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作者:8分電影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1942年, 第14屆奧斯卡,《青山翠谷》擊敗《公民凱恩》獲得最佳影片大獎。

多年以後,時間證明,這是一個“曆史錯誤”。

在奧斯卡還沒有意識到電影可以更加變化多端的時候,奧遜·威爾斯用前所未有的拍攝方式重新整理了世人對電影的認知。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主要的創新之處可以歸結為三點。

第一,多視角的非線性叙事結構。

第二,用明暗光線傳遞人物情感。

第三,用深焦鏡頭透露更多的畫面資訊。

另外還有聲音蒙太奇,運動長鏡頭,仰視鏡頭等方式都被後來者不斷模仿學習,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電影,才變成了現在這種樣子。

毫不誇張地說,是《公民凱恩》定義了現代電影。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作為一部“電影教科書”,《公民凱恩》無可挑剔。唯獨開頭的第一句台詞“玫瑰花蕾”充滿争論。

有人認為那是整部電影的中心詞,整個故事就是為了解釋暗藏其中的深刻寓意;

有人覺得那隻是一個引子,僅僅是為了讓電影更具懸念性,到底是什麼意思并不重要。

甚至有人說,那隻不過是奧遜·威爾斯開的一個玩笑罷了。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玫瑰花蕾”的真正含義是電影史上的一個未解之謎,和《殺人回憶》誰是兇手一樣,如果答案能在戲外被揭開,對影迷來說是震撼的。隻可惜,奧遜·威爾斯在離開人世前并沒有留下一個明确的答案。

觀衆就像影片中那個記者一樣,隻能夠通過男主角charles foster kane身邊親朋好友的叙述來破解“玫瑰之謎”。

這是很巧妙的一種叙事方式,原來kane的故事被拆解了出來,觀衆需要開動腦筋,才能重組出他的真實人生。

比記者幸運的是,站在“上帝視角”的觀衆最後得知了“玫瑰花蕾”的真實出處。原來在母親與銀行家簽署協定的經典場景中,“玫瑰花蕾”就已經出現了。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在《公民凱恩》之前,大多數電影鏡頭都聚焦于角色,背景隻要簡單交代環境即可。叛逆的奧遜·威爾斯偏不這麼幹,他用深焦鏡頭建構出前、中、後三個層次,并通過一個長鏡頭把三個層次連接配接了起來。

最後方是小時候的kane,中間是他父親,前面是簽署協定的母親和銀行家。如此設定是暗示整個家庭的分裂,父親和母親感情不和,kane被送往遠處接受更好的教育,他的命運就這樣被徹底改寫。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随後觀衆能更清楚地看見“玫瑰花蕾”,隻是導演故意設下了伏筆,厚厚的積雪埋葬了kane的童年。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根據管家的叙述,kane曾在與第二任妻子鬧翻後,拿着一個水晶球說的“玫瑰花蕾”。

逝世的時候,他也是拿着那顆水晶球。

水晶球和“玫瑰花蕾”的真正來源有一個共同點——都可以象征童年。

開場水晶球裡充滿着奇異景象,是一種天真爛漫的想象,這代表着kane到去世的時候還留有孩童般的童真。

那麼可以肯定,“玫瑰花蕾”與kane的童年有關。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要再進一步探讨,那就隻能是推測了。

也許是老年的kane想起了童年往事,懷念起了自己的父母;

也許是對自己失去理想的感到悔恨,懷念起了自己的那份原則宣言;

也許是剛好在去世前又想起了相關的事随口說的,一切隻是媒體想炒作造成的過度解讀。

其實結局部分,記者jerry thompson已經總結地很好了。他的台詞完全可以看作是奧遜·威爾斯的官方答案。

“他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接着又失去了。也許玫瑰花蕾是他沒能得到的東西,或者是他失去的東西。這都不能說明什麼。”

kane的人生經曆實在是太過于傳奇,要完全拆解他的一生是不太可能的。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我不認為四個字能解釋一個人的一生,我猜測玫瑰花蕾隻是拼圖遊戲裡的一片紙闆,失蹤的一片。”

“玫瑰花蕾”就算是全片的中心詞,也并不能完全展現kane這個複雜的人物。thompson的猜測是與最後的謎底交相輝映,玫瑰花蕾與kane的童年有關,而美好的童年确實是kane人生拼圖中缺失的其中一片。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可能thompson意識到他已經無法找到真相。

經理人mr. bernstein崇拜kane,他不覺得“玫瑰花蕾”有什麼特殊含義。

曾經的摯友leland則認為kane失去了最初的自己,自我膨脹導緻了他的沒落。

第二任妻子susan認為kane是個大男子主義者,和這個過于自我的人相處起來非常痛苦。

管家raymond覺得kane隻是個可憐的雇主。

每個人眼中的kane都不盡相同,這些帶有主觀的意見很難稱得上是準确的描述。

傳奇已逝,美國公民kane留下了财富,卻帶走了自己的孤獨的秘密。

似乎在調查過程中kane遺失的良知的thompson放棄了調查,因為他已經找到了答案——除非kane複活官宣,否則将永遠無法解答。

誰也無法真正地了解他,他是一位孤獨的巨人。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在《公民凱恩》中,kane的真身隻在開頭出現過一次,後面的都是來自他人的描述。這與另外一位同樣具有争議的經典角色二代教父michael corleone有着完全不同的觀感。

綜合所有人的線索,可以肯定的是,kane是一個非常自我的人。

有着金礦遺産不繼續拓展财富,而是毅然決然要辦報紙,這說明他有着極強的主見,而且有着自己的理想與野心。

“問事報”的成功證明了他卓越的能力,當然還有強大的财力。他無所畏懼地揭露社會的醜惡面,說明他有足夠的勇氣支撐他的行動。

他還想要通過從政擴大自己的影響力,隻是現實的殘酷将他無情地打敗。

他堅持着他的理想,繼續以自我為中心,想要在全世界面前再次證明自己,以至于忽略了身邊親朋好友的感受。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charles foster kane,一個極端的理想主義者。

他用盡一生的時間,試圖改變世界。然而當他變成一股黑煙,煙消雲散,卻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要那樣做。

一個人在自己眼中再怎麼完美自傲,在其他人眼中卻會是另外一番模樣。

kane是成功者,也是失敗者。他在得到名聲和财富的同時也在失去純真和快樂。

想起一首港樂《年少無知》,林若甯的歌詞寫到。

“年少多好,貧困多好,一蚊積蓄足以快樂到,廉價吉他抒發我暴躁。”

“玫瑰花蕾”,不就是能夠帶給人快樂的“廉價吉他”。

影史首次主角開場就死去,淺談定義現代電影的《公民凱恩》
其實我們兩個都是孤獨的,你認識的人很少,而我認識的人卻很多。——《公民凱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