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訊加載中...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記者 湛軍 佘繼強 李婷 龔豔 石煜)嶽陽樓區“郭亮社群”因我黨早期無産階級革命家、著名勞工運動領袖郭亮而得名,多年來,郭亮烈士抛頭顱灑熱血的故事在這裡口口相傳,也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社群居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鬥不息。
位于洞庭湖畔的郭亮社群,紅色文化氣息濃郁,到處都可以看到關于郭亮烈士的事迹介紹,展覽館、文化牆、陳列室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參觀者。
記者:他曾經寫下過這樣一首詩“湘水蕩蕩不盡流,多少血淚多少仇?雪恥需傾洞庭水,愛國豈能怕挂頭!
這是15歲的郭亮看見敵人殘忍殺害革命黨人後,滿懷悲憤寫下的詩句。也就是從那時起,革命種子在少年郭亮的心中生根發芽。
1920年,郭亮考入湖南第一師範後,在毛澤東影響下,加入新民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會。
1921年冬,經毛澤東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成為湖南最早的中共黨員之一。
1922年5月,中共湘區執委會成立。郭亮來到嶽州車站開展鐵路勞工運動,建立粵漢鐵路嶽州勞工俱樂部。9月,為抗議鐵路當局虐待勞工,他帶頭卧軌,發動了震撼全國的粵漢鐵路大罷工。
1927年5月,郭亮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8月,郭亮參加了南昌起義,1928年1月任中共湘鄂贛邊特委書記,進駐嶽陽組織開展工農運動。
來嶽後,郭亮租住在翰林街羅家閣樓裡,并化名“李材”,在街河口和蓬長街分别開了一家“李記煤棧”和一個飯鋪,作為特委機關聯絡點和地下秘密交通站。
講解員 楊小宇:郭亮在嶽陽這兩處地方召集勞工兄弟,開展學習和演講活動。他租住房屋房頂的瓦片是可以活動的,如果敵人來搜查,友善随時進出,相當于提着腦袋幹革命。
在郭亮的努力之下,湘鄂贛三省邊界的黨組織很快得以恢複,就在革命形勢剛剛向好之時,1928年3月27日,由于叛徒告密,郭亮被捕。
燦英吾愛:亮東奔西走,無家無國。我事畢矣,望善撫吾兒,以繼餘志!”
1928年3月29日,年僅27歲的郭亮留下這封遺書後被殺害于長沙司門口。郭亮犧牲後,毛澤東稱他為“有名的勞工運動組織者”。
洞庭揚波,蒼松不老。郭亮犧牲後的90多年裡,嶽陽人民追尋英雄足迹,秉承先烈遺志,傳承紅色基因,不斷提高居民幸福指數。在這裡,有老幹部等組成的“五老志願者”和諧宣講團隊,堅持不懈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有文藝骨幹組成的“夕藝春”藝術志願者團隊,用自創的《頌郭亮》傳揚英雄事迹,傳播紅色文化。
《頌郭亮》創作者 任繼煌:他很有名的一句話就是革命何須怕挂頭!我們作為郭亮社群的人,就是要繼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
嶽陽樓區郭亮社群書記 楊小宇:我們要把郭亮精神拓展到黨風、民風、 家風建設中, 着力把我們社群打造成黨風正、民風純、 家風好的溫馨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