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它比微塑膠更危險!鈎蝦可以在四天内将塑膠顆粒分解成比細胞更小的碎片

作者:長江雲
它比微塑膠更危險!鈎蝦可以在四天内将塑膠顆粒分解成比細胞更小的碎片

一項研究表明,一種小型甲殼類動物可以在96小時内将塑膠顆粒分解成更小的細胞組織。

到目前為止,塑膠碎片化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緩慢的實體過程,如陽光和波浪,這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

愛爾蘭大學學院軟木塞(UCC)的環境科學家研究了2厘米長的Gammarus duebeni,發現塑膠顆粒不僅被吞入體内,而且還以驚人的速度分解成納米塑膠。

由于這些碎片足夠小,可以穿過細胞膜,是以它們被認為比5毫米大小的微塑膠對野生動物的潛在危害更大。

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由主要作者Alicia Matteos-Cardenas博士發表,她說她的發現"完全出乎意料"。

"當我三年前開始研究這個問題時,這種小動物可以分解塑膠聽起來很瘋狂,但我們的研究表明,在這些動物的腸道中觀察到的所有塑膠顆粒中有66%是塑膠碎片。

Mateos-Cardenas使用聚乙烯的球形微珠,聚乙烯是塑膠瓶中的常見聚合物。每個微珠都用熒光染料标記,以便可以拍照和破碎。

研究表明,這些微珠被Dietz鈎蝦分解成小于1微米或千分之一毫米的納米塑膠。在Dietchurch鈎蝦暴露于高濃度塑膠顆粒四天後,發現了更多的碎片。

Dix鈎蝦在其食物(一種植物物質)存在的情況下在純水中純化後,塑膠碎裂的比例最高,這表明塑膠碎裂可能與喂養過程密切相關。

鈎蝦是一種水生節肢動物,大多數營地底栖生物,能爬行,還能遊泳。底栖物種的食物主要以動植物碎片、藻類和動物屍體等浮遊生物為食,也是少數底栖物種捕獵生活,往往具有發達的複眼,有利于捕食者的發現。

鈎蝦是甲殼類動物中最大的一類,它們體積小,種類多,繁殖快,分布廣泛,在不同的水深、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水質條件下都有分布。

"我們看到Dix鈎蝦吞下塑膠顆粒,用下颚咀嚼它們并将它們傳遞給消化系統,但我們還不知道動物如何分解塑膠。我們需要研究這種生物碎片化的實際機制,"Mateos-Cardenas說。

這項研究具有更廣泛的意義,因為甲殼類動物是在世界各地的河流,河口和海洋中發現的200多種鈎蝦之一。

"這無疑增加了我們對塑膠在環境中的命運的了解,"Mateos-Cardenas說。

"一旦塑膠進入河流和海洋,我們真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如果動物吞下并分解它們,問題就會擴大。"

這種生物碎片化不僅是一個全球性問題,而且随着粒徑的減小,塑膠污染物的有害影響可能會增加。

"如果納米塑膠可以通過細胞(膜),它們可能會積聚在動物和植物中,具有未知的潛在負面影響,是以塑膠污染更加複雜和令人擔憂,"Mateos-Cardenas說。

這意味着納米塑膠可能積聚在食物鍊的上層,包括人類,有毒化學物質可能附着在這些納米塑膠的表面。

編譯/轉發經濟學家APP資訊組

源:

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20/jul/30/small-crustacean-can-fragment-microplastics-in-four-days-study-finds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