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linux磁盤管理

低級格式化:建立磁道的,進階格式化:建立檔案系統的

MBR:主引導記錄(512Bytes)

446bytes:bootloader,程式

64bytes:16bytes:辨別一個分區

2bytes:Magic Number标記MBR是否有效

/dev

主裝置号(major number)

   辨別裝置類型

次裝置号(minor number)

   辨別同一種類型中不同裝置

mknod [option] ....name type [major minor]

      -m

fdisk -l /dev/sda檢視目前系統識别了幾塊硬碟

-b<分區大小>:指定每個分區的大小;

-l:列出指定的外圍裝置的分區表狀況;

-s<分區編号>:将指定的分區大小輸出到标準輸出上,機關為區塊;

-u:搭配"-l"參數清單,會用分區數目取代柱面數目,來表示每個分區的起始位址;

-v:顯示版本資訊。

fdisk /dev/sda

p:顯示目前硬碟的分區,包括沒儲存的改動

n:建立新分區

  e:擴充分區

  p:主分區

d:删除一個分區

w:儲存退出

t:修改分區類型

l:顯示所有支援的所有類型

cat /proc/partitons 

partprobe用于重讀分區表,當出現删除檔案後,出現仍然占用空間

partprobe在不重新開機的情況下重讀分區

-d:不更新核心;

-s:顯示摘要和分區;

-h:顯示幫助資訊;

partprobe ——>partx(從核心讀取磁盤)

yum -y install parted#安裝partprobe(下一章設定yum源)

mkfs:make file system 重新建立檔案系統會損壞原有檔案

mkfs -t ext2 = mkfs.ext2

mkfs -t ext3 = mkfs.ext3 /dev/sda3 

mke2fs:管理ext系統檔案工具 

-j:建立ext3類型檔案系統

-b:block_size指定塊大小,預設為4096;可取值為1024、2048

-L:Label指定分區卷标

-m #:指定預留給超級使用者的塊數百分比

-i #:用于指定為多少位元組的空間建立一個inode,預設為8192;這裡給出的數值應該為塊大小的2^n倍

-N #:指定inode個數

-F:強制建立檔案系統

-E:使用者指定額外檔案系統屬性

blkid:查詢或檢視磁盤裝置的相關屬性

UUID、Type、Label

e2label:用于檢視或定義卷标

用法:e2label 裝置檔案 卷标 

tune2fs:調整檔案系統的相關屬性(不影響資料)

-j:不損壞原有資料,将ext2更新為ext3

-L:設定或修改卷标

-m #:調整預留百分比

-r #:指定預留塊數

-o:設定預設挂載選項acl

-c #:指定挂載次數達到#次後進行自檢,0或-1表示關閉此功能

-i #:每挂載使用多少天後進行自檢,0或-1表示關閉此功能

dumpe2fs:顯示檔案屬性資訊

         -h:隻顯示超級塊中的資訊

fsck:檢查并修複linux檔案系統

      -t fstype:指定檔案系統類型

      -a:自動修複

e2fsck:專用于修複ext2/ext3檔案系統

       -f:強制檢查

       -p:自動修複

本文轉自 周小玉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maguangjie/1864657,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