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作者:虹膜

文丨賽人

電視機還沒有在中國完全普及之時,我們已經開始引進境外的電視劇,第一部是美劇《大西洋底來的人》,再後來是引起巨大轟動的《加裡森敢死隊》,還引起了有關部門的警惕,在播放16集之後,被停播。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加裡森敢死隊》

再後來,電視上的美劇很難在國人那兒,形成席卷式的擁護。最受歡迎的還是日劇,最熱的,按先後順序為《排球女将》《血疑》和《阿信》。

《排球女将》讓孩子們興奮,《血疑》讓孩子的父母憂心,而世界電視劇史上的浩繁傑作《阿信》已被歸至整個亞洲1980年代,最為重要的文化現象之一。同樣,在國人這兒也是飯後必等候的消食良品。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血疑》

在相當長的時間内,電視機很快代替了收音機,是人們打發時光,收集談資的首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甚至取代了電影院。一部熱劇播映時,街上都少人行走,連犯罪率降低了,影院又何談上座率可言。

前文提及的海外電視劇,國人在浸淫時,并沒有接受多大的精神洗禮,那裡所展現的人權、人性,我們基本保持着另一種形态的事不關己,高高挂起。也就不難了解,當港台劇和國産劇來襲之時,那裡所洋溢的忠孝仁義和家和萬事興,顯然更合我們的胃口。

多數人于是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貢獻給了自己人所經營出的悲歡離合。還是自己人最懂自己人,華語電視劇明顯是更受歡迎的。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排球女将》

有些人錯誤的以為,我看影視劇,是為解壓,是為尋樂子,不用再聽什麼大道理。實則不然,受教育是最大的娛樂。我們還是最願意受自己人的教育,教我們善,都我們妥協,教我們平衡,教我們一忍再忍,教我們守得雲開方見日出。可以說,一部作品若不文以載道的話,是沒生命力可言的。

1980年代,孩子們愛看的是當時還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如南斯拉夫、民主德國的一些以二戰為背景的電視劇,聯邦德國的一些推理劇,水準也非常高。如《盧茲警長》和《探長德裡克》。

家庭婦女最津津樂道的是巴西和墨西哥的一些恩怨情仇,對文學感興趣的,大概很喜歡英劇,狄更斯的很多作品,我最早是通過電視劇一一觀摩的。如《苦兒流浪記》《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艱難時世》《我們之間共同的朋友》等。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大衛科波菲爾》

而英國出的推理劇《福爾摩斯探案集》和《馬普爾小姐》也深得我心,尤其是後者。而另外一部根據名著改編的英劇《皇冠上的寶石》,則給我留下極為奇特的印象。

我個人還鐘愛意大利的國寶劇《章魚》,國内播映時譯為《出生入死》,節奏奇慢,根本不想抓人,但看進去了,卻讓人欲罷不能。說的是警察與黑手黨之間的鬥争,它好像并不想扣人心弦,但能讓有心人的心緒難平。我正是這部電視劇開始,注意到了話裡有話,畫外有畫,故事之餘的詠歎,以及意識下面的潛意識。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出生入死》

《皇冠上的寶石》和《出生入死》是打着教育人的幌子,實際并無多少師道尊嚴,它們生怕犯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錯誤。同時,它們也是不怕被誤讀的,而以仁者見山,智者見水的胸襟,擴張着我們對曆史與人的雙重感受,而非去擄取輕易而便捷的信任。

而我個人最愛的電視劇是蘇聯高爾基青年電影制片廠出品的《春天的17個瞬間》。

這是部諜戰劇,在這之前,有部北韓出品的諜戰劇《無名英雄》在制作上也相當精良,編導演俱佳,隻是太過言之确鑿并言之有理了。而《春天的17個瞬間》,自然在意識形态上要向主流價值觀靠攏,但它還有着比家國感更為綿延,更為樸素的表達。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春天的17個瞬間》

很多人會忽略掉《春天的17個瞬間》的導演是位女士,她名叫塔吉娅娜·利奧茲諾娃,是大師中的大師格拉西莫夫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我們這邊一度非常熱鬧的諜戰劇受該劇的影響很重,還有就是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巧的很,那也是位女導演的作品,是新中國初創時最重要的女導演(沒有之一)王蘋。她們都不刻意去營造緊張感,再強烈的戲劇沖突,都努力化為最簡單不過的日常。

《潛伏》這方面是學的最為上進的,但還是不如兩位女導演那般娴靜。尤其是利奧茲諾娃,她在一個需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勝任的工作環境裡,卻常常在走神,這是它特别神奇的地方,也是後來者難以效仿之處。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永不消逝的電波》

王蘋注意到家庭是隐敝戰線最重要的保護色,而吉洪諾夫扮演的施季裡茨卻是個未婚者,所有的黨衛軍高層人員檔案上都會有一個例行評語。即「家庭觀念強,社會關系清楚」。

而我們的旗隊長隻能寫上:「同僚關系良好,社會關系清楚」這類的套話。處于國家機關的要害部門,未婚,委實是一個讓人不安的信号。不是說完全不行,而是隻有你組建家庭,你才能接受更為嚴竣的任務,因為你會有所忌憚,你會來去有牽挂,隻有這樣,你才值得信任。但帝國保安局對施季裡茨的懷疑,卻極具說服力。

在内部調查中,人們聽不到這位優秀的特工對第三帝國說過一句壞話,他總是對前途充滿信心。在保安局的頭目看來,他要不然是個傻子,要不然就别有用心。「對好朋友撒謊,并不能證明對祖國和元首的愛」。施季裡茨的過于謹慎,在真正的人精看來,是那麼的不真實。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普京就是看了這部電視劇,才有了當克格勃的念頭。但我不知道,普京有沒有看出來,作為一個情報人員,施季裡茨極其優秀,并不完美,他在偵察時,犯下過不止一次的嚴重錯誤。

這裡,得交待一下這部神劇的背景。1945年3月,納粹德國行将未路。蘇聯情報機關獲悉,在德國高層有人欲繞開紅色勢力,與西方世界媾和,具體說是與美國人談判。而打入黨衛隊要害部門的蘇聯老牌特工施季裡茨,所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找到是誰與美國人暗送秋波。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在插播的紀錄片裡,隻有帝國元帥戈林、宣傳部長戈培爾、黨衛隊首領希姆萊和黨務部長鮑曼。在鎖定人選時,施季裡茨很快就犯下了第一個錯誤,他準備以他的方式去試探他的上級希姆萊。好在,化險為夷。

而他犯下的第二個嚴重錯誤,是他派一位毫無經驗的老知識分子普列施涅爾教授,前往瑞士傳遞密電。哪知,這位可憐的老先生被和平的陽光曬暈了頭,全然忘記了接頭時的重要暗号,而送了命。(這一段戲拍得相當好,冷靜而深情)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應該說,施季裡茨這個與魔鬼打交道的人,是個被上帝有所眷顧的人。不僅僅是他的主角光環,能讓他一次次遇難呈祥。關鍵這是1945年的春天,在德意志帝國大廈将傾之時,國家機器仍在高效緊密的運轉,但這隻是表面現象。他們隻是看上去在盡心盡責,按一個老特務的說法,隻是不讓自己的良心不安。

他們已失去了當初的激情,對于情報工作,光靠冷靜沉着是不夠的,隻要充滿激情,你才有足夠的敏銳。而在這燈枯油盡之時,那些自以為忠誠的納粹黨員們,稍有理智的人,都得去尋找另一份光亮。正因為他們沒有他們想像中那麼認真,施季裡茨才能去完成任務,也順便堵住了劇作的那些不值得推敲的漏洞。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施季裡茨的扮演者維亞切斯拉夫·吉洪諾夫是我最喜歡的男演員,而不是之一。他還來過中國,出演過一部叫《紅天鵝》的電影。

他的表演不完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那一套以體驗為主的表演流派,他的表演更接近于心象學,隻要心裡有事,面上全無表情,照樣能做到比傳神還有讓人震驚的傳達。他相當沉斂的,以不變應萬變。這讓他從精神上更像一個進階特工,特工也是種表演,而最好的表演是不去表演。在他冷峻的面龐上,如劇名一樣,散布着春天的氣息,在薄薄的希望裡,靜靜的耕種。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按電視劇的說法,吉洪諾夫是個标準的美男子。隻怕女性見到這樣一張英俊且憂郁的面孔,肯定比我更為心動不已。

全片的閑筆,幾乎圍繞着施季裡茨對待女性的态度,一個老太太,一個女服務員,一個喝大的醜女人。施季裡茨都一樣的溫存和可親,當然對他的女同僚,更是不惜以身犯險。他對待女人的好,是一種不懷目的的自覺,自然也是一種抒解高壓的緩沖。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隻有在女人這兒,他才能獲得休息,更重要的是,隻有跟那些再簡單不過的女人在一起,他才感到自己是在生活。導演利奧茲諾娃大概認為這才是一個好男人該有的樣子,我也這麼認為。

施季裡茨在和女人們無意間讨論戰争問題時,卻得到了另一個奇怪的答案。那個飽經風霜但童心未泯的老太太,一邊彈着鋼琴一邊說道:戰争早就結束了。施季裡茨楞了楞,他也許明白了,人的主觀,可能老早就戰勝客觀了。

電視劇一開場,便是施季裡茨與這位老太太在幽靜恬雅的小樹林散布,聊着閑天,仿佛戰争并不存在。施季裡茨說過他最喜歡女人的兩種狀态,一個是她們老了,一個是她們懷孕的時候。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時,不知該如何了解,後來想通了。女人在這個時候,是懶得魅惑人的,她們會因自主而自足。你要這個時候還美,那才是真的美。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為這部極其優秀的電視劇擔任配音的,好幾位都是這個行當的翹楚。尤其是三張,即張雲明、張家聲和張桂蘭。

印象中,張家聲他很少配音,這應是他的代表作了。人們在談論軍國大事之前,都愛扯閑篇。張家聲配的黨衛隊的分隊長缪勒,就特别會分享自己的身體狀況,會說些關于同僚的無關痛癢的壞話。

總之,這個不服老的老人總愛調侃自己會早早地退出曆史舞台。實際上,他是充滿鬥志的,是不以經驗為先導的,盡量從「實際出發」的老狐狸。他靠懷疑人過日子,但他向世人頻頻表明的是,我最懷疑的是我自己。這個角色如此成功,首先,還是他的扮演者列昂尼德·布羅涅沃伊,表現實在太過卓然了。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2021年10月4日,著名聲音藝術家,話劇表演藝術家張家聲與世長辭。我是在未看《圍城》之前,先聽了他的演播。方鴻漸明明和我們的生命有太多的重疊,而張家聲卻用他别具一格的頓挫,讓我們事不關己的瞅着那一群懶洋洋的紅塵中人在進進出出。

再後來,張家聲有了兩則中國演播史上的重磅之作。一部是《大決戰》的旁白,一樣的鐵馬冰河入夢來,一樣的江山多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還有一部是引起軒然大波的電視專題片的解說,片名不易說,就此打住。還有記憶的是電視劇《紅樓夢》未尾的《好了歌注》「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鬓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卧鴛鴦。」說的是人生無常,又仿佛無常才是人生常态。

印象裡,他和我極敬重的女演員鄭振瑤一同演播的廣播劇《杜十娘》,但印象全都模糊了。

我聽過張家聲演播的小說、詩歌、散文。沒有他不能讀的,古今中外。沒有他讀不好的,悲歡離合。我從他那兒知道了川端康成、蕭伯納、毛姆、布萊希特和斯特林堡。世界好大,世界又好小。能裝的就這麼多,不能裝的其實會更多。總之,你就活下去吧,活成傳奇的反面,活成語言不願抵達的一方水土裡去。

張家聲的話劇我沒看過,雖然他因這個得過全國獎。我隻在李保田主演的電視劇《師魂》裡見過他,并不耀眼。确實能在各類晚會上聽到他的引亢。最近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他,是和歸亞蕾一起念别人的信。二人的表現,都不算特别好。中氣還是很足,但少了夕陽西下,一步三回頭的韻緻。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師魂》

張家聲的配音是一絕,《真假公主》讓我一下子就能辨到他特異的聲線。而他在《春天的17個瞬間》裡配的缪勒,是能和孫道臨、邱嶽峰、畢克等大師級的聲音藝術家比肩的。音色變化之多端,腔調轉換之迅捷,而氣息因一直穩健而發出一聲歎息時的索然,都分外悅耳。

那是個城府極深的老納粹,他能識破很多人的謊言,而他自己則盡可能的去說些實話。他脾氣不小,基本都發在他信任的人身上,或者說準備信任的人,例如對施季裡茨。「論職位我比你高,論年紀我比你大。是以,請你收回剛才的話吧。」他經常就是這樣,用指令的口吻說着請求的話,用不耐煩的語氣讓他的無禮好像隻是一個老人的懈怠,而他的幹笑,隻會讓他下屬的表情更為僵硬。

他深知做情報工作必須實事求是,但在秋風與落葉的對決中,你一認真,就輸了,但他又得保持住兢兢業業的樣子。他操不完的心,辦不完的事,但他一點不累。若他真有什麼抱怨,恰是他心滿意足之時。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張家聲準确又飛揚的配出了這個人物的表和裡、深和淺、經意和不經意、甚至是最高難度的意識和下意識。外加他本人的音質是萬衆難以企及的金石之聲。每次他配的缪勒一亮相,我的耳朵就豎了起來,一段優雅的時光就要開始了。

現在,張家聲走了。好在,他的聲音能留下來。他從來沒有為笨蛋代過言,聽他的聲音,你仿佛也跟着聰明起來。而張家聲最有魅力的時候,是他會不緊不慢的提醒你:小心,不要聰明反被聰明誤。

《春天的17個瞬間》裡有太多各式各樣的聰明人,真正的聰明人,都不願意人們看到他們的這一優點。他們以機械來安撫不安,以冷酷來掩飾脆弱,用無情去仰望深情,用等待去換回希望。這讓這部本該緊張萬分的電視劇,屢屢能踏上一種處亂不驚的節奏,甚至是一種靜谧而深長的美。

中國諜戰劇的一個源頭 | 十分賽人

一切都是他們心靈的外化,白桦樹、林蔭道,帶着霧氣的早晨。還有那兩個在關鍵時刻沒有啼哭的嬰兒,以及迎面過來的陌生人,所送來的軟軟的目光。正是從這個程度上來說,這部在全世界範圍内都有死忠劇迷的電視劇是富有詩意的,詩意的最高表達:就是那老婦人所說的,在和平主義看來,戰争像是從來沒有發生過。

但我更想說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将結束前的一個月裡。無數人已是驚弓鳥,太多人想做漏網魚,但國家機器的齒輪仍在精密運轉。這是《春天的17個瞬間》給我最深的印象。

施季裡茨太完美了,會下象棋,能跳舞,撒謊則是他最大的才能。這使他連自己的同志都會懷疑,二十年的無間道,也讓他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愛上了德國。對人的介懷是這樣,對國家的情感也是如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