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六枝特區政務服務中心嚴格按照“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總體要求,不斷提高政府效能,激發市場活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通過創新服務模式,不斷提升服務質效及綜合競争力,切實做到服務“零距離”、質效“百分百”,為全區經濟高品質發展創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
據介紹,近年來,六枝特區政務服務中心會同各進駐視窗機關開展“自我革命”,以破釜沉舟的決心開啟系列“瘦身”運動,按照“資料多跑路、群衆少跑腿”的目标,大力推進“一門服務”“一網通辦”“一窗通辦”、完善網廳辦事指南、延伸服務“鍊條”等,解決長期以來企業群衆辦事“滿城跑”“多頭跑”“來回跑”的問題,逐漸實作“進一扇門、辦全部事”。
目前,六枝特區政務服務中心已進駐38家機關,進駐政務大廳行政審批服務事項488項,公共服務事項237項。利用網上辦事大廳服務站點公布區級3653項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資訊,六類依申請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截止目前,已完成2566566份電子證照入庫,入庫種類158個。
六枝特區政務服務中心按照“前台綜合受理、背景分類審批、綜合視窗出件”模式推行“一窗式”改革,将稅務、市場監管、自然資源、公積金、民政視窗設定部門綜合服務視窗,實行部門内“無差别”綜合受理。目前,已将13家機關整合為1個綜合服務視窗。此外,還設定企業開辦、衛生健康、不動産登記、工程建設項目跨機關“一窗”分類受理。截至目前,實作“一窗”分類受理事項531項,受理占比83.4%。
企業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如何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六枝特區政務服務中心深化定制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定制企業政務服務清單,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許可輔導、許可磋商、審批代辦等服務,着力破解涉企服務辦理慢的難題,減少企業辦事流程。
企業辦事群衆鄭鴻本以為要去市場監管、醫保等7個部門分别交資料,咨詢從業人員後發現隻需要到政務大廳企業開辦視窗送出一套材料,就可以辦理了,不僅友善,而且辦證周期大幅縮短,對此他感到十分滿意。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按照“引得進、落得下、穩得住”的工作目标,六枝特區政務服務中心牢固樹立“優化營商環境人人有責”意識,出新招、打實拳,架設政企連心橋。先後與浙江省甯波市慈溪市、紹興市上虞區、溫州市鹿城區、台州市臨海市,雲南省曲靖市馬龍區簽訂“跨省通辦”協定,梳理事項清單177項。通過建立“跨省通辦”合作機制,搭建“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橋梁,聚焦企業群衆關切,消除兩地人員往來、經濟要素流通的障礙,為身處兩地申請人提供辦事服務,讓兩地企業和群衆“進一扇門、辦兩地事”,降低異地企業和群衆辦事成本。
同時,六枝特區政務服務中心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多舉措持續推進政務服務高品質發展,持續破解群衆“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探索推行“陪同+代辦”“延時+綠色通道”等便民服務模式,将業務辦理地點延伸到企業與群衆家中,精簡辦事流程、壓縮辦事時間、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态度,讓企業和群衆“最多跑一次”,一站式、便捷式,解決群衆煩心事,不斷提升群衆幸福感、滿意度。
六枝特區政務服務中心公積金中心首席代表張文藝說:“今年以來,公積金與市場監管部門關聯企業開辦‘一窗通辦當天辦結’服務,在企業開辦中的公積金繳存登記服務上實作‘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和降成本’,大幅提升服務效能。”
為進一步提高視窗服務品質,提高辦事效率,六枝特區政務服務中心要求視窗從業人員嚴格落實首問責任、限時辦結和責任追究“三項制度”,讓群衆進行“線上+線下”評價,形成評價、回報、整改、監督全流程銜接,定期公布考評結果,系好服務品質的“第一粒扣子”。通過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讓企業、群衆來評價政務服務,倒逼政務服務提質增效,促使視窗服務人員處于飽滿熱情的工作狀态,勇于擔當作為,為持續優化六枝特區營商環境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六枝政務服務中心市場監管局視窗首席代表王豔祥稱:“2021年以來,視窗新登記市場主體796戶,為市場主體節約27.86萬元。累計開展延時服務135次。下一步,我們将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六枝特區政務服務中心将深入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按照“成熟一項劃轉一項”和“應劃盡劃”的原則,做好行政許可權力劃轉等工作;進一步推進“一窗改革”工作。在政務大廳推廣“前台綜合受理、背景分類審批、統一視窗出件”的“綜合視窗”服務模式;實作權責事項“顆粒化”管理。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事項梳理和流程再造工作;進一步豐富完善六枝特區“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事項清單;持續加大簡政放權力度;加快推進線上“一網通辦”和線下“隻進一扇門”。
巢暖引鳳栖,揚帆風正足。六枝特區政務服務中心将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統一思想、改進作風、積極作為,在企業群衆辦事流程上做“減法”,在優化服務上做“加法”,營造更加寬松的營商環境,打響政務服務的六枝品牌,促進六枝特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作者:張青龍 胡興文
總值班:蒙光昌
值班主任:彭忠林
編輯:高永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