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蒸湘區:建好“菜園子,供應“菜籃子”

作者:日常惡魔
蒸湘區:建好“菜園子,供應“菜籃子”

建立的大棚前,勞工正緊張作業。

蒸湘區:建好“菜園子,供應“菜籃子”

基地内勞工正在給蔬菜分裝打包。

紅網時刻衡陽11月4日訊(通訊員 劉思遠)今年以來,衡陽市蒸湘區加快蔬菜設施農業建設,積極推進科技下鄉,持續提升蔬菜産業抗風險能力和政府調控能力,讓蔬菜供應更充足、價格更穩定,讓市民的“菜籃子”拎着舒心、拎着放心。

11月3日下午,在該區雨母山鎮臨江村的惠農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内一片忙碌的景象。

“作為省級設施農業示範基地,臨江片共有蔬菜種植面積近3000畝。”公司負責人羅波向記者介紹:“當季主要栽種的蔬菜品種,既有豌豆苗、食用菌、金針菇等快生菜,也有紫背天葵、田三七等山野菜。基地通過分批播種、分批采收,以保障蔬菜供應充足。”

在“惠農農業”蔬菜基地的一個溫室大棚中,裡面溫度恒定在23至24攝氏度左右,該區科技特派員服務團副團長李宏詳正蹲在一片“綠色”中檢視蔬菜的長勢。“這個大棚中種植的是東北線椒,這種辣椒比其他品種更耐低溫,再過一周即可采摘上市,確定天氣再冷也能讓市民吃上新鮮的辣椒!”李宏詳介紹,科技特派員服務團每周都會深入基地一線進行手把手進行技術指導,幫助基地加大蔬菜病蟲害防治力度,進一步提高實際産量。目前該基地每天出産各類蔬菜約3萬單(件)左右,除了供應市内的西園市場、香江百貨,還通過電商平台銷往邵陽、郴州、永州等地。

為應對入秋以來蔬菜供不應求的狀況,該區農業農村局不僅組織各蔬菜生産基地加大了蔬菜的種植頻率,還積極加強設施農業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

“在該區農業農村局的幫助下,我們基地在已有1.7萬平方米蔬菜大棚的基礎上,今年又建立了3.8萬平方米大棚。” 羅波指着遠處一個4000平方米的建立大棚說,“我們計劃投資100萬元,在實作‘水肥一體化’的基礎上,裝上最先進的風機水簾、自動卷膜機,結合大資料系統和物聯系統,建立現代化的蔬菜育苗大棚。”

“目前基地每天工作就像打仗一樣,生産越來越旺,月底前就要開始下一批育苗,我要做相關的準備工作了。” 羅波的語氣中充滿期待。

接下來,蒸湘區将會繼續推進“菜園子”生産建設,堅決守好市民的“菜籃子”,讓市民度過一個暖心暖胃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