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永遠的三松堂,永遠的風廬-宗璞《風廬散記》

作者:城閱讀書

初讀《風廬散記》,卻喜愛上了宗璞的文字,仿佛春日枝頭綠芽初綻時的一滴晨露,清新而又靈動,讀之有一種含英咀華的感覺。

“人生匆匆,真如過客。過客的身份,是每一個人都一樣的,但每個人留在别人心中的,很不一樣。”

全書有四部分,景與物、思舊懷人、生活瑣碎、附錄。依我的口味自然是最愛生活瑣碎那部分,但是思舊懷人的許多篇都讓人有些感動。

永遠的三松堂,永遠的風廬-宗璞《風廬散記》

宗璞原名馮锺璞,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女兒,随父母長期寓居“三松堂”(北京大學燕南園中之居所),對它有另外的名字“風廬”。

馮友蘭先生《三松堂自序》之序雲:“餘以為昔人所謂某堂某廬者,皆是以寄意耳,或以松,或以風,各寄所寄可也。”宗璞的這些文章大多寫于“風廬”,乃名之為《風廬散記》。

讀《風廬散記》,喜歡着她的喜歡。她對燕園的描寫,一草一木,一花一碑,無不沉潛着她的深摯的愛,即使霞落燕園,但是也有一種無言的凄美,因為雲蒸霞蔚的景色畢竟曾照亮過那一方天空,讓人長久的仰望與追念。

跟着她的描寫,燕園的景色又一一呈現眼前,名園勝景,湖光山色,滋潤着紅塵千丈,燕園——一個遙遠的夢!

讀《風廬散記》,悲傷着她的悲傷。三松堂的老主人走了,哲人其萎,但他留下了“哲學三史”,在無人知的孤峰頂上,他終于可以“月下披雲嘯一聲”了。三松堂的小主人也走了,一個蔣築英似的航天專家,壯志未酬,卻英年早逝。

三松堂的外子也走了,他是去了遙遠的火星嗎?三松堂外,三棵松樹枯萎了兩棵,又補上了兩棵小的油松。此三松堂還是以前的三松堂嗎?“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讓人不由長歎:人生苦短,怎得長相依聚?

還是讀書吧,讀書讓人忘憂,讀書讓人忘痛,讀書讓人忘了時空。

永遠的三松堂,永遠的風廬,沉浸在《風廬散記》,仿佛有風,遙遙地送來蘭氣息、松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