df -aT
檔案系統                類型          1K-塊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載點
sysfs                   sysfs             0       0        0     - /sys
proc                    proc              0       0        0     - /proc
devtmpfs                devtmpfs     485956       0   485956    0% /dev
securityfs              securityfs        0       0        0     - /sys/kernel/security
tmpfs                   tmpfs        497844       0   497844    0% /dev/shm
devpts                  devpts            0       0        0     - /dev/pts
tmpfs                   tmpfs        497844    7684   490160    2% /run
tmpfs                   tmpfs        497844       0   497844    0% /sys/fs/cgroup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systemd
pstore                  pstore            0       0        0     - /sys/fs/pstore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memory
cgroup                  cgroup            0       0        0     - /sys/fs/cgroup/net_cls,net_pr
......後續省略
           

執行個體4

将 /etc 下的可用的磁盤容量以易讀的容量格式顯示

檔案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載點
/dev/mapper/centos-root   47G  3.3G   44G    7% /
           
知識拓展:lsblk指令——檢視本機的磁盤

1.2 du

Linux du 指令也是檢視使用空間的,但是與 df 指令不同的是 Linux du 指令是對檔案和目錄磁盤使用的空間的檢視,還是和df指令有一些差別的,這裡介紹 Linux du 指令。

du [-ahskm] 檔案或目錄名稱
           
列出所有的檔案與目錄容量,因為預設僅統計目錄底下的檔案量而已
以人們較易讀的容量格式 (G/M) 顯示
-s 列出總量而已,而不列出每個各别的目錄占用容量
-S 不包括子目錄下的總計,與 -s 有點差别
以 KBytes 列出容量顯示
以 MBytes 列出容量顯示

隻列出目前目錄下的所有檔案夾容量(包括隐藏檔案夾):

[root@jiangzhi ~]# du
0       ./jz/juhuachan    <==每個目錄都會列出來
4       ./jz
8       ./test
0       ./sdc1-mnt
4       ./.ssh        <==包括隐藏檔案的目錄
0       ./.pki/nssdb
0       ./.pki
104     .        <==這個目錄(.)所占用的總量
           

直接輸入 du 沒有加任何選項時,則 du 會分析目前所在目錄裡的子目錄所占用的硬碟空間。

将檔案的容量也列出來:

[root@jiangzhi jz]# du -a
4       ./1.txt
0       ./index
0       ./index3to2
0       ./juhuachan
0       ./juhuachanruanlianjie
4       .
           

檢查根目錄底下每個目錄所占用的容量:

[root@www ~]# du -sm /*
7       /bin
6       /boot
.....中間省略....
0       /proc
.....中間省略....
1       /tmp
3859    /usr     <==系統初期最大就是他了啦!
77      /var
           

與 df 不一樣的是,du 這個指令其實會直接到檔案系統内去搜尋所有的檔案資料。

1.3 fdisk

fdisk 是 Linux 的磁盤分區表操作工具。

fdisk [-l] 裝置名稱
           
-l 輸出後面接的裝置所有的分區内容。若僅有 fdisk -l 時, 則系統将會把整個系統内能夠搜尋到的裝置的分區均列出來

列出所有分區資訊:

[root@jiangzhi tmp]# fdisk -l

磁盤 /dev/sda:51.5 GB, 51539607552 位元組,100663296 個扇區
Units = 扇區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區大小(邏輯/實體):512 位元組 / 512 位元組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位元組 / 512 位元組
磁盤标簽類型:dos
磁盤辨別符:0x000c8cdf

   裝置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2048     2099199     1048576   83  Linux
/dev/sda2         2099200   100663295    49282048   8e  Linux LVM
           

找出系統中的根目錄所在磁盤,并查閱該硬碟内的相關資訊:

[root@www ~]# df /            <==注意:重點在找出磁盤檔案名而已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hdc2              9920624   3823168   5585388  41% /

[root@www ~]# fdisk /dev/hdc  <==仔細看,不要加上數字喔!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5005.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that, but this is larger than 1024,
and could in certain setups cause problems with:
1) software that runs at boot time (e.g., old versions of LILO)
2) booting and partitioning software from other OSs
   (e.g., DOS FDISK, OS/2 FDISK)

Command (m for help):     <==等待你的輸入!
           

輸入m後,就會看到底下這些指令介紹:

Command (m for help): m   <== 輸入 m 後,就會看到底下這些指令介紹
Command action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删除一個partition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m   print this menu
   n   add a new partition           <==新增一個partition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在螢幕上顯示分區表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不儲存離開fdisk程式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将剛剛的動作寫入分割表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離開 fdisk 時按下

q

,那麼所有的動作都不會生效!相反的, 按下

w

就是動作生效的意思。

指令(輸入 m 擷取幫助):p    <== 這裡可以輸出目前磁盤的狀态

磁盤 /dev/sdb:107.4 GB, 107374182400 位元組,209715200 個扇區
Units = 扇區 of 1 * 512 = 512 bytes
扇區大小(邏輯/實體):512 位元組 / 512 位元組
I/O 大小(最小/最佳):512 位元組 / 512 位元組
磁盤标簽類型:dos
磁盤辨別符:0x3adb1b3b

裝置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2048   134219775    67108864   83  Linux
/dev/sdb2       134219776   209715199    37747712   83  Linux
# 裝置檔案名 啟動區否 開始磁柱    結束磁柱  1K大小容量 磁盤分區槽内的系統
           

想要不儲存離開嗎?按下 q 就對了!不要随便按 w 啊!

使用

p

可以列出目前這顆磁盤的分割表資訊,這個資訊的上半部在顯示整體磁盤的狀态。

1.4 磁盤格式化

磁盤分割完畢後自然就是要進行檔案系統的格式化,格式化的指令非常的簡單,使用

mkfs

指令。

mkfs [-t 檔案系統格式] 裝置檔案名
           
-t 可以接檔案系統格式,例如 ext3, ext2, vfat 等(系統有支援才會生效)

檢視mkfs支援的檔案格式:

[root@jiangzhi ~]# mkfs
mkfs         mkfs.cramfs  mkfs.ext3    mkfs.minix   
mkfs.btrfs   mkfs.ext2    mkfs.ext4    mkfs.xfs     
           

按下兩個[tab],會發現 mkfs 支援的檔案格式如上所示。

執行個體2:

将分區 /dev/hdc6(可指定你自己的分區) 格式化為 ext3 檔案系統:

[root@www ~]# mkfs -t ext3 /dev/hdc6
mke2fs 1.39 (29-May-2006)
Filesystem label=                <==這裡指的是分割槽的名稱(label)
OS type: Linux
Block size=4096 (log=2)          <==block 的大小配置為 4K 
Fragment size=4096 (log=2)
251392 inodes, 502023 blocks     <==由此配置決定的inode/block數量
25101 blocks (5.00%) reserved for the super user
First data block=0
Maximum filesystem blocks=515899392
16 block groups
32768 blocks per group, 32768 fragments per group
15712 inodes per group
Superblock backups stored on blocks:
        32768, 98304, 163840, 229376, 294912

Writing inode tables: done
Creating journal (8192 blocks): done <==有日志記錄
Writing superblocks and filesystem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one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4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 這樣就建立起來我們所需要的 Ext3 檔案系統了!簡單明了!
           
上述指令方式也可以寫成:mkfs.ext3 /dev/hdc6

1.5 磁盤檢驗

fsck(file system check)用來檢查和維護不一緻的檔案系統。

若系統掉電或磁盤發生問題,可利用fsck指令對檔案系統進行檢查。

fsck [-t 檔案系統] [-ACay] 裝置名稱
           
給定檔案系統的型式,若在 /etc/fstab 中已有定義或 kernel 本身已支援的則不需加上此參數
-A 對/etc/fstab 中所有列出來的 分區(partition)做檢查
-C 顯示完整的檢查進度
如果檢查有錯則自動修複
-y 選項指定檢測每個檔案是自動輸入yes,在不确定那些是不正常的時候,可以執行 # fsck -y 全部檢查修複

檢視系統有多少檔案系統支援的fsck指令:

[root@jiangzhi ~]# fsck
fsck         fsck.cramfs  fsck.ext3    fsck.minix   
fsck.btrfs   fsck.ext2    fsck.ext4    fsck.xfs 
           

強制檢測 /dev/hdc6 分區:

[root@www ~]# fsck -C -f -t ext3 /dev/hdc6 
fsck 1.39 (29-May-2006)
e2fsck 1.39 (29-May-2006)
Pass 1: Checking inodes, blocks, and sizes
Pass 2: Checking directory structure
Pass 3: Checking directory connectivity
Pass 4: Checking reference counts
Pass 5: Checking group summary information
vbird_logical: 11/251968 files (9.1% non-contiguous), 36926/1004046 blocks
           

如果沒有加上 -f 的選項,則由于這個檔案系統不曾出現問題,檢查的經過非常快速!若加上 -f 強制檢查,才會一項一項的顯示過程。

1.6 磁盤挂載與解除安裝

Linux 的磁盤挂載使用

mount

指令,解除安裝使用

umount

磁盤挂載文法格式:

mount ...  裝置檔案名  挂載點
           

執行個體

用預設的方式,将剛剛建立的 /dev/hdc6 挂載到 /mnt/hdc6 上面:

[root@www ~]# mkdir /mnt/hdc6
[root@www ~]# mount /dev/hdc6 /mnt/hdc6
[root@www ~]# df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中間省略.....
/dev/hdc6              1976312     42072   1833836   3% /mnt/hdc6
           

磁盤解除安裝指令 umount 文法:

umount [-fn] 裝置檔案名或挂載點
           
-f 強制卸除!可用在類似網絡檔案系統 (NFS) 無法讀取到的情況下
-n 不更新 /etc/mtab 情況下卸除

解除安裝 /dev/hdc6:

[root@www ~]# umount /dev/hdc6     
           

二、挂載磁盤步驟總結

1、關機
2、添加硬碟
3、建立分區
	fdisk /dev/sdb
	或
	gdisk /dev/sdb
4、格式化檔案系統
	mkfs.xfs /dev/sdb1 
5、挂載
	mount /dev/sdb1 /mn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