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上皇趙構去世之後,宋孝宗失去了束縛,為何卻禅位給了兒子?

作者:深更讀史

宋孝宗是趙昚,南宋的第二位皇帝。開國皇帝趙構的養子,趙構在紹興三十年(1160年)退位做了太上皇,傳位給了趙昚。

過了二十多年後,趙構去世。而在趙構去世兩年後宋孝宗趙昚禅位給自己的兒子趙惇,他也做了太上皇。

太上皇趙構去世之後,宋孝宗失去了束縛,為何卻禅位給了兒子?

在很多人眼裡這是不可思議的一件事。畢竟皇帝這個位置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位置,甚至很多人為此争得頭破血流,絲毫不顧忌血肉親情。

的确,從曆史上看,太上皇的确不多,很多人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也不願意放棄,甚至亂吃丹藥,希望能夠長生不老。

可是,南宋卻不這樣,其他時候不說,單單趙構和趙眘竟然都選擇了禅位,這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

要說起來,這兩位的禅位還是有相似之處的。

趙構之是以能夠建立南宋,并不是他有什麼能力,隻不過他是漏網之魚,靖康之變後,他是唯一的幸存的皇室成員。

是以先不管能力如何,他的登基是無可奈何的事。

太上皇趙構去世之後,宋孝宗失去了束縛,為何卻禅位給了兒子?

但起初,南宋并不太平,北宋滅亡後,金兵仍然在南下,趙構也被攆得到處跑,甚至還被攆到了海上。

可以說他的壓力是很大的,雖然簽訂了屈辱條約,甚至殺了嶽飛,但金國萬一失信南下,趙構也沒有辦法,萬一再次經曆靖康之變這樣的恥辱,那他可就真得成為了千古罪人。

為此,趙構選擇了退位,但是他也知道他的接班人是什麼樣的性格,是以他就和乾隆一樣,雖然不在位,但仍然可以繼續掌握着大權。

太上皇趙構去世之後,宋孝宗失去了束縛,為何卻禅位給了兒子?

其實宋孝宗的退位也有這個原因。

雖然他平反嶽飛冤案,又重用主戰派,希望能夠收複中原,不過他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在他看來,自己收複中原的夢想遙不可及,是不可能辦到的事了。而在長時間的高壓之下,他也早已不堪重負。

太上皇趙構去世之後,宋孝宗失去了束縛,為何卻禅位給了兒子?

此外,另一個原因就是趙構的死。

宋孝宗在位二十七年,但其實背後的趙構影響力是很大的,而他之是以禅位給出的直接理由是要給宋高宗守孝,為此他還落得個非常好的美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