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過九旬的錢運達把關4K版《天書奇譚》,其實修複比重拍還辛苦

作者:Beiqing.com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後簡稱上美影)在2011年曾修複過經典卡通片《大鬧天宮》(1961年),這次修複過程令上美影意識到“經典永遠不會過時”。上美影随後在2018年重新開機了傳奇卡通片《天書奇譚》(1983年)修複項目工作。2021年11月5日,《天書奇譚》4k修複版将在國内上映。對于已經習慣了現代卡通片絢麗斑斓、強調視覺特效的觀衆們來說,是否能适應上世紀八十年代傳統卡通片美學風格和叙事手法,也是一門考驗,這波“情懷殺”能否在市場上掀起風浪也讓人期待。

年過九旬的錢運達把關4K版《天書奇譚》,其實修複比重拍還辛苦

《天書奇譚》4k修複版海報。

經典動畫長片這麼多,為什麼一定要選《天書奇譚》來進行修複,上美影廠長速達告訴新京報記者:“《大鬧天宮》的修複給了我們很多信心,經典沒有那麼多。《天書奇譚》意義重大,在動畫影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比起過去的動畫有重大的突破,它對娛樂性的追求,幕後制作的大師雲集,都奠定了它作為經典的基礎。”

老片修複不是消費經典

是去大銀幕感受新體驗

《天書奇譚》從1980年開始制作,僅是動畫形象就用了一年多時間設計,一直到1983年10月才正式完成,整個制作過程接近4年。“它的制作過程比較坎坷,但也是最與衆不同的一部。在它之前的動畫更強調藝術表現形式和教育功能,《天書奇譚》讓創作者們有機會去創造娛樂性的、有趣的動畫,可以放開手腳去創造劇作和美術設計,動畫師們越來越覺得有趣是動畫的靈魂,當然,當時也有特别好的創作環境,不像當今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做動畫那麼複雜,創作也不會受商業成分的影響,這是他們很幸福的地方。”上美影廠長速達表示,《天書奇譚》凝結了早期動畫電影人的智慧結晶,從專業角度來說,這是值得一代又一代人學習的動畫範本:“重新修複、重新上映、重新讓觀衆去電影院緻敬,重映的過程提供一個機會,讓現在的觀衆專心地去看看前輩們是如何創作的,也有機會挖掘創作背後的故事。當代的很多動畫缺少思想深度和審美高度,我們可以重新去了解經典是什麼樣的。”

年過九旬的錢運達把關4K版《天書奇譚》,其實修複比重拍還辛苦

《天書奇譚》4k修複版劇照。

從理論上來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上美影很多經典卡通片都沒有純粹意義上做全國的正式公映,是以,這次修複版《天書奇譚》的上映,也可以視為對過去動畫手藝的一次重要緻敬。在11月2日舉行的首映禮上,電影放映完畢後觀衆的掌聲經久不息,人們其實從來沒有忘記過經典,即使它是一部很多年前的老片。速達說,這部電影傳達了很多珍貴的動畫精神,“以導演錢運達老師的履曆來說,他對自己要求極高,就像他的作品從來沒有重樣。比如《草原英雄小姐妹》、《邋遢大王奇遇記》、《金色海螺》、《天書奇譚》,每一部作品都非常不一樣,有二維動畫的、有剪紙片的、有民間的、有裝飾性的,他追求的是超越别人,更是超越自己,每做一部電影都要有進步,都要和過去的自己不一樣,這也是真正的動畫精神提倡的,不模仿别人,不重複自己。”

對于《天書奇譚》結局,也一直存在着讨論和猜想,有觀衆表示這部電影似乎沒有拍完,至今都有評論在求動畫結局。對此,速達表示當時并沒有分上下部拍攝的情況,《天書奇譚》就是一個完整的影片,隻不過結局是開放式的。從目前市場的預期來看,雖然《天書奇譚》有超高的美譽度和觀衆緣,但面對現在的市場環境,該片能否憑借過硬的品質和好口碑殺出一條“血路”、跑出高于預期的票房,還是非常值得大家期待的。

年過九旬的錢運達把關4K版《天書奇譚》,其實修複比重拍還辛苦

《天書奇譚》4k修複版修複特輯截圖。

既然是老片重映,當然會有人質疑修複版是不是重新“炒冷飯”的産物,是不是為了消費經典。面對這種質疑,速達直言不諱,追求經濟利益和票房絕對不是做修複版的目的:“我了解大家有這樣的聲音。因為過去,我們确實沒有制作大量的新片,也很了解大家想看到新作品的心情。未來我們也會有十餘部電影陸續推出,不管是電影還是網絡的,但要明白的是,動畫電影不是想有就有,四五年的制作時間是起碼的,它有它的創作規律。”她表示:“我們很了解大家的期待,炒冷飯的說法我們也能接受,至少說明我們有冷飯可炒啊!冷飯炒好了也會是很好吃的蛋炒飯。再說,這份飯是值得去炒的。經典修複也是種新的創作,這能帶給銀幕和觀衆新的體驗,我們絕不是完全照搬過往再次賣票,而是再次進行深度創作。”

修複版在電影院能展示更多細節

在手機上體驗差

某種意義上來說,修複《天書奇譚》的過程更多是“和時間賽跑”,不僅要搶救以往珍貴的膠片,還希望讓曾經為之揮灑熱血的主創們能夠在大銀幕看到舊作的新生。但三十多年過去,在《天書奇譚》電影海報中的12位主創,已有6位離開人世,導演錢運達如今也已年過九旬。

由于早期技術條件的限制,上美影大部分影片的存儲媒體都是膠片,随着時間流逝,膠片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害,速達表示,這些年一直在集中進行大規模的影片“膠轉數”工作,首先對原膠片進行整理,通過超音波水洗進行清潔,再掃描至硬碟;然後進入顔色校正、逐幀修複、聲音掃描及修複階段;最後進行聲畫合成,由上美影、上海電影技術廠完成基礎修複工作,本次的修複是全方位的。據悉,在基礎修複後,《天書奇譚》的4k修複工作由中國移動咪咕公司進行,修複團隊遵照“修舊如舊”、“原汁原味”原則,對影片進行去噪、去劃痕、色彩增強、超分等處理,經過不斷測試、反複調優,在提升電影清晰度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了電影原始動畫的筆觸和噪點。另外,修複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是手動去除髒點、劃痕、抖動、閃爍等,而這些都需要非常有經驗的從業人員來操作。

年過九旬的錢運達把關4K版《天書奇譚》,其實修複比重拍還辛苦

技術人員正在對《天書奇譚》原片膠片進行初步檢查和清理。

在速達看來,最大的挑戰在于對音軌内容的分軌及補全。原始素材上所有的配音、音效、樂隊的錄音,全都并在了一軌上,并且原聲還有缺損的部分。修複師采用現代分離技術,将單聲道母帶中的對白、音樂和音效剝離,力求還原影片的聲音效果。“對有些音樂缺失上面,我們在譜曲老師那裡借來了曲譜,但發現裡面也少了幾頁,是以找了年輕的作曲家根據電影再進行恢複,重新配了一遍。這樣既還原了1983年原始公映版裡上海電影譯制片廠老一輩配音藝術家的經典配音,又滿足了當代觀衆的聽覺習慣,修複電影首次有這個過程,非常艱難。”在此過程中,修複師需要沿着原始素材軌迹,遵循膠片原有的特殊音色,做到不幹擾觀衆對于聲音畫面的情感與年代記憶;修複師采用80年代模拟和聲器,使配樂音色與原版趨于一緻,成功分離至環繞聲後的聲音素材通過效果器展開,使聲場聲效最終達到符合現代影院觀看的5.1聲道效果。

多數人認為,現在要修複一部老電影,其實要比重新拍一部電影還要勞心勞力,雖然說投入的金額沒有新拍一部電影多,但在精力上仍需要極大投入。至于觀衆之前習慣于在手機或是電視上看這些動畫,放在巨幕和寬銀幕上會不會失去以往的觀感?速達果斷地回答:“這絕對不會,我們的掃描原底片是從國家的片庫裡調出來的,然後再修複,修複後的效果肯定會比原來的要好很多,新片在色彩和畫質上都有進步,是以會給觀衆一種新的感覺。為什麼要去電影院看,是因為你會看到動畫的更多細節,這些在電腦、手機上是體驗不到的。”

【專訪上美影廠廠長速達】

希望傳承的不僅是經典,還有修複這門手藝

新京報:除了情懷,為什麼觀衆會去電影院看一部修複的老卡通片?

速達:去電影院絕不單單是為情懷買單,從本身上來說,電影院的觀影感受肯定是最好的,你會發現很多在小熒屏上看不到的細節,比如角色的表情、動态,背景層次,聲音的具體方位。清晰度高,震撼感高,你和畫面的連接配接度就更緊,進而能變得很沉浸,也能被它真正震撼到。

年過九旬的錢運達把關4K版《天書奇譚》,其實修複比重拍還辛苦

《天書奇譚》導演錢運達與上美影廠長速達。

新京報:在修複過程中遇到的最大難點是什麼?

速達:應該是修複前後視聽的平衡感,如何讓觀衆在電影院體驗到當今科技的視聽效果,又要讓電影保持年代感,對其進行情感記憶的再現,這個度很難把握。比如我們要适應現今電影院的放映,就需要加一些東西,比如80年代流行的是電子琴、電音的合成,現在不太流行了,如何去還原當初的特點,也要和現在做一個平衡。

新京報:需要達到什麼修複标準?

速達:修複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幀畫面都需要不斷看、不斷改,不斷調整,每經過一個階段的後期,我們也會把作品給錢導看,畢竟他是導演,他的認可是最大的标準,比如哪些地方不合格,色彩、聲音等方面有缺失的話,這些都需要他來把關。尤其錢導是個要求很高的導演。好在這次他看後非常滿意,也認同修複的效果,他笑着說畫面色彩的層次都出來了,經過修複的電影就如新片一樣。

年過九旬的錢運達把關4K版《天書奇譚》,其實修複比重拍還辛苦

新京報:修複過程中如何與修複師互動?這批修複師是如何分工的?

速達:基礎的修複我們都有技術總監去把控,他們會随時将作品給導演或是相關的技術負責人去看。在基礎修複上,會由很多年紀大的修複師來做,因為他們很熟悉膠片,懂得如何清洗、掃描、剪接,而相對于沒有這些經驗的年輕人來說,他們一般會負責後期電腦修複,這是兩段式的、兩批人的工程,需要不同的人去做。

新京報:這幾年修複了很多影片,有關部門對修複有哪些支援?修複人才現在是否稀缺?

速達:大概八九年前,國家就投入資金支援影片修複,因為時間過去太久,膠片儲存期很短,儲存條件也很苛刻,這些影像都需要獲得更新。但确實,現在看來膠片更像是在兩代人的交替中完成的數字化,處理膠片需要有經驗的老前輩來做,而年輕人更适應于網絡時代,我們也希望年輕人能把手藝繼承下來。

新京報:如何評價現在國産動畫的修複水準,是否已經成熟?

速達:應該算是比較成熟的了,但是不是世界頂尖還很難講。十幾年前,修複《大鬧天宮》的時候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要将畫面變成寬銀幕,就需要給原來的畫面進行添加,左右需要加畫面背景,人物需要重新構圖。另外,那時候還需要将其3d化,我們也同一些國際技術公司進行合作。但我們修複《天書奇譚》,沒有加入3d,主要做的就是畫面與聲音的修複,這次比《大鬧天宮》在聲音修複的技術上更進了一步,越探索也是越有經驗的。畢竟,電影行業是伴随着技術發展進步,修複也在逐漸進步。

年過九旬的錢運達把關4K版《天書奇譚》,其實修複比重拍還辛苦

新京報:上美影未來還有哪些電影修複計劃?

速達:十四五期間,我們的重點創作大概有十幾部,其中有新片有老片,至于修複這一塊,其實我們這些年一直在緻力于藝術短片、系列片的全面修複,動畫長片也會逐漸進行,比如還有一部著名的動畫長片《哪吒鬧海》(1979年),也需要根據市場的需要和反應再進行推進,大機率也會得到修複還原。另外,很多觀衆想看的經典動畫,比如短片在視訊網站上大概都有,不過很多動畫在色彩、清晰度等方面有提高的潛力,我們都會一一進行修複,完成後會再次在網絡上全面上線。

新京報資深記者 周慧曉婉 片方供圖

資深編輯 黃嘉齡 校對 翟永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