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文娟,我年輕時的偶像

作者:新民網

我曾追慕過一個演員,她是越劇電影《紅樓夢》裡飾演林黛玉的王文娟。

王文娟,我年輕時的偶像

那時我讀中學,家道淪落,少年飽嘗愁滋味的困頓,使自己過于早熟,内心的感情世界竟出奇地豐富。就在那時,我們附近的小鎮上放起了電影《紅樓夢》,林黛玉低眉沉吟的柔弱女子形象,在我的心中産生了深深的共鳴。那一颦一笑,一擡眉一嗔怨,片片傷情薄命花的神态,給了我永遠難忘的印象,尤其是那葬花時荷鋤長歎憤世嫉俗的唱段,曾深沉地震憾了我的心靈。我喜歡黛玉的神态,喜歡她的憂郁,喜歡她的自卑,喜歡她的步履,喜歡她的低調,特别喜歡她那清風傲骨美豔絕倫的典雅仕女形象。

記得我曾寫了篇作文:《念悲痛心醉神弦淚盈眶,恨西風無情摧毀玉芙蓉》,我的老師在文後寫了好幾頁評語,還在眉批上寫了八個字:“一紙缱绻,滿章才情。”殊不知我心目中是慕戀上“林黛玉”了。在我的潛意識裡,我追慕的其實不是文學作品中虛構中的林黛玉,嚴格說是飾演林黛玉的王文娟,她的林黛玉演得太好了,或者說她把林黛玉這個人演活了。其實也說不清我到底是喜歡林黛玉還是喜歡扮演林黛玉的王文娟,反正從那以後我就到處搜集王文娟的照片,從她飾演的《追魚》到有關她的一切越劇劇照,以及她的每一種身姿,每一種美麗,每一個風情萬種的眉眼,都珍藏在我的一本精美的畫冊裡,那是一個懵懂少年帶隐私性質的畫冊,伴随我走過了少年和青年時代,她那動情的秀眸,玉雕一般的臉型和身段,柔懷滿腹的心思,無時無刻不叫我神馳。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的書包裡總是揣着王文娟的玉照,像藏着系命的珍寶一樣,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會一個人在床頭把照片取出來,細細地品味她的神情。那時還沒有“追星”一詞,是以我叫它“追慕”。我把一本珍藏王文娟照片的畫冊取名為《隽影拾欣》,它至今還空蕩蕩地躺在我書櫥的一個旮旯裡。對我來說那是一次災難性的記憶:

那年我十八歲,到一所鄉鎮中學任教,我的學生都與我年齡相仿,他們常到我的屋裡聊天,一個已畢業的學生在我的屋裡宿了一夜,次晨醒來,我去小街買煙,回來後見那人已不辭而别,我立即意識到可能會出現問題,第一個反應是撲向櫃裡查找我珍藏的王文娟畫冊,隻見滿眼狼籍,我喜歡的玉照全都被撕走了,我傷心得捶胸頓足,須知那可是我内心世界裡最隐私最精粹最純美的感情結晶呀!打那以後我才發現,我的内心世界并不是那麼糟糕,因為我了解到那個偷走我照片的學生也是個王文娟迷,也還有許許多多年青人和我一樣,在暗地裡喜歡着王文娟的劇照!這也許就是那個時代年青人的共同特點:喜歡含蓄,不喜歡張揚,喜愛文靜,不愛浪蕩;接受謙卑,不接受狂妄,愛慕才情,不事虛張……而這些在王文娟飾演的林黛玉身上都正好得到了淋漓盡緻地展現。

其實,少年最大的單純和愚癡就是“追星”。試想我當年不過是一個十五六歲的窮學生,而王文娟至少也有二三十歲了吧?這種孩子慕戀大人的荒唐情結,當年要叫王文娟知道了,可能要笑得前仰後合吧?愛慕崇仰是一條魔力鋪成的小路,你走上去時鬼迷心竅,紅光滿目,走出來時已狼狽不堪。我就有過這經曆,後來我到新聞機關工作,還借出差機會跑到上海越劇院,我是想借着“采訪”的名義親眼目睹一下王文娟的芳容,與她面對面接觸和交談,那樣我的追星就有一個正大光明的釋詞了。雖然沒有碰到王文娟,但在2005年,我所在的機關安徽衛視還請王文娟做了一檔節目,我是編導之一,當時她已經八十歲了,依然精神矍铄,風釆翩翩,思路清晰,狀态從容,隻可惜夾帶滬語,有點兒難懂。

一轉眼很多年過去了,聽到王文娟仙逝的消息,不免痛心而百感交集。想到人這一輩子,不管多麼功成名或譽滿天下,終歸要與這世界揮手告别,而像王文娟這樣能把藝術形象深深地紮根于幾代人的心底,并非人皆可為,所謂路上行人口似碑,這當是最難得的榮譽了。王文娟的藝術形象是永存的!

雖沒有單獨拜會過王文娟,倒是碰上了另一個人,她從王文娟的家鄉向我走來,一直走到我居住的城市,也如年輕時“王文娟”一樣在我想象的空間中低眉一笑,于是我緊緊跟上她……我在幻想中一直等到屬于我自己另一個“王文娟”到來。等到夢想成真,追慕和理想,一切複歸于平靜……(劉湘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