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藥古今研究:全蠍

作者:藥王追随者
中藥古今研究:全蠍

一、典籍摘要

1.《開寶本草》:“療諸風瘾疹,及中風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語澀,手足抽掣。”

2.《本草求真》:“全蠍味辛而甘,氣溫有毒,色青屬木,故專入肝祛風。凡小兒胎風發搐,大人半邊不遂,口眼喎斜,語言蹇澀,手足抽掣,瘧疾寒熱,耳聾帶下,皆因外風内客,無不用之。”

3.《本草圖經》:“治小兒驚搐。”

4.《本草易讀》:“辛,甘,有毒。治諸風眩掉,驚痫抽掣;療偏風不遂,目口斜歪。大人痃瘧耳聾,女子帶下瘾疹瘡癢之 。”

5.《本草會編》:“破傷風宜以全蠍、防風為主。”

6.《本草擇要綱目》:“甘辛平有毒。足厥陰經藥也,故治厥陰諸病,諸風掉眩。搐掣瘧疾,寒熱耳聾無聞.皆屬厥陰風木,故東垣雲,凡疝氣帶下,皆屬于風,蠍乃活風要藥,俱宜加而用之。”

7.《本草綱目》:“甘,辛,平,有毒。足厥陰經藥也,故治厥陰諸病。主小兒驚痫風搐,大人痎瘧,耳聾疝氣,諸風瘡,女人帶下陰脫。”

8.《得配本草》:“辛,熱。有毒。入足厥陰經。一切風木緻病,耳聾掉眩,痰瘧驚痫,無乎不療。且引風藥達病所,以掃其根,入降藥暖腎氣,以止其痛。配白附、僵蠶,治搐掣症。配天麻、蜂實,治窠蒂。如無蜂實,蜂窠亦可。”

9.《本草正》:“開風痰。”

10.《藥鑒》:“氣溫,味甘辛,有毒。主小兒風痫手足抽掣,驅大人中風口眼喎斜。卻風痰耳聾,解風毒瘾疹。”

11.《藥性切用》:“甘辛有毒,攻毒祛風。治驚痫搐搦,口眼 㖞斜,去足焙用。”

12.《玉楸藥解》:“味辛,氣平,入足厥陰肝經。穿筋透節,逐濕除風。全蠍燥濕驅風,治中風喎斜癱瘓、小兒驚搐、女子帶下諸證。此亦庸工習用之物。”

13.《雷公炮制藥性解》“味甘、辛,性平,有毒,入肝經。主小兒風痫,手足抽掣,大人中風口眼喎斜,風痰耳聾,風毒瘾疹,出青州,緊小者良。去鹽土,炙黃用”。

中藥古今研究:全蠍

14.《飲片新參》:“全蠍辛溫。通督脈,治中風,驚痫,抽搐,口眼喎斜,且治疝氣。”

15.《藥性歌括四百味》:“全蠍味辛,祛風痰毒。口眼㖞斜,風痫發搐。(去毒。)”

16. 《馮氏錦囊秘錄》:“蠍,療小兒驚痫,手足抽掣,大人中風,口眼㖞斜,卻風痰耳聾,解風毒瘾疹,善逐肝風,深透筋骨。”

17. 《本草新編》:“蠍,味甘、辛,有毒。療小兒風痫,手足抽掣,祛大人中風,口眼㖞斜,卻風痰耳聾,解風毒瘾疹。然不可多服,以其辛而散氣也。少少用之,以治㖞斜之症,正相宜耳。”

18.《本草備要》:“辛、甘,有毒。色青屬木,故治諸風眩掉,驚痫搐掣,口眼㖞斜,瘧疾風瘡,耳聾帶疝,厥陰風木之病。”

19.《山東中草藥手冊》:“息風通絡,鎮痙。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淋巴結結核,骨關節結核,流行性腮腺炎。”

20.《中藥大辭典》:“祛風,止痙,通絡,解毒。治驚風抽摘,癫痫,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頭痛,風濕痹痛,破傷風,淋巴結結核,風疹瘡腫。”

二、現代研究

1.成分:主含蠍毒素、酶等,還含多種氨基酸、脂肪酸等。

2.作用:本品有抗驚厥、抗癫痫、鎮痛、抗凝、抗血栓形成、抗惡性良性腫瘤、降血壓及抑菌等作用。

3.藥理:全蠍單用或與蜈蚣配方的止痙散均有抗驚厥作用;有持久的降壓作用,其原理是抑制血管運動中樞,擴張血管,直接抑制心髒及對抗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對清醒動物有明顯鎮靜作用;蠍毒能使呼吸麻痹。

中藥古今研究:全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