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寫了一篇介紹四鰓鲈魚的文章,晚上一看居然被推薦了很多次,評論也很多,有很多人說這個叫虎頭鲨,叫木奶奶等等,我們那裡很多,我也在評論裡回複了大家不少的疑問,但是好像沒什麼效果,今天開一個科普貼,給大家看看四鰓鲈魚和塘鳢的差別。昨日的文章連結“天下奇珍四鰓鲈魚,英國女王求一魚而不得”。
四鰓鲈魚即松江鲈魚,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 Heckel),頭扁平,向後漸側扁。頭部有棱無棘,前鰓蓋骨有4棘,上棘最大,上彎。背鳍連續,有一深凹。口大,上颌略長。颌骨、犁骨及腭骨均具絨毛狀齒群。胸鳍下部鳍條不分支。腹鳍Ⅰ-4。鰓膜上有兩橙色斜紋,酷似2片鰓葉,故有“四鰓鲈”之稱。為近岸淺海魚類,一般在與海相通的淡水河川區域生長育肥,性成熟後,降河入海産卵,幼魚回到淡水河川中生活。黃、渤海和東海均有分布,為名貴的食用魚類。
中文裡共有四種魚類都可以被稱為鲈魚,分别是:海鲈魚,學名日本真鲈,分布于近海,及河口海水淡水交彙處。松江鲈魚,也稱四鰓鲈魚,屬于降海洄遊魚類,最為著名。大口黑鲈,也稱加州鲈魚,從美國引進的新品種。河鲈,也稱赤鲈、五道黑,原産新疆北部地區。
大家請注意,四鰓鲈魚是洄遊性魚類,生活在近海和與海水相連的河道裡,是以湖北,新疆,湖南的說你們那很多,你們看到的是塘鳢,不是四鰓鲈魚,你們那裡沒有可以到大海的河道。
塘鳢,魚科魚類約有16屬30種。分布于沿海及各大江河的中下遊。 常見的屬有烏塘鳢魚屬、 塘鳢魚屬、沙塘鳢魚屬、鋸塘鳢魚屬、美塘鳢魚屬、鲈塘鳢魚屬等。塘鳢科魚類為小型食用魚類,有些種類肉細嫩,鮮美,如中華烏塘鳢魚産于南海及台灣海峽,營養價值高,是名貴的滋補品。尖頭塘鳢魚産于中國閩江、珠江及台灣。沙塘鳢魚産于中國長江、珠江、錢塘江、閩江及台灣到東北等地。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這是兩個不同種屬的動物,怎麼區分這兩種魚,看下面。
四腮鲈魚,鑒别要點我用箭頭和數字标出

塘鳢,鑒别要點我用箭頭和數字标出
1.尾柄粗細。這兩張圖上的魚正好差不多大,很容易看出四腮鲈尾柄比沙塘鳢細得多
2.花紋。沙塘鳢的花紋上半部分互相分開,在腹部互相連接配接,四腮鲈的花紋則是完全分開,而且每一條都比沙塘鳢的花紋細
3.頭部。沙塘鳢的頭部很平滑,四腮鲈頭部棱角比較多,另外成熟期的四腮鲈鰓部是橘黃色的,而且你可以看頭部花紋,也算是一個鑒别依據。
最後一個就是,看身體比例。如上圖,兩段長度分别表示吻尖到背鳍起點的水準距離,和吻尖到尾鳍起點的水準距離。四腮鲈的吻尖-尾鳍起點距離為吻尖-背鳍起點距離的兩倍或者更多,沙塘鳢則小于兩倍。
四鰓鲈魚近照
我們國家物産豐富,有很多東西相近,但完全是不同的物種,就如和樂蟹一樣,離開了海南和樂鎮的大洩湖,那就不能叫做和樂蟹,品質也差很多,何況是不同的物種?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讓大家看看真的四鰓鲈魚,古人誠不欺我。
喜歡就訂閱吧!點選标題下方的【美景美食】訂閱,以後随時可以找到我;
喜歡就分享吧,點選下方【微信】【朋友圈】發送,把快樂帶給更多的人!
看完你笑了麼?點選下方【愛心】告訴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