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磁盤管理

檢視磁盤容量

df -[ikm] 

參數說明: 

-i: 使用 i-nodes 顯示結果 

-k: 使用 KBytes 顯示結果 

-m: 使用 MBytes 顯示結果 

檢視目錄占用多大空間

du [-abckms] [目錄名稱] 

[目錄名稱] 可以省略,如果省略的話,表示要統計目前所在目錄的檔案容量 

-a  :全部的檔案與目錄都列出來!預設值是指列出目錄的值! 

-b  :列出的值以 bytes 輸出 

-c  :最後加總 total ! 

-k  :列出的值以 KB 輸出 

-m :列出的值以 MB 輸出 

-s  :隻列出最後加總的值! 

檢視檔案占用多大空間:

$ls -sh

total 32K

4.0K a.sh  4.0K test   20K test.tar  4.0K test.txt

硬碟分割與格式化

fdisk  硬碟切割 partition 的工具 

mke2fs 就是 Linux 底下重要的 format 格式化的工具 

e2label 修改硬碟的 label (表頭名稱) 的工具! 

mknod  新增硬體對應檔案的工具!

fsck       檢查硬碟有沒有壞軌的工具 

badblocks 跟 fsck 一樣,但是 fsck 的功能比較強,是以這個指令可以不學! 

sync 将    記憶體中的資料給他同步化寫入硬碟中

mount (使用完畢之後必須umount)

硬碟:先用“fdisk -1”檢視外挂的硬碟分區裝置号,假設為/dev/hda1

mount /dev/hda1 /mnt

U盤:

首先使用“fdisk -l”指令檢視外挂閃存的裝置号,一般為/dev/sda1。然後用“mkdir /mnt/usb”指令建立一個挂載U盤用的目錄。使用如下指令挂載FAT32格式的U盤:

# 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sb

注意,有的系統是:

mount -t vfat /dev/scsi/host0/bus0/target0/lun0/dist /mnt

CD光牒:mount -t is09660 /dev/cdrom /mnt/cdrom

NFS:mount -t nfs -o rw 10.140.133.9:/export/home/sunky /mnt/nfs

Windows檔案共享:需要安裝samba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administrator,password=pldy123 //10.140.133.23/c$ /mnt/samba

注:administrator 和 pldy123 是ip位址為10.140.133.23 windows計算機的一個使用者名和密碼,c$是這台計算機的一個磁盤共享

挂在CD光牒映像:

1、從CD光牒制作CD光牒鏡像檔案。将CD光牒放入光驅,執行下面的指令。

#cp /dev/cdrom /home/sunky/mydisk.iso 或

#dd if=/dev/cdrom of=/home/sunky/mydisk.iso

注:執行上面的任何一條指令都可将目前光驅裡的CD光牒制作成CD光牒鏡像檔案/home/sunky/mydisk.iso

2、将檔案和目錄制作成CD光牒鏡像檔案,執行下面的指令。

#mkisofs -r -J -V mydisk -o /home/sunky/mydisk.iso /home/sunky/ mydir

注:這條指令将/home/sunky/mydir目錄下所有的目錄和檔案制作成CD光牒鏡像檔案/home/sunky/mydisk.iso,CD光牒卷标為:mydisk

3、CD光牒鏡像檔案的挂接(mount)

#mkdir /mnt/vcdrom

注:建立一個目錄用來作挂接點(mount point)

#mount -o loop -t iso9660 /home/sunky/mydisk.iso /mnt/vcdrom

設定開機時即挂載的方式:

在/etc/fstab修改

$more /etc/fstab

#

# /etc/fstab

# Created by anaconda on Sat May  2 09:04:38 2009

# Accessible filesystems, by reference, are maintained under '/dev/disk'

# See man pages fstab(5), findfs(8), mount(8) and/or vol_id(8) for more info

/dev/VolGroup00/LogVol00

 /                

      ext3 

  defaults       

1 1

UUID=330fd980-2bed-4fbc-ae04-ddf89c20ca4f

 /boot 

      ext3   

defaults    

   1 2

tmpfs          

        /dev/shm      

         tmpfs

  defaults  

     0 0

devpts                

 /dev/pts               

devpts 

gid=5,mode=620

 0 0

sysfs                  

/sys                   

sysfs 

 defaults      

proc                  

 /proc                  

proc   

defaults       

0 0

/dev/VolGroup00/LogVol01

swap                   

swap   

defaults      

192.168.2.5:/store/home

/home                  

nfs   

 bg,soft       

一些參數:

參數

内容意義

async/sync 

異步/同步

是否允許磁盤與記憶體中的資料以同步寫入的動作?使用 async 這個異步寫入的方式會比較快速一些。

auto/noauto 

自動/非自動

在開機的時候是否自動挂載該扇區?既然設定在這個區域内了,當然希望開機的時 候自動挂載啰!

rw/ro 

可擦寫/隻讀

讓該扇區以可擦寫或者是唯獨的型态挂載上來,如果是 vfat 之類的扇區,您不想讓 Linux 變更的話,那麼使用 ro 也不錯!能夠提供有效的保護呢!

exec/noexec 

可執行/不可執行

限制在此檔案系統内是否可以進行『執行』的工作?如果是純粹用來儲存資料的, 那麼可以設定為 noexec 會比較安全,相對的,會比較麻煩!

user/nouser 

允許/不許

是否允許使用者使用 mount 指令來挂載呢?一般而言,我們當然不希望 user 身份的人能使用 mount 啰,因為太不安全了,是以這裡應該要設定為 nouser 啰!

suid/nosuid 

具有suid/沒有suid

該檔案系統是否允許 SUID 的存在?一般而言,如果不是 Linux 系統的扇區,而是一般資料的 partition ,那麼設定為 nosuid 确實比較安全一些!畢竟有 SUID 是蠻可怕的一件事

usrquota

啟動使用者磁盤配額模式支援

grpquota

啟動群組磁盤配額模式支援!

defaults

同時具有 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sync 這些功能,是以預設情況中,使用這個即可!

如果/etc/fstab 寫錯了(最常發生在 quota 設定的時候)會造成無法開機的窘境,是以,通常我們都會把自己所想要的資料給他寫在 /etc/fstab 之後,以 mount –a 驅動看看,此外,如果錯誤已經造成了呢?那也不要太擔心,由于錯誤造成了,是以根目錄 / 預設會變成隻讀屬性,這個時候就得要進行 remount 的工作了,亦即下達:

 mount  –n –o rw,remount  /

這樣應該就可以将磁盤挂載成為可擦寫了! 

此外,您必須了解的是, /etc/fstab 寫的是您的設定檔案,但是目前的系統所挂載的資訊則是記錄在 /etc/mtab 這個檔案中

Swap partition ( 建立虛拟記憶體的扇區 ):

第一種正規的方法是『直接再加一棵硬碟,并且将其中某個扇區規劃為 swap 的 filesystem 』,呵呵,說的容易,做起來更容易!實際的動作為:

以『 mkswap /dev/hd[a-d][1-16] 』的方式來将您剛剛建置出來的 partition 『格式化為 swap 的檔案格式』,很簡單吧!這樣就格式化 OK 啰!

再來則是将 swap 啟動,啟動的指令為『 swapon /dev/hd[a-d][1-16] 』,這樣就能啟動了!很簡單吧!這樣 swap 就自動加入到記憶體容量裡頭去了!

那麼如何将 swap 關掉呢?呵呵!很簡單呀!就是直接給他 swapoff 就對了!

本文轉自feisky部落格園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www.cnblogs.com/feisky/archive/2009/11/16/1603819.html,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