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海蒂嫁給彼得,阿爾卑斯山的少女長大了

作者:雁小驢

很久以前,有多久呢?久到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那時的中國,無論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有一個偶像,她的名字叫做張海迪。

那時的德國還是兩個國家,被柏林牆分成了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有一天,社會主義國家的張海迪收到了一封來自資本主義國家,聯邦德國的信,那是兩個住在阿爾卑斯山山腳下的小姑娘寫給她的。

當海蒂嫁給彼得,阿爾卑斯山的少女長大了

她們告訴張海迪,你的名字是海迪,和小說《海蒂》裡主人公名字的讀音是一樣的。你也和海蒂一樣,堅強而善良。

她們還告訴張海迪,小說《海蒂》中有這樣一個情節:癱瘓的富家少女克拉拉去阿爾卑斯山看望海蒂。牧羊人彼得是海蒂的朋友,他嫉妒克拉拉和海蒂的友誼。就把克拉拉的輪椅從阿爾卑斯山上推了下去。誰知,克拉拉沒有了輪椅,竟然站了起來,從此會走了。

她們熱情的邀請張海迪:海迪姐姐,你也來阿爾卑斯山吧!我們也會從最高的山頂把你的輪椅推下去。然後,你就和克拉拉一樣,也能站起來了。

咦?你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當海蒂嫁給彼得,阿爾卑斯山的少女長大了

當時我大約也就海蒂那麼大,也和她一樣,為一件事煩惱不已。那就是認字。海蒂比我幸運的多,因為她隻需記住26個字母,我卻得至少記住幾百個字才能閱讀。

大約四歲的時候,父母給我進行學前教育。天才如我,很快就學會了“一”、“二”、“三”,然後,“四”就無論如何不會寫了。

媽媽象海蒂和克拉拉的私人教師那樣唉聲歎氣,爸爸則幹脆走了阿爾卑斯山老師的風格,大巴掌直接就呼過去了。

不過,我很快和海蒂一樣,發現識字後可以閱讀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從此,新世界仿佛向我開啟了一扇扇的窗戶,通過一個個的方塊字,我看到了無比絢麗的世界。

張海迪和聯邦德國小姑娘通信的故事,就是童年的我從一張報紙上看來的。

當海蒂嫁給彼得,阿爾卑斯山的少女長大了

也許正因為這樣,我總感覺海蒂和張海迪是同齡人。直到前幾天,我去電影院看了《海蒂和爺爺》之後,照例以一個曆史寫手的慣例,查了一下相關資料:

小說《海蒂》共分兩部,《海蒂的學習和漫遊歲月》和《海蒂學以緻用》。它們分别是1880和1881年出版的。

1880年?

大清國還沒亡呢!

1880年,大清國的皇帝是9歲的光緒。是以說,他才是海蒂、克拉拉和彼得的同齡人。光緒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的小孩,然而,坐在龍椅上的光緒和坐在輪椅上的克拉拉一樣,非常的不快樂。他的海蒂,也就是珍妃要幾年後才會被選入宮中。

當《海蒂》出版時,作者約翰娜·斯比麗已經五十多歲了。她是瑞士人,住在瑞士最富有,最有文化氣息的大城市蘇黎世。

約翰娜·斯比麗的丈夫本哈德·斯比麗是個著名的律師,還是蘇黎世市的秘書長。不過,丈夫在政界青雲直上,難免忽略了家庭,這讓約翰娜非常寂寞。于是,她在朋友的鼓勵下開始了寫作。

當海蒂嫁給彼得,阿爾卑斯山的少女長大了

約翰娜•斯比麗

咦,為什麼歐洲那麼多家庭婦女,隻有約翰娜修煉成了作家,還寫出了世界級的名著《海蒂》呢?

那是因為,約翰娜的出身也非凡啊!她的爸爸是醫生,媽媽是詩人。她的出身與克拉拉應該差不多,都是大富大貴之家。是以,約翰娜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童年時,約翰娜曾經在阿爾卑斯山一帶的農村度過假,後來,她的很多作品的背景均取材于此。據說,《海蒂》的就來自約翰娜童年的經曆,她隻花了四個禮拜就完成了這部小說。

是以說,克拉拉身上應該有着作者更多的影子,《海蒂》是成年後的克拉拉以童年夥伴為原型寫的一部小說。在小說的最後,克拉拉、海蒂與彼得成為了朋友,和諧的享受着阿爾卑斯山柔和的風。

然而,如果海蒂長大了會怎麼樣?她會不會為自己的貧窮而痛苦,會不會羨慕有人一生下來就擁有了太多太多?

當海蒂嫁給彼得,阿爾卑斯山的少女長大了

30年後,約翰娜的《海蒂》被查爾斯·特裡敦翻譯到了美國,很快大火,并在1937年被拍成了電影,主演就是當時家喻戶曉的童星秀蘭·鄧波兒。

美國孩子們喜歡這本書,他們紛紛給查爾斯·特裡敦寫信,詢問海蒂之後的故事。然而,約翰娜已經在1901年就去世了。于是,特裡敦親自動手,為這部小說寫了續集,《海蒂長大了》和《海蒂的孩子們》。海蒂在續書中獲得了事業和愛情的雙豐收。

在《海蒂長大了》裡,海蒂長成了大姑娘,并成為阿爾卑斯山的國小老師。她改革了教育制度,用愛來,而是不體罰來教育孩子。而在《海蒂的孩子們》中,海蒂結了婚。她的夫妻大家都認識,那就是牧羊人彼得。

當海蒂嫁給彼得,阿爾卑斯山的少女長大了

天啊,得知海蒂嫁給了彼得,我總有種巧姐嫁給了闆兒,艾絲美拉達嫁給加西莫多的感覺。

不過,那又怎麼樣?這對青梅竹馬的戀人,一定能在阿爾卑斯山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