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暢水清雲入畫,岸綠景美清風來”,這是江蘇省鎮江市經濟開發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們日前在當地捆山河畔開展“公益訴訟回頭看”時看到的場景。在開發區檢察院和多家機關的共同努力下,當地重要河流的河堤管護難題終于得到了妥善解決。
河堤驚現“田園牧歌”
“捆山河河堤處有人開荒種芋頭,還有人放牛!”今年7月26日,有網友在當地論壇發出了這樣一則文章并附上了圖檔。畫面顯示,兩頭水牛正在河堤上悠閑地啃着青草。
“河堤上的‘田園牧歌’,是否會對河道景觀及堤防安全造成隐患?”通過自主研發的“公益訴訟研判機器人”平台抓取到這一線索後,開發區檢察院的檢察官們第一時間趕赴捆山河進行勘驗調查。
現場畫面觸目驚心:堤岸上六七頭牛正在啃食草皮,數十隻鴨、鵝在河邊啄食植被,不少地方的草皮因啃食、踐踏、排洩物污染導緻層裸露,數十株護堤樹木因拴牛而遭損傷。河堤上面堆積了大量用于投喂鴨、鵝的果皮、菜葉等餐廚垃圾,腐爛變質散發難聞氣味。檢察官接着沿河巡查,還發現有人開墾堤壩,種植芋頭、豆類等農作物,橋梁下面也被人搭建了簡易圍擋用于堆放物料。
就河堤亂象發出檢察建議
據了解,捆山河為鎮江經濟開發區轄區内的骨幹河流,肩負着汛期行洪及生态補水功能。近年來,當地政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對該河流進行綜合整治,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和優美的風景,并曾入圍“省級生态河湖”建立名單。但不知從何時起,這裡成了牛羊的“天堂”、種植的“寶地”。
“我以前經常在河邊散步,現在都不願去了,草皮都秃了,河邊也太臭、太髒!”走訪調查時,周邊不少群衆提到捆山河堤上“田園牧歌”,紛紛皺起眉頭。
“河堤上的草皮除了美化環境,更能對河道管護起到重要作用。放牧、種植無疑都會對草皮造成損傷,而且在河堤上種植莊稼需要翻松土壤,土壤翻松後一旦遇到汛期下大暴雨,極易對堤防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作為捆山河管護主體機關負責人,迎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冷建軍對此十分痛心。
今年8月2日,開發區檢察院依法向有關職能部門和屬地鎮政府發出檢察建議書,建議各自履行職責,及時制止捆山河堤壩内放牧禽畜的行為,清運投喂産生的果皮、菜葉等固體廢物,清理違法搭建的圍牆和堆放的物料,對堤壩内的墾種行為采取退耕、恢複植被等補救措施。
推動多方對問題河段進行全面整改
檢察建議發出後,相關部門第一時間向區黨工委、管委會進行了彙報。随後,針對捆山河河堤的專項整治工作緊鑼密鼓展開:8月6日,區河長辦牽頭屬地鎮政府和多家職能機關聯合召開了捆山河專項整治專題會議;8月7日,屬地鎮河長辦将《關于加強堤防管理、確定堤防安全的公開信》,送達重點養牛戶和種植戶,并在重點地段張貼;8月10日,屬地鎮河長辦牽頭開展現場整治,将違規種植、散養鵝鴨、亂堆亂建等全部清理到位,并播種草籽複綠,養護被啃噬樹木。
“除了開展清理工作,屬地鎮河長辦還組織從業人員到附近從事放牧、養殖的老百姓家裡進行了上門說服教育,宣傳引導居民主動保護河道環境,共創美好幸福家園”,屬地鎮河長辦從業人員張麗斌介紹。
編輯: 夏禹玮來源:江蘇法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