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梁實秋和魯迅對罵了8年,但魯迅去世後,他卻拒絕說魯迅一句壞話

梁實秋和魯迅對罵了8年,但魯迅去世後,他卻拒絕說魯迅一句壞話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中國近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一名用筆戰鬥的戰士。毛主席曾高度評價魯迅,“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魯迅一生留下了太多經典作品,而他也因很多作品入選教科書,被稱為“教材一哥”。

梁實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浙江杭州人,中國近代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梁實秋是哈佛大學文學碩士,他一生留下了2000多萬字的著作。

梁實秋和魯迅對罵了8年,但魯迅去世後,他卻拒絕說魯迅一句壞話

按理,魯迅和梁實秋算半個老鄉,兩人都是靠一支筆吃飯的,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事實上,魯迅一生最大的論敵就是梁實秋,魯迅罵人從來不客氣,而且罵得水準有非常高,很多人都敗下陣來。到了梁實秋這裡,似乎失效了。在民國的文壇上,魯迅和梁實秋長達9年的論戰,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堪稱近代史上第一論戰。

所謂論戰,通俗來說就是互怼,跟國術界的約戰差不多,隻不過武器是文章罷了。但是,兩人的筆在論戰過程中爆發出驚人的戰鬥,“一個似匕首、投槍奮勇向前,一個則如丈八長矛大擺天門陣”,言辭之激烈,火力之猛烈,在中國文學史上都是罕見的。

梁實秋和魯迅對罵了8年,但魯迅去世後,他卻拒絕說魯迅一句壞話

魯迅和梁實秋的論戰始于一篇文章。1929年9月,梁實秋在《新月》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名為《論魯迅先生的“硬譯” 》的文章。梁實秋在文章中質疑魯迅的翻譯水準,認為他是“硬譯” 、“死譯”,還說“稀奇古怪的句法,讀了等于不讀”,他說的話很直接。兩人的梁子就在此結下了,之後魯迅在《萌芽月刊》上發文回擊。

梁實秋在哈佛大學讀書時,他的導師是哈佛大學法國文學和比較文學教授,文學和文化批評家白壁德。在學習期間,梁實秋不可避免地受到白壁德的影響,使得他所寫的文章逐漸有了精英主義的烙印。1930年,梁實秋發表了一篇名為《文學是有階級性的嗎》,魯迅看後直接開怼。

梁實秋和魯迅對罵了8年,但魯迅去世後,他卻拒絕說魯迅一句壞話

針對梁實秋的這篇文章,魯迅寫出了《“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對梁實秋進行全方位的反駁。魯迅寫道:“大凡走狗,雖或為一個資本家所豢養,其實是屬于所有的資本家的,是以它遇見所有的闊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不知道誰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見所有闊人都馴良的原因,也就是屬于所有的資本家的證據。”

梁實秋和魯迅對罵了8年,但魯迅去世後,他卻拒絕說魯迅一句壞話

“走狗”一詞都用上了,可見兩人論戰的激烈程度。魯迅和梁實秋的論戰一直持續到魯迅去世,持續了8年時間,為此出現了許多經典文章。然而,我們發現梁實秋在魯迅去世後沒有再說過魯迅一句壞話,這是為何?梁實秋的女兒梁文薔給出了答案,“我父親和魯迅之間并沒有什麼仇恨,隻不過兩個人對一個問題的看法不同,其實他還是很欣賞魯迅的文學的。”

梁實秋和魯迅對罵了8年,但魯迅去世後,他卻拒絕說魯迅一句壞話

梁文薔說的沒錯,梁實秋其實是很欣賞魯迅的作品。當年台灣當局要把魯迅的書籍列為禁書,梁實秋不贊成。梁實秋的原話是這樣的:“我個人并不贊成把他的作品列為禁書。我生平最服膺伏爾泰的一句話:‘我不贊成你說的話,但我拼死命擁護你說你的話的自由。’我對魯迅亦複如是。”

參考資料:《魯迅和梁實秋的論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