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名“參”,那麼這個“參”念什麼呢?
一、讀如“人參”之“參”,平水韻為十二侵韻。
《說文解字》:“森,木多貌。從林從木,讀若曾參之參。”意思是“森”和“參”同音。
我能找到比較多用“曾參”為句尾,以“參”為韻腳,并且讀如“人參”之“參”的詩。例如:
古風·唐·白居易·慈烏夜啼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複慈烏,鳥中之曾參。
五律·唐·李昂·睢陽送韋參軍還汾上
世業重籯金,青春映士林。
文華兩孫楚,兄弟二曾參。
竹抱盧門暗,山銜晉國深。
預知汾水上,一雁有遺音。
七律·唐·徐夤·贈楊著
藻麗熒煌冠士林,白華榮養有曾參。
十年去裡荊門改,八歲能詩相座吟。
李廣不侯身漸老,子山操賦恨何深。
釣魚台上頻相訪,共說長安淚滿襟。
七律·宋·王安石·初去臨川
東浮溪水渡長林,上坂回頭一拊心。
已覺省煩非仲叔,安能養志似曾參。
憂傷遇事紛紛出,疾病乘虛亹亹侵。
未有半分求自贖,恐填溝壑更沾襟。
七絕·宋·陳普·孟子·養志
世俗養親惟口體,誰能養志若曾參。
至誠順遷無違咈,為是心其父母心。
七律·清·吳保初·書感
憂來惜往複傷今,歲晚江湖慨獨深。
射虎久思随李廣,殺人何必借曾參。
可堪更鑄九州鐵,況爾徒摸校尉金。
欲過新豐謀一醉,酒痕狼藉舊題襟。
二、也有讀如“參軍”之“參”的。平水韻為十三覃韻。我小時候就是被告知讀這個音。
曾參,字子輿,參即“骖”,“骖”是指車轅兩旁的馬,和“輿”的意義正相關聯。
盡力檢索了很多詩詞,暫時沒有找到以“曾參”為句尾,并以讀音“cān”為韻腳的古詩。
看來兩種讀音都對,但是建議讀作“shēn”,因為古詩詞都是這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