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奇了怪了,陽台這麼高,蝸牛和蛞蝓(鼻涕蟲)如何爬上來?剛開始種植的一兩年,一直都沒有看到蝸牛,蛞蝓這一類土裡的昆蟲,菜收了一波又一波。一個人,按照可持續收菜和種菜法,基本可以滿足70%的日常蔬菜需求。
一活生态陽台,生态種植法:豆類,蔥蒜和生菜間作(混合栽培),旁邊是月季花等花卉。

oneliving 生态陽台蔬菜
怎麼到了第三年,蹭蹭蹭地冒出來?後來想想,一方面是因為不斷添加了廚餘的堆肥土,而堆肥法不是熱堆肥的方式,也就沒能高溫殺滅菜所攜帶的蟲卵,才會開始冒出來。還有土壤越來越有活力,微生物越來越豐富。期間在實踐懶人不翻土覆寫法mulching ,也就是稻草或是幹的葉子直接鋪在土壤上,仿效森林中的樣子。結果證明這樣做,至少在陽台上種菜(葉菜類)并不适合。葉子和土壤之間會産生很微妙的真菌等,小環境會吸引蟲子的到來。自然就是這麼神奇。
這也是樸門設計中所說的不能照搬,而是應該因地制宜去觀察去調整。我自己踩坑後才發現,就像生物密集型種植法,需要很深的土壤層來增加植物的肥力。但是換到陽台,還真不敢用很深的土壤,很深的土壤意味着澆水後,也會變重。經常用含氯自來水澆的土壤會闆結,根系也不可能紮得太深。而不同作物的根系深淺也不同,需求就不同,也就不能照做。
oneliving 生态生态陽台 蛋殼驅蟲
那陽台種菜出現蛞蝓和蝸牛怎麼辦呢?蛋殼驅蟲法!
數量肯定是不多的,隻能一邊抓,一邊用蛋殼把菜保護起來。種植槽的底部如果有隔闆,也需要檢檢視看。底部陰暗潮濕的環境是蛞蝓最佳藏身處。
預防為主,其他措施為輔
陽台種菜不同于地裡,地裡會有其他生物可以消滅土裡的昆蟲,比如鴨子就喜歡吃蝸牛,刺猬喜歡吃蛞蝓。不過前提是土壤不能是噴過農藥的,不然就不能用鴨子去吃蟲的方式。鴨子最終也是被人吃。很多人都忽略了環環相扣的大自然規律!
蝸牛和蛞蝓的出現也是在告訴我們土壤太濕了。堆肥土更保水,澆水量可以适當減少。或是澆在土壤底部或是容器周圍,隻要蔬菜不是小苗,适當缺水都會想辦法長出更多根系找水源,菜也會更健康!
陽台種菜的土壤就缺少了天敵,隻能靠人這個天敵了來消滅害蟲。最好的辦法就是,隻要是廚餘堆肥一律進行高溫消毒,不能用火沒關系,首先是先把堆肥土晾幹,再把土放到桶裡,用燒開的熱水燙。之後再把土壤鋪開,讓水蒸發,土壤就可以直接用來種植蔬菜了。
oneliving 高溫淨土法
那如果是其他植物,看情況,因為土壤中有蟲子其實隻要不過量,對于植物的健康是沒多大威脅的。而且活物在土壤中産生的糞便或是蟲子屍體腐化後,全都自然地變為了肥料。多好!自然界沒有垃圾,因為一切生命終究歸于土再重新滋養生命(植物)。
而土壤微生物如何恢複?全靠後期澆灌蚯蚓堆肥茶來活化土壤。
oneliving 一活生态陽台花園-有愛可持續生活才是值得一活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