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赫魯曉夫被迫辭職後,晚年生活如何,為何說西方找到蘇聯“命門”1、被迫辭職2、監控下生活3、完成回憶錄4、業餘生活多

1964年10月,赫魯曉夫到克裡米亞度假,這是蘇聯上司人最願去的度假中心,不僅風景美,氣候宜人,而且設施非常豪華。戈爾巴喬夫曾在這裡建有豪華别墅。

赫魯曉夫去度假前,還被勃列日涅夫授予一枚勳章,赫魯曉夫認為自己權力穩固了沒有後顧之憂了。但度假時,突然接到莫斯科的通知,要求他參加會議。從上飛機那時一刻起,赫魯曉夫就感覺情況不妙,身邊警衛人員被換掉,而且克格勃主席親自來接。

當赫魯曉夫進入會場時,會議主題針對是他,這是赫魯曉夫最為熟悉的場景,當年他也遇到馬林科夫等人開會要挾,但後來他以全會形式拯救了自己。不過赫魯曉夫這次沒有過去。因為主持會議的人是勃列日涅夫,與會者輪流發言,必須指出赫魯曉夫的不足,即使赫魯曉夫培養的人也在會上不得不按照勃列日涅夫等人要求指責赫魯曉夫不足。

赫魯曉夫被迫辭職後,晚年生活如何,為何說西方找到蘇聯“命門”1、被迫辭職2、監控下生活3、完成回憶錄4、業餘生活多

由于會議發言人數多,第一天沒完事,第二天接着開。第二天會議完事後,晚上赫魯曉夫接到米高揚的電話,在電話裡,米高揚問赫魯曉夫将來的打算。其實這句問話也表明,赫魯曉夫下台已成定局,已無法翻轉。赫魯曉夫在電話裡向米高揚表示:他遵從會議決定,此時赫魯曉夫已經決心辭職了。因為他不辭也得辭,赫魯曉夫的住宅周圍早就布置大量克格勃人員。而克格勃負責人早就與勃列日涅夫等人串通好了。

當勃列日涅夫得知赫魯曉夫沒有反抗的消息後很高興,實際上第二天是什麼情況誰都沒底,最擔心的是克格勃負責人謝米恰斯内,他告訴勃列日涅夫,“不能再等一夜了”。這句話很有意味,如果赫魯曉夫翻盤,所有人員都可能被抓。第二天會議很順利,赫魯曉夫沒做任何反抗,他也無法反抗,最後他看到簽字的紙上寫着“由于年事已高,健康惡化……”。而此時的赫魯曉夫隻有70歲,算不上多老。

參加會議人員“揭露”赫魯曉夫“工作失誤”,最後以赫魯曉夫簽字辭職了事。總得來說蘇聯第二次“政變”,以和平方式結束,赫魯曉夫交權後,辭職養老。

赫魯曉夫被趕下台後,他過着怎樣的生活?這是後人關注的焦點,我們可以通過赫魯曉夫晚年生活,透視蘇聯高層政治博弈。

赫魯曉夫被迫辭職後,晚年生活如何,為何說西方找到蘇聯“命門”1、被迫辭職2、監控下生活3、完成回憶錄4、業餘生活多

赫魯曉夫簽字後,還沒有正式退休。如何對待赫魯曉夫退休後生活?這是赫列日涅夫等人擔心的之處。畢竟赫魯曉夫靠聰明,能在馬林科夫、貝利亞等人都有可能接班的情況下殺出來,誰都不敢忽視赫魯曉夫能量。

對赫魯曉夫退休待遇的事,米高揚被派去與赫魯曉夫談話。為什麼總派米高揚來談?主要因為米高揚與赫魯曉夫私人關系很好,即使在會上揭露赫魯曉夫過錯時,米高揚堅持認為赫魯曉夫沒什麼大的過錯,應該沿着赫魯曉夫的政策往前走。米高揚的堅持讓勃列日涅夫很不滿。

米高揚向赫魯曉夫說了他退休後的待遇,每月500盧布終身俸,這在當時來看待遇很高,而且還配有專車、警衛等保障人員。不過米高揚告訴赫魯曉夫,他家裡的警衛等保障人員需要全部換人。赫魯曉夫當然明白怎麼回事,他沒有反對,這是勃列日涅夫對他進行監控的開始。

赫魯曉夫被迫辭職後,晚年生活如何,為何說西方找到蘇聯“命門”1、被迫辭職2、監控下生活3、完成回憶錄4、業餘生活多

後來勃列日涅夫對赫魯曉夫監控到了令人無法忍讓的地步,居然在衛生間裡設有監聽,讓赫魯曉夫十分憤怒,他曾大罵克格勃:“國家拿錢讓你們來聽我放屁的嗎?!”

據說有一次紅場舉辦集會,克格勃獲悉赫魯曉夫也開車出去了,勃列日涅夫很緊張,連忙調查赫魯曉夫的行行蹤,最後才知道赫魯曉夫外出辦事。

赫魯曉夫被退休後生活其實很無聊,據資料記載,他最初一段時間經常以淚洗面。不得不說,赫魯曉夫從最高層“自由落體”降下來,心裡再能裝事,也無法适應這種失落感。

赫魯曉夫決定寫回憶錄,這或許是每一個退休高官要做的事。但赫魯曉夫寫回憶錄不簡單,是在克格勃的監控下偷偷寫完的,最後寫的回憶錄還被克格勃沒收,赫魯曉夫不得不重寫。

赫魯曉夫偷偷寫完回憶錄,并影印了一套,為了能出版換點錢,他讓人偷偷運到西方出版,最後赫魯曉夫回憶錄才留下來。

赫魯曉夫被迫辭職後,晚年生活如何,為何說西方找到蘇聯“命門”1、被迫辭職2、監控下生活3、完成回憶錄4、業餘生活多

赫魯曉夫回憶錄也為蘇聯留下一段重要曆史,雖然赫魯曉夫站在自己的角度,主觀多一點,但也是一本研究蘇聯的重要史料。

其實赫魯曉夫的回憶錄,讓西方看到了希望。為什麼說是希望?因為西方通過赫魯曉夫了解到蘇聯高層内部鬥争,也了解了蘇聯國内建設情況。由于是偷偷寫成,不排除透露了很多秘密。這也為西方進一步瓦解蘇聯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為瓦解找到新政策。

赫魯曉夫晚年生活中,除了寫回憶錄,再就是打理花園,種花種菜,這成了赫魯曉夫最好的業餘生活。雖然是一種“田園”生活,但這并非是赫魯曉夫想要的生活,赫魯曉很無奈,他不得不調整自己狀态努力生活下去。

赫魯曉夫被迫辭職後,晚年生活如何,為何說西方找到蘇聯“命門”1、被迫辭職2、監控下生活3、完成回憶錄4、業餘生活多

人在困境落魄之時,很容易出現郁悶情緒,時間久了必然會得病。赫魯曉夫被解職後7年也突然病逝,或許與這種“被退休”的生活有很大關系。

從史料來看,蘇聯不斷發生“政變”是斯大林死後出行的。其實再往前退,斯大林打壓托洛茨基來看,蘇聯早就發生過“政變”,而斯大林死後接連發生,讓人感覺到頻繁。

蘇聯高層權力鬥争,讓美國得到一個重要資訊:蘇聯并非想象中那麼強大,颠覆蘇聯可能性依然存在。

圖檔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