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幽默故事——兌零錢、特異功能、中國的“東西”

作者:故事會

兌零錢

吳德福下崗後,開了家雜貨店。最近,角币奇缺,給他的經營帶來了不便,于是這天上午,他去縣城兌零錢。

誰想到,現在零錢的“身價”大跌,不少人都看不上眼,吳德福跑了大半天,身邊還是幾張一百元的大票子。

吃中飯時,吳德福想起家中的瓦斯開關未關,就到一家雜貨店裡給妻子打了個電話。

打完電話,吳德福把手伸進衣袋,這才想起,身邊一點零錢也沒有,隻好拿出一張百元大鈔遞了過去。

雜貨店的營業員是個胖女人,她當即拉下了臉,粗聲粗氣地說:“拿零錢來。”

“對不起,今天走得急,忘了帶零錢。”吳德福滿臉帶笑地解釋。

“沒有零錢打什麼電話?”胖女人一副不依不饒的樣子。

吳德福也有些惱火了,說:“電話我已經打了,你說怎麼辦吧!”

“怎麼辦?不是很容易解決嗎!”胖女人指了指店裡的商品,說,“随便買一樣,不就兌開了?”

經她一指點,吳德福茅塞頓開.可仔細一看,這裡經營的商品和自己店裡的一模一樣,價格卻要高得多。他搖了搖頭,說:“我也和你一樣,是開店的,不需要這些東西。電話費是否等我兌開了再送來?”

那胖女人見吳德福不肯買店裡的商品,更加不高興了,她一把奪過吳德福手裡的百元大鈔,又從抽屜裡拿出一卷卷已經卷好的1角面額的硬币,把卷着的紙撕開,全都倒在了櫃台上,從中拿走5角錢後說:“這是99元5角,你慢慢地數吧。”說完,坐在一邊看吳德福笑話。

“嗯。”吳德福點了點頭,不緊不慢地将硬币十個十個地疊好,清點後放進包裡,然後筆眯眯地說:“沒錯!995個1角的硬币。不瞞你說,為了兌零錢,我已經跑了大半天,說實話,真不知該怎樣感謝你啊!”

(陳志榮)

(題圖:李加)

特異功能

中午,快餐館裡來了一群客人,其中一位入座不久,突然“哧”地一聲笑了起來。服務員不解地問:“你笑什麼?”那人說:“我有特異功能,我看見5000裡以外,有隻猴子正在耍把戲。”

不一會,份飯送上來了。大家正要低頭吃飯,那位“特異功能者”卻拍着桌子大叫起來:“你們太不公平了!”服務員過來問:“怎麼啦?”“為什麼别人碗裡都有菜,我的碗裡卻沒有?”

服務員笑着答道:“剛才你還說能瞧見5000裡以外的事,怎麼現在就看不見飯底下有菜呢?嘿嘿,我是故意考考你的!”

(袁望來)

中國的“東西”

傳說乾隆年間,京城有許多外國留學生,漢語學得很不錯。一日,乾隆皇帝心血來潮,将一位外國學生召上殿來,想考考這洋青年學漢語到底學到什麼水準。

乾隆皇帝指着旁邊的籃子問:“這是什麼東西?”

外國學生答道:“這是竹籃子。”

“這東西是幹什麼用的?”

“這東西是裝、裝、裝……”外國學生好像明白,但又說不出來,顯得很着急。

乾隆皇帝替他答道:“裝東西。”

外國學生疑惑不解地自語道:“這東西怎麼能裝東西?”

乾隆皇帝說:“‘東西’這個詞有幾種意思,可以用來表示物,如竹籃子是東西,衣服是東西;也可以用來代表人,形容人壞,可以說‘你這個壞東西’;同時,還可以表示方向‘東’和‘西’。”

外國學生聽後,就對乾隆皇帝說:“第一,桌子是東西,椅子是東西;第二,我是東西,您是東西;第三,南北的另外兩個方向是東西。”

乾隆皇帝一聽,趕緊糾正:“不能說人是東西。”

外國學生馬上改正道:“陛下,您不是東西。”

乾隆皇帝一聽哭笑不得:“這更不對了,這是罵人的話。”

外國學生聽後糊塗了,不了解地問乾隆皇帝:“說陛下是東西不對,說陛下不是東西也不對,那陛下到底是不是東西呢?是東西,又是個什麼東西呢?”

乾隆皇帝氣得七竅生煙,外國學生又問道:“陛下剛才說‘竹籃子是東西’,裡面可以裝東西,為什麼裡面不能裝南北呢?”

乾隆皇帝已氣得說不出話來,示意旁邊的大臣解釋。這大臣躬身上前,說道:“東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竹籃子可盛木盛金,卻難盛水火,故而隻能裝東西,不能裝南北。”

一席話說得乾隆皇帝龍顔大悅,而外國學生則越聽越糊塗了:“中國的‘東西’太難了解了!”

據說這些外國學生幾年後學成回國時,仍不明白東西是什麼意思。直到今天,很多外國人還常常感慨地說:“中國的‘東西’太難懂了!”

(張君良)

(題圖:李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