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1年,年僅16歲的漢武帝劉徹登基。大漢經過60年的黃老之治,已經擺脫了貧瘠,漢武帝繼位就是一個國富民強的大好局面。一直無為而治的大漢,到了劉徹的手上,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調角轉彎,在極速狂飙中,劉徹将手中的這份祖宗積攢了多年的家業玩出了新花樣!

剛繼位的劉徹開局即巅峰,啟動資金已經備好,畢竟大漢搞了60年的瘋狂攢錢。天災人禍幾乎不存在,大漢風調雨順了半世紀。刁民匪患更不存在,幾十年黃老熏陶,每個百姓都不再想着鬧騰了。朝局也很穩定性,畢竟漢景帝把那些藩王們殺的殺砍的砍,都整老實了才将皇位傳給他的。最主要的,上台時16歲,不大不小剛剛好。這讓我們不僅感慨哪怕是皇帝命,也有好命與壞命之分的,劉徹就是好到了起飛的皇帝命。
一副名叫“大漢天下”畫紙鋪在了到了劉徹的面前,當他想在上面塗抹作畫時,卻發現有一個老太太總是在盯着自己,并不時敲打他:把你那根秃筆拿遠點!别瞎琢磨這張自然美麗的大畫布!這名老太太就是窦太皇太後。
窦太皇太後幼年在呂後治下的黃老社會長大,青年陪着丈夫利用黃老之術令國家富強,晚年看着自己兒子繼承黃老之術領着國家走向輝煌,她一生都生活在黃老社會中,她的心底非常認可黃老之學,算是道派學說的鐵杆粉絲。不但如此,老太太還緻力于興辦黃老教學,想當年景帝學藝就不精,在晁錯的慫恿下差點就翻車了。現在武帝更是學不進去,年少氣盛了劉徹,不甘心總是歇着,其實他也呆不住!武帝剛把皇椅坐熱了,折騰就開始了。
公元前139年,漢武帝登基二年,趙绾上書,大抵意思是:以後就不要将政事禀奏給太皇太後。這個幼稚的試探,窦太後大怒,開始動用關系給劉徹施壓:你小子這是要瘋啊!
首輪試探,很快武帝就敗下陣來,劉徹悲哀地發現:跟老太太比自己依舊還是個孩子,老太太能量十足!試探的代價很大,挑頭的趙绾、王臧自殺謝罪,當年推薦趙绾的丞相窦嬰、太尉田蚡也被牽連,皆被免職,之前推行的所有新政全部被廢除。
有力無處撒的的劉徹非常郁悶,隻能找找狗熊野豬的麻煩,武帝開始了枯燥而乏味的狩獵生活!
時間來到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劉徹終于不用與狗熊野豬幹架了,他有新的事情要做了,因為窦太皇太後走了。
此時的劉徹,小年輕一個,終于可以說話算數了。現在他最需要的就是一套理論來幫助自己宣洩旺盛的荷爾蒙,他需要一個冠冕堂皇的說法,為自己的作為提供理論依據。此時安靜了四百年的儒家,終于等來了它的真主。
儒家很符合劉徹的胃口,最重要的就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克己複禮。百姓克制自己的欲望,上下恢複各階層的等級與複雜的禮節,這就利于統治者的統治。僅僅是這些對于漢武帝而言,還遠遠不夠,他不僅僅想要統治,而且還要折騰。不過很快,就會有人幫他提出一整套量身定做的作業系統。
窦老太太去世的第二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就提出了流傳千古的《天人三策》。董仲舒作為儒家的“阿姆斯特朗”,成為了被後世所永遠銘記的一個人。
當年大秦氣吞天下,法家盛行,大漢回血階段道家完成接班奪權,大漢回血完成,儒家接力,在我國持續了上千年的儒家思想開始在華夏盛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