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跪狗屍體,人給狗讓座,看看部下打死心愛鼠,簡文帝如何處置

作者:把書讀薄
人跪狗屍體,人給狗讓座,看看部下打死心愛鼠,簡文帝如何處置

幾年前,蘇州高新區馬浜花園小區發生“人跪狗”事件:一輛面包車在行駛途中,意外撞死一條寵物狗。面對狗的主人要麼賠償5000元錢、要麼給狗屍下跪1小時的要求,面包車上的兩名男子選擇下跪,在寒風中一跪便是1小時。

前不久,重慶公共汽車上發生了一件奇葩事:車廂站滿了乘客,一條小狗卻堂而皇之坐在座位上。乘客希望狗主人将狗抱起,把座位讓給年紀較大的乘客,狗主人反而理直氣壯表示,自己為狗兒刷了卡,可以坐一個座位。面對乘客指責,狗主人甚至背着乘客,不理不睬,一直到下車,狗主人都沒有為其他乘客讓座。

《世說新語》中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晉簡文帝(司馬昱)在任撫軍将軍的時候,他坐的床榻上,塵土不讓拂拭,見上面有老鼠的行迹,心裡還挺高興。有個參軍看到老鼠白天亂跑,就用手闆打死了老鼠,簡文帝很不高興。下屬要彈劾參軍,簡文帝告誡說:“鼠被害,尚不能忘懷,今複以鼠損人,無乃不可乎?”意思是說,老鼠給打死了我們都不能忘懷,現在又因為老鼠來懲戒人,這樣怕是不好吧?

古人尚且懂得不以鼠損人的道理,而今人反不能及。假如狗的主人能有簡文帝的權力,是否能把撞狗之人刑罰伺候。蘇州人跪狗事件:一方面反映了弱勢群體對權益維護的不敢奢望的息事甯人,另一方面人跪狗已不是特例,接二連三的類似事件,暴露了一部分富人的盛世淩人的無仁嚣張。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仁者夫妻”的思想,認為“天生百物人為貴”。而今人卻讓自己的同類給狗下跪,有沒有點恻隐之心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人們,你再富也首先應當是個人,《禮記•中庸》有言:“仁者人也”,連仁人之心都沒有,有談何被稱為人呢?

孟子言:“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所謂“人心”,孟子是指“良心本心”。人囿于時代環境的影響以及物欲的誘惑,往往會“放其良心”,人應該做的就是把這顆“放失”的“良心”找回來。金錢與良心不能此長彼消,背道而馳。為富不仁的話,那錢賺得再多,都是禍害。(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