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影後”到“前妻”,郭柯宇全職帶娃的10年,給我們上了一課一、不要有過度的付出感二、懂得營造個人價值與成長三、忠于自己内心與靈魂深處的渴望

從“影後”到“前妻”,郭柯宇全職帶娃的10年,給我們上了一課一、不要有過度的付出感二、懂得營造個人價值與成長三、忠于自己内心與靈魂深處的渴望

文|微微笑了

家庭還是事業,這是一個問題。

至少對女人而言。

這個問題的背後,意味着付出與妥協,糾結與不甘,幸福與自我。

很多人會問那些成功的女性,她們是如何平衡家庭與事業的,但這個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因為鮮少有人會問男性,似乎男人不存在事業與家庭的兩難。

從“影後”到“前妻”,郭柯宇全職帶娃的10年,給我們上了一課一、不要有過度的付出感二、懂得營造個人價值與成長三、忠于自己内心與靈魂深處的渴望

這讓我想起了離婚綜藝《再見夫妻》的嘉賓郭柯宇。

郭柯宇從小就是校花,偶然機遇下進入演藝圈。值得一提的是,17歲的她,就曾憑借《紅櫻桃》獲得上海國際電影節影後、大衆電影百花獎的影後。

前途一片光明,卻沒想到在2010年迎來了她人生關鍵轉折點。那一年,郭柯宇在《完美新娘》遇到了章賀,兩人迅速結婚生子。而随後,郭賀宇選擇回歸家庭相夫教子,這一回歸就是10年。

10年後,郭賀宇作為離婚綜藝《再見夫妻》嘉賓,重新回歸熒幕。這時候的她,不再是風光無限的“影後”而成為憔悴愛哭的“離異女人”。

從“影後”到“前妻”,郭柯宇全職帶娃的10年,給我們上了一課一、不要有過度的付出感二、懂得營造個人價值與成長三、忠于自己内心與靈魂深處的渴望

而,每次談起全職在家的十年,郭柯宇都是痛哭流淚的,哭得讓人心碎。

“我這10年基本上沒有拍戲吧,各種人生的起起落落,對我來說是寶貴的财富”,郭柯宇說完後眼淚奪眶而出。

“愛你的人始終會跟你在一起,不愛……不愛就不愛。謝謝你這10年把我保護得挺好,你曾說過一句讓我聽心酸的話,你曾說‘我們家郭老師是個藝術家,我就去戲子,隻要能成全她’。你讓我保護得挺好的,你讓我無憂無慮在家看書、看片子,挺奢侈的……”

人生有多少個10年呢?

10年在家全職帶娃,沒有拍過戲,遠離了她曾經喜歡的演藝行業。郭柯宇一直感謝章賀對她的保護,但與此同時,對自己這10年的能力、價值以及成就等方面是不滿的、不甘心的以及委屈的。

從“影後”到“前妻”,郭柯宇全職帶娃的10年,給我們上了一課一、不要有過度的付出感二、懂得營造個人價值與成長三、忠于自己内心與靈魂深處的渴望

郭柯宇這10年,她過得并不開心,盡管她一再強調她對前夫章賀的感恩與保護,但她依舊錯過了那些本屬于她在事業上發光光熱的機會,這何嘗不是一種刻骨的遺憾?

其實,在我們身邊,像郭柯宇那樣為了家庭放棄事業的女人,并不少。她們絕大多數都是不得不在慘白的現實面前低下頭,為家庭孩子做出一定的犧牲,這是她們的選擇。

但,更值得我們反思的是:為什麼留在家裡帶孩子,就難以進步?婚姻失敗後,女人就會如此慘烈後悔當初全職在家的選擇?女人的價值與自我實作,又該如何滿足?

從“影後”到“前妻”,郭柯宇全職帶娃的10年,給我們上了一課一、不要有過度的付出感二、懂得營造個人價值與成長三、忠于自己内心與靈魂深處的渴望

人生何嘗不是一場孤獨的修行,你的所謂付出與犧牲,到頭來又有誰真正在乎與着急呢,一切選擇與決策都應該為了自己。

如果心不甘情不願,請不要硬着頭皮來選擇結婚生子或者犧牲工作做全職太太,不然等待你的可能就是遺憾與懊悔的人生。

不是說,女人不要結婚生子或者不要全職帶娃,而是說,這些選擇一定要忠于自己的内心,不然這件事情是很難做好的。

當然,你可能會反問:生活有時候就是如此無奈,家裡老人不帶娃,自己不回家帶娃,難道孩子一出生就會自己吃飯、穿衣以及上學?這是現實壓迫,女人根本就沒有的選擇。

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女人,永遠都有選擇的自由與權利。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不好,你們夫妻大可以選擇晚婚晚育,等各方面條件好起來才選擇生孩子。又或者就算選擇回歸家庭兩三年,也要随時做好準備複出、工作以及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從“影後”到“前妻”,郭柯宇全職帶娃的10年,給我們上了一課一、不要有過度的付出感二、懂得營造個人價值與成長三、忠于自己内心與靈魂深處的渴望

有愛情,婚姻就能長久嗎?沒有愛情,婚姻就不會幸福嗎?

現實社會是多元的與骨感的,婚姻除了愛情以外,涉及到經濟、孩子、家庭以及未來預期等各方面權衡。

有些夫妻就算沒有感情,相見如仇人,依舊還是選擇忍讓與湊合在一起。他們的婚姻不幸福,但卻離不開對方,因為沒有能力或者勇氣,離異後能過得更好。

說白了,婚姻中夫妻兩人靠的是吸引、互利互惠以及互相尊重與成長,這也是我們常說的價值。大緻可可以說情緒價值、經濟價值以及性價值等。而,好的婚姻應該是讓我們不斷成長與互相成就的。

正如羅翔說:“真正的愛一定不是瞬間的感動,而必然是恒久的一種委身,彼此犧牲,彼此成就,彼此尊重。”

從“影後”到“前妻”,郭柯宇全職帶娃的10年,給我們上了一課一、不要有過度的付出感二、懂得營造個人價值與成長三、忠于自己内心與靈魂深處的渴望

想要避免出現郭柯宇這種在婚姻中煎熬10年的情況,那就應該多提升自我價值,獲得更多社會認可和個人内心的成長。

記得,《認知驅動》一書裡面提及到,内向成長與外向成長。

l 内向成長,即圍繞自身展開的成長活動,比如早起、跑步、閱讀等; l 外向成長,即圍繞外界展開的成長活動,比如寫作、畫畫、程式設計等。

人總要投身于自己熱愛的工作才會幸福與快樂。

像郭柯宇那樣,她熱愛自己的演藝事業,希望有機會重新開始表演相關工作,這也是她參與《再見夫妻》錄制的原因之一。

從“影後”到“前妻”,郭柯宇全職帶娃的10年,給我們上了一課一、不要有過度的付出感二、懂得營造個人價值與成長三、忠于自己内心與靈魂深處的渴望

而當全職太太時,她待在家裡讀書看片,這是一種内心成長,但并沒有向外界提供有價值的東西,是以就無法獲得社會提出物質與精神的回報。慢慢地,也就看不到自己的成長與希望,這就導緻了自我懷疑與不甘心。

一場好的婚姻,不是一方對另外一方保護得有多好,而是兩個人都站起來一起應對這紛紛擾擾的世界與煩惱,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價值,勢均力敵、相見甚歡、相守一生。

無論全職帶娃還是職場媽媽,亦或是單身女人,都應該不斷“外向成長”,讓自己的價值得到社會的認可,以及來自靈魂深處的渴望與喝彩。

婚姻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愛就不愛了。

在任何時候,都請讓自己有底氣與能力,活出自我。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