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任仲倫:中國電影,與狼共舞

作者:新民網
任仲倫:中國電影,與狼共舞

圖說:任仲倫 來源/采訪對象供圖

“1997年國内電影年産87部,1998年82部;1999年102部,那一年票房不到10個億,全國銀幕數量大約3000塊。可以說,中國電影當時正處于曆史上的最低谷。無論從産能、從品質,從觀衆人次,都完全無法與美國等世界電影強國相抗衡。但‘狼’還是來了。”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任仲倫當時還沒有正式接手上影集團,但對于中國電影在加入wto前後,所面臨的巨大壓力和挑戰,他記憶猶新,“‘狼來了’,我們是被動的。但‘與狼共舞’,我們就是主動的。當時中國電影的唯一選擇就是,以開放倒逼改革,也以真正的改革來迎接真正的開放。”

壓力很大,擁抱變化

“加入世貿組織,我們從每年進口10部影片提高到20部(分賬),後來補充協定簽訂,就一直是34部。《珍珠港》《碟中諜》等等影片就這樣進來了。剛開始,進口大片的票房幾乎要占到全年票房的一半,也就是說我們幾百部國産電影票房加起來,剛剛跟20部引進大片打個平手。”任仲倫說,壓力很大,刺激也很大,“第一個刺激是對觀衆和市場,很多年不走進電影院的觀衆慢慢又養成了看電影的習慣,刺激了電影院的建設。”

今天全國有超過1.2萬家電影院,約7.4萬塊銀幕。“但當時,我們連一家合資的電影院都沒有。”加入wto,中國答應在三年内逐漸放開允許外資建設、更新、擁有及經營電影院的所有權,允許外方擁有不超過49%的控股權。于是,在任仲倫走馬上任上影集團總裁的第一年,2003年7月上影就宣布與美國八大電影公司之一的華納合作,中國第一家合資電影院上海永華電影城在港彙廣場開門迎客,“之後連續四年,都是全國單店票房最高的影院。”

《英雄》之後,大片崛起

那幾年,市場回暖了,政策寬松了。我們打開大門,擁抱世界電影,民營資本也越來越多地參與到中國電影産業中來,逐漸成為制片的生力軍、主力軍。“我個人認為真正的轉折點,是張藝謀導演的《英雄》。在此之前,我們還沒有一部國産電影投資過億,甚至我們全年國産片的投資,隻相當于美國一部超級大片的投資額。”

2002年12月上映的《英雄》, 從前期的策劃籌備、類型片明星制,到拍攝制作,最後宣傳發行,呈現出的是完全符合商業規律的市場化電影運作範式。《英雄》上映2個月,國内票房就達到2.5億元人民币,是2002年華語電影票房冠軍,最終全球票房共計1.77億美元(約合14億元人民币),還提名了奧斯卡金像獎和美國電影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從某種程度上說,《英雄》是中國電影産業化道路的一塊裡程碑,為後來中國的商業大片提供了可以複制的模式 。”任仲倫說,此後幾年,在國産大片的帶動下,中國電影産業欣欣向榮。

走向強國,任重道遠

20年過去了,我們擁有了世界上最多的銀幕數,也已經成為了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國産大片也屢屢輕松邁過30億、40億、50億票房門檻。5年來,《戰狼2》《你好,李煥英》《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等影片,以不同的題材、豐富的類型征服了市場,觀衆均超過1億人次。正在熱映中的《長津湖》更是以54.14億元,成為了今年全球票房第一的影片。

目前中國影史票房排行前十的電影中僅有一部外國大片,但也就是這一部,叫任仲倫覺得,要從電影大國走向電影強國,我們“任重道遠”。“《複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背後是迪士尼。這部電影的全球票房是27.98億美元,2019年迪士尼一家公司那一年出品了7部電影,全球票房超過110億美元,這還沒有算上迪士尼在電影産業其它環節的豐厚利潤。而中國電影經營規模名列前茅的電影企業,年營業收入常常為百億元左右,淨利潤為10億元左右。這無疑有着很大的差距,也給了我們很大的進步空間。”任仲倫說,我們需要創作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好電影,也要建設一批強大且具有競争力的電影企業,“因為這是建設電影強國的中流砥柱。”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