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點選此處輸入圖檔描述
▲朱洗先生
這通書面通知朱洗寫給張果,我想就從兩人師生情誼的角度來解讀一下這位“被遺忘的科學家”。
▲朱洗創立臨海琳山學校,它的校歌現在讀來仍舊聲聲入耳
張果是在1935年的夏天,到中法大學報到的。之前他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物學教育和研究的經驗。到中法大學生物系實驗胚胎研究室向朱洗報到時,朱洗對他進行了“口試”。朱洗問:“知和行的互相關系,是知難行易,還是行難知易?”張果一時沒有作出滿意回答,隻是憑感覺談了一下切忌空談之類的話。
接着,朱洗指着實驗台上玻璃缸裡的蝌蚪繼續問道:“這些手摸得着,眼看得到的小動物,其中有些發育正常,有些患了水腫病,肚子脹得像燈籠,而有幾隻個體明顯瘦小,你在自然界裡觀察到過這種類似的情況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結果張果還是沒有給出令朱洗滿意的答案。朱洗很懇切地教導了這位助手:“要多動手做實驗,才能生巧,更要仔細觀察,把看到的認真地如實記下來。”
▲臨海的朱洗先生塑像
朱洗先生關于“知行”、關于“多動手”的這些話,不禁讓人想起他當年以“且工且讀,心手并勞”為宗旨在臨海建立的琳山學校。朱洗先生為琳山學校設計的校徽,上有“心”、“手”、“工”三字,校歌起首“我愛琳山,且工且讀,心手并勞”。
琳山原是一座荒山,師生平山整地,開辟出上百畝果園。1946年,作家葉之華曾在一本青少年刊物上回憶道:“在這學校裡,沒有一般士大夫的惡習氣,沒有一個被奴役的人,各人有他自己的人格。無論從服裝上、行動上,一個陌生人是不容易分辨出先生、學生及工友的。”
▲原件存于朱洗紀念館的《任命通知書》
▲前段時間出現的朱洗先生院士證書(圖檔來源于微信好友)
朱洗先生是臨海的驕傲,他出生于1900年,1925年考入法國蒙彼利埃大學,師從巴德榮學習生物學,并獲得博士學位。朱洗于1961年成功培育出“沒有外祖父的癞蛤蟆”,他是中國細胞生物學和實驗生物學的創始人與創始者之一。
朱洗于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8年當選為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62年因病去世。
▲朱洗先生的經典著作《生物學叢書》
2015年《中國科學報》以“朱洗:被忽視的大科學家”為題,數十年後重提了這位巨匠。文章開篇第一句即是“朱洗在生物學界與童第周齊名,成就也不相上下,但當下的人們不僅不了解他的成就,甚至沒有聽過他的名字”。
台灣作家、學者張之傑50多年前就讀了朱洗的《生物學叢書》,50多年後重新出版這套叢書時。張之傑指出“重印這套書,是為科普界開啟一扇窗戶,讓科普作家認識什麼才是上乘的科普讀物。因為,這套書不是根據通俗讀物或教科書寫的,而是根據原始文獻或專書或自己的研究寫的”。
▲朱洗給張果的簡要通知
這通署“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便箋”的通知,朱洗寫給張果,簡單而明了,幾句話或能展現朱洗先生的處事風格。張果在從事科學研究50周年時,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甘作綠葉扶牡丹》,其中有一句話動人的話:“自己能和朱洗先生一起工作,是一生最大的幸福”。
莫道本土無文化,用心發掘鳴天下!
【“台州市本土文化研究會(籌)”招會員】
---end---
【文字:沙鷗】
【整理:裡長】
【圖檔:沙鷗、部分來自網絡】
【裡長整理 若要轉載請找“裡長”授權】
“更多精彩人物文章”請點選下面連結:↓↓↓
★台州書劄台州事丨第三十六通-張斡 ★台州書劄台州事丨第三十七通-楊晨 ★台州書劄台州事丨第三十八通-朱笑鴻 ★台州書劄台州事丨第三十九通-任重 ★台州書劄台州事丨第四十通-文斌和趙樟 ★台州書劄台州事丨第四十一通-張友仁 ★台州書劄台州事丨第四十二通-"海門教案” ★台州書劄台州事丨第四十三通-徐元白 ★台州書劄台州事丨第四十四通-吳冠周 ★台州書劄台州事丨第四十五通-黃賓虹與王伯敏 ★黃楚卿丨清末明初台州首富
★張普德丨民建台州第一人 ★趙連城丨創民建、興同康、建三校 ★周雁飛丨實業抵洋貨、建藥廠、救一中 ★王子鑫丨義薄雲天王子鑫 ★吳三梅丨 三梅中學名字的真來曆 ★趙範丨台州制造棒冰第一人 ★張哲能丨一不分房,二不分床 ★李伯康丨他和開國領袖合過影 ★潘醒丨光明使者 ★徐從壽丨他是台州人工種植蘑菇第一人 ★陳叔亮丨他為《西遊記》片頭題字 ★婁健秋丨詩畫雙絕 ★賀鳴聲丨拳畫雙絕,一生革命 ★陳振亞丨粟裕大将介紹她入黨 ★陳叔英丨台州播放電影第一人 ★陳志超丨他花九年編《椒江市志》 ★沈彩雲丨椒江現代會計啟迪者 ★潘永康丨椒江最早的注冊會計師之一 ★錢國丹丨一生追逐文學夢 ★陳其鋼丨北京奧運會主題曲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