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期間焦慮、恐慌怎麼辦?

本輪疫情期間,北京回龍觀醫院全力開展疫情期間公衆心理調适和醫療救治服務。

回龍觀醫院黨委書記楊甫德在釋出會上介紹,該院提供24小時門診急診服務,增設了抑郁症、睡眠障礙、心理危機等多個疾病類别的周末門診,滿足患者周末就醫需求;開通網際網路診療平台,提供線上預約、視訊複診、線上處方、快遞送藥到家、視訊探視等服務,免費提供網際網路用藥咨詢,滿足複診患者特别是行動不便及外地患者的複診和用藥需求;加強預檢分診,安排醫患協調辦公室人員每日參與預檢分診,解釋相關政策,靠前化解潛在沖突;建立精神障礙急重症患者救治綠色通道,做到急診急救患者“應治盡治”、住院治療患者“應收盡收”。

楊甫德說,疫情防控一線人員面臨工作強度大、工作時間長、感染風險增加、作息不規律、遠離家人等壓力,容易出現緊張、焦慮、恐懼、困惑、憤怒、飲食睡眠失調、警覺性增加或退縮等應激反應,對此,該院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情緒調解、勞逸結合、學會求助等自我壓力調解措施,有效幫助防疫人員應對疫情心理危機。

在疫情出現局部反複的情況下,一部分人心理會受到沖擊,産生焦慮、恐慌、失眠等症狀。為緩解公衆心理壓力,楊甫德說,該院結合實際,梳理了五個方面的自我調節提示:一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證均衡飲食、優質睡眠和适度的鍛煉,多與家人交流,經常和朋友電話、視訊聯系;二是不要用吸煙、飲酒或成瘾性藥物平緩情緒;三是收集可靠資訊,了解事實,理性評估自身風險并采取必要防護措施;四是減少接受使自己情緒沮喪的資訊,以舒緩焦慮與擔憂;五是采用既往對個人有效的健康方式,幫助自己舒緩情緒,居家隔離人群要規律作息,安排好生活。(記者王斌 蔣若靜 解麗)

來源: 北京青年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