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十大名茶中,以受歡迎程度而言,鐵觀音絕對能位居前列。現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種類的鐵觀音,那麼它們都有什麼差別呢?
為了迎合消費者的視覺和味覺,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比較鮮綠的鐵觀音是有别于傳統鐵觀音的。無論從外形還是内質上來看,兩者都有所差別。

傳統制法的鐵觀音在外形上顆粒呈半條索狀,較為彎曲緊結(如“蜻蜓頭”),梗皮紅褐,色澤烏黑發亮,紅點明顯。
香氣濃郁,觀音韻明顯,帶有蘭花香;口感醇厚,回甘持久,湯色呈橙黃色;葉底色澤墨綠,葉面往往為綠葉紅鑲邊。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鐵觀音的外形圓結重實,梗皮紅或青;色澤鮮綠,砂綠明顯;香氣清香高長,分為蘭花香、糖果香、水蜜桃香及桂花香等。
觀音韻分香韻型(其中又分濃香型和清香型)、酸韻型(又分熟酸型和青酸型)、綜合型(香酸具備)等。
茶湯的滋味比傳統的鐵觀音更注重鮮爽甘鮮。湯色追求金黃色或黃中顯綠。葉底色澤鮮綠,比較均勻,無綠葉紅鑲邊。
造成兩者在外形和内質上有諸多不同的原因就在于,目前流行的鐵觀音的制作工藝在傳統制法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改動。
傳統的工藝搖青重,炒青時溫度、包揉力度适中,容易形成綠葉紅鑲邊;發酵較重,是以口味醇厚,香氣濃郁。
現在,機械化程度提高,炒青時溫度升高,使紅邊掉落或磨損,泡出的茶湯就不會偏紅;另外,在發酵上,為了迎合市場口味,使茶葉保持更加鮮綠和清爽的口味,發酵的程度也較輕。
其實,目前市場上兩種類型的茶葉都有,但是傳統制法的鐵觀音還是比較少。
兩種工藝制作的鐵觀音并沒有孰優孰劣之分,消費者購買時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和喜好進行選擇。
鐵觀音可以分為清香型和濃香型兩種,兩者的差別主要是在制作工藝上。
清香型鐵觀音就是毛茶去梗、去雜物以後的半成品茶。
濃香型鐵觀音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成品茶,即精茶。不過,我們平常喝的一般都是清香型的鐵觀音。
清香型鐵觀音的初制工藝流程為:采摘——曬青——涼青——搖青——殺青——揉撚——包揉——烘幹——毛茶。
濃香型鐵觀音的制作工藝流程為:毛茶——驗收——歸堆——投放——篩分——分選——揀剔——号茶拼配——勻堆——輕火烘幹——包裝成品茶。
在購買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外形和内質兩個方面來鑒别清香型和濃香型鐵觀音。
清香型鐵觀音的條索肥壯,重實圓結;色澤翠綠潤澤,砂綠明顯,顆粒勻整潔淨;茶湯高香持久,滋味鮮醇高爽,觀音韻明顯;湯色金黃,清澈明亮,葉底肥厚,軟亮勻整,有餘香。
濃香型鐵觀音的色澤在翠綠的基礎上更顯烏潤,茶湯香氣更為濃郁,滋味醇厚,鮮爽回甘。
其實不管是哪種鐵觀音,隻要原料、制作工藝沒有問題,品質、口感都不會太差。
我們如果想要選購鐵觀音,最簡單的辦法還是去茶店裡親自泡一杯,喝一喝,選擇最符合自己口味的那一款。
綠葉鑲紅邊,七泡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