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說到小海鮮,最多的就是各種“貝殼”,這貝殼是軟體動物雙殼綱物種的俗稱,還有個俗稱叫“蛤蜊”。自從人類文明形成之初,我們的祖先就有吃貝類的傳統,目前所找到的最早的考古證據是髪國terra amata遺址的貝丘,距今約有30萬年,也許都不是來自智人,而是其他人類。

在我國,我們的古人也是非常愛吃各種蛤蜊的,據記載,宋仁宗就愛吃青蛤,但北宋國都東京汴梁并不臨海,于是就在冬季用快馬将青蛤運往汴梁。先人不僅知道吃蛤蜊,還總結出了什麼樣的蛤蜊好吃,在《至正四明續志》中就有青蛤“殼口有紫暈者肥美”的記載。今天呢,我們就來聊聊市面上常見的各種蛤蜊和它們的吃法。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pixabay.com

01 什麼蛤蜊适合做菜?

/ 感謝為吃貨試毒的前人啊! /

世界上可以稱為蛤蜊的生物有近3萬種,而它們當中的大多數,并不适合人類食用,我們在讨論如何吃之前,要先總結一下适合做菜的蛤蜊特點!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辣炒海鮮全家福 | 拍攝:二豬

1. 無毒無害,有些貝類有毒,吃了會有不良反應甚至生命危險,相比起吃,命更重要,不能吃完了就見上帝去了。

2. 采集便利,比如生活在潮間帶沙灘的蛤蜊和蛏子,還有固着在礁石上的牡蛎和贻貝,都屬于采集便利的種類。

3. 肉要多,比如扇貝和帶子,肉巨多,有很多貝類個兒小,幾乎沒有肉,就沒有食用價值。

4. 吃起來容易,簡單烹饪,需要特别費勁才能吃到,或者需要特别複雜的烹饪方式才能吃,這種東西幾乎沒人會費勁去吃。

5. 産量大或能人工養殖,需要有足夠的産量滿足市場需求,否則想吃也買不到。

02 各種最便宜的小蛤蜊

/ 嘗海味請認準它們! /

菲律賓簾蛤(ruditapes philippinarum):可以說是目前中國産量最大的蛤蜊了,一般商品名為“花蛤”或“花甲”,有海鮮的市場或者餐廳一般都會有銷售,價格便宜,可以說是烹饪多樣性最豐富的蛤蜊了,隻要新鮮加點蔥姜炒就是一盤好菜,喜歡吃辣的就加點辣椒,怎麼吃都好吃。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醬汁花蛤 | 豆果美食網網友緣豆兒

文蛤(meretrix meretrix):也是各地海鮮市場上常見的一種蛤蜊,産量很大,價格也很親民,味道鮮美,我曾經有一次在大連,吃過一次文蛤炖豆腐,豆腐用文火炖了很久,出了蜂窩,吸收了文蛤湯的鮮味,味道很是鮮美。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白灼文蛤 | 豆果美食網網友湘味勺

青蛤(cyclina sinensis):青蛤的産量也很大,各地市場都很常見,和花蛤的吃法差不多,但是有一次我在一家西餐館裡吃過一次味道很是奇特:将青蛤的肉挖出,放到烤盤裡塗上黃油,撒上洋芋等配菜和芝士,烤熟後再刷一些醬汁,味道也是不錯。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蔥姜炒青蛤 | 拍攝:二豬

黃蚬(corbicula aurea heude):我認為是各種小蛤蜊中最好吃的一種,沒有之一。黃蚬也叫蚬子,新鮮的黃蚬是燒烤時候的好菜,把它放到炭火上燒烤,烤熟後殼會自動張開,一邊烤蚬子會出很多汁,随着燒烤汁會越來越濃,當烤熟的時候會剩一點點汁,可以稍稍撒一點鹽,不放鹽也可以,就着汁将蚬子肉一同吃到嘴裡,那個鮮味就好像潮水一樣湧入口中,順着舌頭一直沖下去......嘗試以後就再也不會忘記。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蔥姜炒黃蛏 | 拍攝:二豬

以上的幾種小蛤蜊,烹饪方式多種多樣,煎、炒、蒸、煮、燒烤、熬湯、煲粥、做餡、幹制都不錯,隻要新鮮,随便烹饪一下,都很鮮美。

彩虹明櫻蛤(iridona iridescens)、光滑抱蛤(potamocorbula laevis):俗稱海瓜子,多見于江浙滬長三角沿海地區,個體很小,一般在1-3厘米左右,肉不多,一般炒着吃做下酒菜。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海瓜子并不是特指一種貝類,好多地方把小的貝類都叫海瓜子,比如這盤炒海瓜子 | 豆果美食網網友蜜桃妹妹

鳥蛤(cardiidae):商品名鳥貝、美人腿等,北方市場常見的是布洛鳥蛤(keenocarkium buelowi),南方市場則有長鳥尾蛤、南洋鳥尾蛤等,鳥蛤的斧足和之前提到的幾種小蛤蜊不同,非常發達,運動能力強,做熟了以後肉更有嚼頭,而且中間的汁非常鮮,白灼、蔥姜炒都非常好吃。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蔥姜炒鳥貝 | 拍攝:二豬

紫石房蛤(saxidomus purpuratus):商品名天鵝蛋,個兒很大,一般市面上常見的殼有7、8厘米左右,單個重量超過50克,據說最大的個體接近一斤。魯菜有道傳統名菜油爆大蛤就是用的這貨,這道菜肉質脆嫩、鮮爽細膩。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紫石房蛤 | 拍攝:二豬

03 其他好吃的貝類

/ 你都能分得清嗎! /

各種蛏子:市面上常見的蛏子有缢蛏和竹蛏,缢蛏(sinonovaculaconstricta)個兒小而短,一般在7、8厘米左右,殼薄肉多,肉質軟嫩,蔥姜炒或辣炒就很好吃,也可以制成蛏幹和蛏油等。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辣炒蛏子 | 拍攝:二豬

竹蛏因為個兒大,也叫蛏子王,常見的種類有大竹蛏(solen grandis)和長竹蛏(solen strictus)兩種,殼長且又薄又脆,蒜蓉粉絲蒸、爆炒、炭烤等都是竹蛏常見的烹饪手法,竹蛏的肉質比缢蛏更硬一點,口感也更脆。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蒜蓉粉絲竹蛏 | 拍攝:二豬

各種扇貝和帶子:市場上常見的種類有大型的蝦夷扇貝(mizuhopecten yessoensis),這家夥能長到比臉還大,價格還不貴,吃起來特别的爽,一般會蒜蓉粉絲蒸,炭火烤也是不錯;較小的扇貝南方主要是厚殼扇貝(mimachlamys crassicostata),北方市場更常見的則是栉孔扇貝(azumapecten farreri),還有美國引進的海灣扇貝(argopecten irradians),規格較小的直接清蒸,而較大規格的也做蒜蓉粉絲或燒烤吃。江珧俗稱帶子,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是中國江珧(atrina chinensis),它的閉殼肌也非常大,鮮活的也适合用蒜蓉粉絲等方式烹饪,而粵菜中常用江珧的幹制品瑤柱提味,扇貝的閉殼肌幹制後,外觀和瑤柱很像,一般商品名為幹貝以示差別。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蒜蓉粉絲蝦夷扇貝 | 拍攝:二豬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炭烤蝦夷扇貝 | 拍攝:二豬

這兩種貝類都是閉殼肌非常發達,呈圓柱狀,故而也被稱為貝柱。扇貝是多種海扇蛤科物種的通稱,扇貝閉殼肌味道溫和且鮮甜,而且肉量很大,在繁殖季節生殖腺會膨大,味道更佳,價格也便宜,也是市面上很親民的海鮮。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蝦夷扇貝的閉殼肌和生殖腺(雌性 | 拍攝:二豬

贻貝:贻貝主要生活在潮間帶或者淺水區,常見的有遠東贻貝(modiohus kurilensis)、翡翠贻貝(perna viridis)和厚殼贻貝(mytilus unguiculatus)等,商品名南方叫淡菜、北方叫海虹,還有很多其他俗名,贻貝的吃法也很豐富,炒、蒸、烤、做湯等方法都不錯,還可以将肉取出來曬幹食用。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牡蛎:牡蛎又稱生蚝,市面上常見的是大牡蛎(crassostrea gigas),産量很大,牡蛎肉鮮嫩甜美,蒜蓉蒸、炭烤、做湯等方式都很鮮美,而牡蛎最有名的吃法就是生吃。我第一次聽說生吃牡蛎是在國文教材《我的叔叔于勒》的課文中,生食牡蛎什麼調料都不用加,隻需要擠一點檸檬汁,而且用于生食的牡蛎不能太大,一般鴨蛋大小的正合适,因為牡蛎太大難以下咽。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生蚝 | 拍攝:二豬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粉絲生蚝 | 拍攝:二豬

血蚶:血蚶(tegillarca granosa)又稱泥蚶是南方市場最受歡迎的海縣之一,産量很大,因烹饪時會流出紅色的液體,很像血液故而得名,有一種吃法是選用3厘米左右規格的血蚶,用開水一燙,就蘸佐料食用,吃起來肉很脆,口感細膩甜美。在福建福鼎有一種硖門飛蚶,在繁殖期有一對“小翅膀”,當地人将其挑出來高價出售。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血蚶,讓人着迷的小食 | 123rf.com.cn正版圖檔庫

象拔蚌:太平洋潛泥蛤(panopea generosa)俗稱象拔蚌,是近年來才流行起來的一種高檔海鮮,因為這貨的産地是美國西海岸,來到我國的時間并不算長。之前說的蛤蜊,主要吃的是殼裡的肉,或者是斧足、閉殼肌或生殖腺,但象拔蚌比較特殊,我們平時吃的象拔蚌主要吃他的虹吸管的肉,而且要去除外層的硬皮,隻吃内部的嫩肉,一般切成薄片直接刺身,或者白灼、爆炒、煲湯熬粥味道都不錯。象拔蚌肉質清鮮微甜,吃起來有韌勁兒。

花甲,蛏子,扇貝,各種你分不清的貝類都該怎麼吃?

象拔蚌的處理方法。| geoduck.com;漢化:雪梨

現在天氣越來越涼,海裡的蛤蜊也越來越肥,要不要約上好友,一起吃點兒小海鮮,來幾瓶啤酒,爽上一宿。

果殼

id:guokr42

整天不知道在科普些啥玩意兒的果殼

我覺得你應該關注一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