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一點禅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立冬就這樣在無聲無息中來臨了。盡人皆知,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它的到來意味着冷空氣活動頻繁、氣溫逐漸下降。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僅要鍛煉身體增強體質,還要适當地增加衣物保暖。尤其是女人,天生怕冷,又不得不頂着寒冷為家人操勞,為生計奔波,非常辛苦。女人要記得愛自己,隻有自己好了才能有精力去照顧家人,去實作自己的夢想。

同樣作為女人,初冬時我時常會做一些簡單的運動,比如慢跑、跳繩等。出門會多帶一件衣服,防止天氣變化。飲食上我會吃一些應季滋潤去燥的食材,比如蓮藕、梨子、西柚、山藥、鴨子等等。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是“3白羹”,營養豐富,價格不高,飽腹感強。早上給自己來一碗,胃舒服了,身體也暖和了。
“3白羹”的主要食材有銀耳、山藥、紅棗、山藥等,都是常見的食材,價格也不高。省下一次外賣的錢或者是少點一杯奶茶,我們可以吃幾次了。一起來看看具體是怎麼的,是不是真的那麼好。
食材準備:銀耳1/2顆、山藥10cm、幹紅棗3-5顆、枸杞少許、紅糖塊1個(可不加)、西米少許
①我們提前把銀耳泡入冷水中,大概1-2小時。記得銀耳的根部向上,讓肉部全部泡入水中。
Tips:泡銀耳用冷水,冷水的泡發率高,出膠多。如果用熱水或者是溫水,出膠率低,且銀耳吃起來粘黏,口感不佳。根部向上,這樣才能確定銀耳會泡發好。
②銀耳泡發好後,加入1勺面粉進去。揉搓一會兒,這樣才能把銀耳裡面縫隙的雜質都洗幹淨。同樣道理,用冷的淘米水泡銀耳也可以。
③搓洗幹淨的銀耳,去掉蒂部,然後撕成小塊,越小越好。銀耳出膠是從銀耳的邊緣出的,是以撕得越小,出膠的面積就越大。
④我們把撕碎的銀耳倒入電炖鍋中,記得看電炖鍋大小放銀耳,防止食材太多溢出來了。
⑤電炖鍋中加水,水量要低于電炖鍋最大容積,因為後面還要加食材。蓋好蓋子,按下銀耳鍵開始工作。
⑥待電炖鍋中水開後,加入西米,攪拌一下繼續煮。
⑦待電炖鍋中銀耳煮得有點透明後,倒入山藥煮。山藥提前戴一次性手套削掉皮,搓洗幹淨後泡入水中。水中倒入一點白醋,防止山藥氧化發黑。待時間到時,把山藥再次搓洗一下。
⑧銀耳煮出膠後,把紅棗和枸杞加面粉搓洗一下。紅棗去掉棗核,剪成小塊,倒入電炖鍋中。
⑨待紅棗和枸杞放進去焖煮3分鐘左右就可以盛出來了。喜歡吃甜的,加1塊紅糖攪拌一下就可以食用了。
①西米是比較難煮的,大家可以用焖燒杯提前把它焖一下。等到銀耳出膠後再把西米倒進去,這樣西米很快就煮熟透了。最後喝這碗羹的時候,能明顯地感覺到很滑,就像吃果凍似的。
②銀耳一定要用冷水泡發,不要用溫水或者是開水。冷水泡發的銀耳膨脹的大、出膠率高。如果大家需要快速的要銀耳,我們用冷水沒過銀耳,加入1勺白糖進去。白糖可以促進銀耳泡發,不影響它的口感。加入白糖後,蓋上蓋子,我們用力地搖晃一下,幾分鐘以後銀耳就泡發的很大了。
③銀耳怎麼挑選呢?
從我吃銀耳的經驗來看,我總結了以下幾點。以後跟着這幾點挑,一挑一個準。
我們到大超市,大超市的銀耳雖然是供貨商提供的,但是他們不敢拿硫磺等熏過的來賣。想要好一點的當然看價格了,價格高的品質就好。
我們在小一點的集市買銀耳,首先要聞一下有沒有異味。因為異味是老遠就能聞到的,聞到了就不用去看了。
沒有異味的銀耳,我們再看一下蒂部。蒂部相對緊實一點的,證明它成熟度高,經過再次加工的可能性小。
我們看銀耳的顔色,特别黃或者是特别白的都不要采購。
結語:大家覺得“3白羹”怎麼樣,做起來是不是很簡單?銀耳、西米、山藥都是很常見的食材,價格也不高。有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看,女人就要對自己好一點。我是寶媽私房七七八八,一個喜歡搗鼓飯菜的上班族。每天圍着竈台、鍋碗瓢盆和工作轉,累并快樂着。我會竭盡所能分享我家的三餐四季,給大家提供參考,也是記錄我逝去的青春,同時也期待與您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