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你有多久沒看過情景喜劇了?

提到情景喜劇,在80後、90後的記憶裡,首先想起的便是《我愛我家》《家有兒女》《武林外傳》《炊事班的故事》等家喻戶曉的影視作品。

如今,觀衆的口味和喜好在不斷變化更疊,影視作品的題材和類型也愈發多樣化。細細想來,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一部生活氣息濃郁、劇情走心又搞笑、全員實力線上的家庭情景喜劇了。

剛剛火熱收官的《一宅家族》,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填補了家庭情景喜劇這一細分市場的空缺,也的的确确給觀衆帶來了數不盡的歡聲笑語。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一宅家族》将鏡頭聚焦時代熱點話題回遷戶,講述了幸福家園回遷房裡熱熱鬧鬧的一家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柴米油鹽和雞毛蒜皮的日常,為觀衆鋪陳出當代市井家庭中的喜怒哀樂。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既是展現一個家庭的雞飛狗跳,其中一定會有一名“和事佬”,他能夠串起所有人物,是最不可或缺的角色。

張海宇飾演的範程遠便是這樣的存在。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喜劇是天分,不可多得

範程遠,一個在讀七年還沒有寫完論文的在讀博士,為愛從青島不遠千裡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婚後作為“家庭煮夫”的他,是照顧着全家老小的“全能姐夫”,老婆馬桃身為事業型女強人則負責賺錢養家。頂着“女強男弱”的設定,張海宇把操持着全家瑣事的範程遠的演繹得淋漓盡緻。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當然,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注定是弱勢的一方。範程遠也一度試圖證明自己,嘗試找回自己男人的尊嚴。但不管内心想得多完美,準備得多充分,每次面對老婆時,還是會秒慫。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而這種又慫又想“站起來”的沖突和拉扯,經過張海宇的戲劇化演繹,同時穿插着密集的笑點,讓範程遠呈現出一種反差的可愛,深受觀衆喜愛。

彈幕上也都是被範程遠逗得笑作一團的觀衆,紛紛表示張海宇太油麥了!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如果說範程遠的搞笑是他吸睛的第一步,那他的善良、體貼、耿直,對家人的關心和愛護,則是留住觀衆的根本。家中常住人口5人,範程遠說排第五絕對沒人跟他争第六。但他絲毫不介意自己的家庭地位,依舊做得一手好飯菜,把家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妥妥帖帖。如此有愛的“國民姐夫”,讓很多觀衆都在歡笑中深受感動,不知不覺就被圈粉了。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張海宇的喜劇天分是被衆人熟知的,從《青島大姨》系列短視訊到《今夜百樂門》,再到《百變大咖秀》模仿名場面等等,張海宇用自己的喜劇能力和創作才華讓觀衆記住了一位優秀的喜劇演員。

惟妙惟肖的表演,對真實生活的還原,煥然天成的喜劇氣質,讓張海宇塑造的“青島大姨”形象通過短視訊平台迅速傳播,他的短視訊作品笑點密集,風格鮮明,一經釋出便深受網友喜愛。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對于演員來說,想要獲得觀衆的喜愛,首先要具備一定的“觀衆緣”。“觀衆緣”包含了觀衆對一個演員的最初印象,就像是朋友之間的相處一樣,想要得到一個人的認可,外形和情商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相比正劇演員,喜劇演員身上天然的“喜感”和“草根性”或許是他們更容易受到觀衆青睐的原因。他們的外形大多端正樸實、親和力十足、不帶攻擊性,同時具有幽默風趣、能言善辯、反應機敏的性格,這樣的特質讓他們能夠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逗觀衆笑”是喜劇演員的職責,要想做好這件看似簡單的事,背後卻要付出很多努力。正所謂“從觀衆中來,到觀衆中去”,在張海宇與生俱來的喜劇表現力背後,其實也離不開他多年的話劇演出的曆練,才讓他的喜劇表演渾然天成。

長期在舞台上的磨練讓他更了解如何控制自己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也讓他更懂得如何與觀衆交流。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此次張海宇給觀衆帶來的範程遠一角讓人眼前一亮,深入人心,市井生活、鮮盈生動的“國民姐夫”形象,讓人在“青島大姨”這個标簽之後看到了張海宇作為演員的更多可能。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演技是沉澱,日積月累

看似簡單的喜劇其實是難度最高的表演,在獨幕喜劇、話劇舞台上摸爬滾打多年的喜劇演員其實早已練就了十八般武藝,具備了演員的核心業務能力。

張海宇亦是如此,從喜劇演員出發,卻從未束縛自己,反而不斷拓寬自己的表演領域,可駕馭的角色類型越來越多。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從顧長衛的電影 《遇見你真好》中幽默搞怪又不乏真情的體育生謝倫,到《宸汐緣》中看上去一本正經、實則風趣幽默的司命,再到都市律政劇《精英律師》裡的“大鵝遊戲”創始人馬龍,張海宇遊走于各類型題材,輸出了無數個性迥異的角色形象,赢得了觀衆和業内的一緻認可。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長期深入觀衆,一方面通過攝像頭、短視訊與觀衆“面對面”,另一方面在舞台上與觀衆交流,讓張海宇具備了一定的表演敏感度,對于觀衆的喜好有着精準的把控。他懂得在什麼場合抖一個包袱,逗觀衆發笑;也懂得在什麼場合丢一個淚點,引觀衆流淚。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而當張海宇将這種控制力延續到劇本,延續到不同類型的故事中,則愈發精益求精。

在演技競演類節目《演員請就位》中,張海宇成為黑馬,表演的《路人甲》《門徒》等片段深受觀衆和導師的好評,感染力極強的表演讓觀衆随之共情,也愈發肯定張海宇“演技派” 的身份。鏡頭表現力與感染力也獲得了陳凱歌、顧長衛、徐峥、黃建新、李玉等著名導演的肯定。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從短視訊平台到各類綜藝節目,從春晚舞台到不同類型影視劇,都能看到張海宇的身影。而這些不同次元的涉獵,也為他積累了足夠的國民度。在如今娛樂圈即将面臨流量演員的大洗牌之際,路人盤才是不可多得的關鍵因素。

可以這麼說,國民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觀衆願不願意走進電影院。而張海宇的“群衆基礎”無疑是他走上大銀幕的一大保障。除了在《演員請就位》中獲得陳凱歌導演的肯定之外,張海宇還參演了黃建新導演的電影《1921 》、李玉導演的電影《陽光劫匪 》。

出道以來,張海宇塑造了一個個深入人心的角色,而每接到一個角色,他都會仔細斟酌,沉浸其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在拍攝中和角色共同成長。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表演是初心,行穩緻遠

張海宇從小就喜歡表演,3歲的時候,就能唱一些流行歌曲,中學時期參加了聲樂和表演訓練班,學生時代的文藝表演,他幾乎每次都要登台 。

直到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張海宇熱愛表演、追逐夢想的腳步也愈發堅定。雖然他讀的是演出制作專業,而非表演專業,但他在課餘時間一直在不斷學習表演經驗,深化自己對表演的了解,從未忘記自己想要當一名優秀演員的初心。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可以說,“青島大姨”的爆火是張海宇的一個契機,讓他在此之前的沉澱和蟄伏都有了意義和回報。

直到現在,還是會有很多喜歡張海宇的觀衆稱呼他為“青島大姨”,對他而言,“青島大姨”的标簽是成績,不是枷鎖,是觀衆認識他的契機。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生活中的張海宇是一個情感細膩、擅于觀察生活細節的人,懂得品味生活,才能内化為表演的源泉。在生活中汲取塑造角色的方法,在角色中擷取自身的成就感,體驗不同的人生,張海宇盡量使自己與角色達到一種平衡和諧的共生狀态,互相成長,互相成就。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在波瀾湧動的娛樂圈中,張海宇以不變應萬變,于變局中開新局面,懷揣着對表演的熱忱,一路向前,而他每一次用心的演繹,每一刻真摯誠懇的态度,也都将深深地印在成長的路上。

每個人都是在不斷摸索中前進的,隻要找準方向,勇往直前,或早或晚都會達成目标,一切也會順暢起來。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張海宇還是更喜歡按照自己的步調,生活、工作,簡單而純粹。他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達成某種平衡,在生活中尋找角色的靈感。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即将要播出的《女心理師》中,張海宇飾演的莫宇是一個心理有疾病的人,也和他之前塑造的所有角色都迥然不同,既是挑戰,也是突破。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正所謂“是金子總會發光”,就像張小斐憑借《你好,李煥英》脫穎而出,成為了觀衆心目中的“國民媽媽”,說到底,能夠打動觀衆的,最終還是作品和角色。

相信“國民姐夫”張海宇,也一定不會讓觀衆失望。

從“青島大姨”到“國民姐夫”,張海宇的“破”與“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