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編餘幹部幹什麼?該怎麼幹?陝西省勉縣人武部原部長趙雪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軍旅路上,我願做一名時刻沖鋒的戰士,穿軍裝一分鐘,就要拼命幹好60秒。”看着他風塵仆仆深入秦巴山區扶貧,看着他帶領幹部職工克服困難搬進新營區,誰能想到,他是一名編餘待退休、負責臨時性工作的幹部;一個妻子患病在床正等着他回去照顧的人;一位1次榮立二等功、12次榮立三等功的全軍優秀指揮軍官。遠遠看,他是一個标杆,一個榜樣;走近聽,他的故事讓人欽佩,令人動容。
編餘幹臨時性工作,為啥這麼拼?
“不當改革過客,不讓使命欠賬”
今年7月初,省軍區系統改革的“靴子落地”,陝西省勉縣人武部原部長趙雪路編餘了。雖說早有準備,卻仍難掩不舍。
那晚,他在營區裡轉了一圈又一圈,看着熟悉的一草一木,想起第一次穿上軍裝的懵懂,想起獲得第一枚軍功章的激動……
編餘了,沒崗位、缺平台,幹還是不幹?怎麼幹?想到革命戰争年代人民軍隊曆次整編中,軍長變營長、師長變連長,卻沖鋒陷陣,屢立戰功,絲毫不計個人得失,趙雪路在日記中寫道:“不忘初心,忠誠如金。”
他告訴自己,不當改革過客,不讓使命欠賬,努力為強軍事業站好最後一班崗。他向漢中軍分區上司表态,留隊一分鐘,奮鬥六十秒,不向組織提任何條件。
人武部新營區幾年前就建好了,卻因各種原因遲遲沒有搬遷。在人們眼中,這是個容易得罪人的活兒。
對黨忠誠,行動比表态更重要。趙雪路決定把做好人武部新營區搬遷工作作為檢驗自己忠誠的“試金石”。
那段時間,人武部幹部職工發現,趙雪路上班更早了,下班更晚了,加班更多了,有時還忙到深夜。找地方上司協調,挨家挨戶做搬遷動員,研究保障房配置設定方案,帶領幹部職工綠化營院……每項工作都跑在前、幹在前。
在他的努力下,人武部幹部職工高高興興搬進了新營區。趙雪路卻沒有停下腳步,每天還是安排得滿滿當當:與幹部職工研究新編制運作後的規章制度,組織民兵分隊複訓補訓,協調建立軍地協作維穩機制……
個人發展遇到“天花闆”,為何還要推陳出新?
“隻要一天不脫軍裝,就得幹出個樣子”
前不久,記者在勉縣駐地的陝鋼集團看到,上百名民兵救援分隊攜帶10多種裝備器材,15分鐘集結完畢,68分鐘控制災情……快速行動,得益于趙雪路結合企業轉型,借勢提升民兵隊伍健身的一系列措施。他根據企業用工特點、規模結構、專業分類,提出系統編組民兵隊伍,在廠房工廠中的房間生産間隙常态化練兵,實作了企業經濟效益與軍事效益同步提升。
漢中軍分區上司說:趙雪路抓軍事工作是把好手,點子多、辦法新,大項任務交給他放心。
在有些人看來,趙雪路再過幾個月就要退休了,又是編餘幹部,肩上的擔子輕,按照過去的路子幹一幹,沒必要去創新。
一個人如果以局部利益為圓心,就看不到遠處的風景。趙雪路感到,國防動員系統新定位、新任務帶來了新挑戰,思維觀念應從舊體制中走出來,不能“外甥打燈籠——照舊”。
在一次“編餘怎麼辦?工作怎麼幹?”讨論中,他率先表态:個人發展碰到“天花闆”,強軍事業沒有“天花闆”,隻要一天不脫軍裝,就得幹出個樣子。
近年來,在一系列強有力措施的推動下,兵不難征了,關鍵是如何征集到部隊緊缺的人才。針對這個問題,趙雪路摸索出“三步法”:第一步到部隊調研拿到人才“訂單”,第二步到企業、高校深入動員,第三步根據“訂單”從合格兵員中科學調劑。“三步法”的實施,吸引了更多專業人才參軍入伍。
在趙雪路撰寫的文章《人武部如何适應“小機關、大舞台”新情況實作轉型發展》中,對新體制下國防動員工作的新職能、新規律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許多可行性建議。
觀念新了,效果就好。趙雪路牽頭研究的民兵科學組訓辦法組織實施後奪得省軍區軍事訓練考核第一名,抽調參加上級60多個課目彙報演練受到充分肯定,提出的擁軍優屬工程得到軍人軍屬的廣泛好評。
事業與家庭難以平衡,選擇哪一頭最有分量?
“舍小家顧大家,報國以為家”
有人說,軍人心中有一台天平,一頭是事業,一頭是家庭,很難平衡。在趙雪路看來,以大局為重的選擇最有分量,隻是這樣選擇的背後,意味着付出更多。
今年5月的一天早上,妻子給他發來短信:“安好,勿念。”看了短信,趙雪路一個人呆坐了很久。他知道這條短信是妻子進手術室前發來的,也知道妻子了解自己不脫軍裝絕不松勁的“牛脾氣”,在最需要安慰的時候反而來安慰自己。
妻子檢查出患有子宮肌瘤時,趙雪路第一反應是馬上回家照料妻子,陪她做手術。但回頭一想,部裡正在組織民兵訓練,政委退休後崗位空着,這個時候能離開嗎?于是,他把此事悄悄藏在心底。
夜裡,趙雪路輾轉難眠。從軍近30載,一家人過着聚少離多的日子,4年前好不容易團聚了,自己卻又平職交流到400多公裡外的勉縣人武部工作,這些年苦了妻子、虧了孩子、累了家人,愧疚之情湧上心頭。
民兵訓練結束後,趙雪路抽空回了趟家。當看到面色蠟黃、身體虛弱的妻子和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女兒時,他蹲在地上号啕大哭。
與趙雪路搭班子近3年的人武部原政委張煥棟說:“老趙這個人幹工作太拼,快50歲了還和年輕人比,沒有休過一次完整的假期,每年春節都堅守在值班崗位。”
軍人職業特點決定了要付出更多,家庭利益暫時受到影響,該如何面對?學習讨論中,趙雪路回答:“舍小家顧大家,報國以為家。”
趙雪路對家人可謂“鐵石心腸”,對貧困群衆卻愛得徹底。貧困戶王自安身患殘疾,女兒正在上大學,一家靠養幾箱蜜蜂維持生計。趙雪路主動與王自安結成幫扶對子,資助其擴大養蜂規模,并多方聯系蜂蜜銷售。
人武部這張“名片”擦得亮不亮,關鍵要讓人民群衆有感。近年來,趙雪路帶領人武部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帶領貧困群衆發展特色産業,協調實施項目扶持,赢得了人民群衆的一片掌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