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許昌建安區:為了美麗文明魯灣村,他們堅持了7年

法新融媒訊(文圖 /楊華 靳瑩瑩 王世豪)十月的魯灣村,格外清新,溫暖的陽光灑在筆直的水泥村道上,農戶家那白色的牆壁、紅色的房頂與街道兩旁翠綠的垂柳,構成了一幅優美的畫卷。漫步街道上,聽不到了雞鳴狗吠的雜亂之聲,隻見一條條街道被打掃的幹幹淨淨、冠以優美的名字,一排排下水道被改造的筆直、通暢,戶戶用上了水沖式廁所、通上了天然氣……這個小村莊正發生着嶄新的變化。

許昌建安區:為了美麗文明魯灣村,他們堅持了7年

許昌市建安區魯灣村位于艾莊鄉西北部,全村6個村民小組1081口人,是建安區、禹州市、長葛市的“三不管”地帶。7年前,該村是一個偏僻落後的小村。7年後,該村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确上司和艾莊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建成了美麗文明村,2020年被評為河南省衛生村、文明村。

文化是這個村的文明符号。村裡的老人告訴記者,魯灣村是銅器舞的發源地,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間的銅器舞,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實作了大發展,連續多次參加河南省民間藝術節鼓舞大賽、許昌市三國文化藝術節等文藝展演活動,截至2015年,銅器舞表演團隊達到200多人。魯灣銅器舞還被命名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曾經被中國文明網等媒體廣泛宣傳。

許昌建安區:為了美麗文明魯灣村,他們堅持了7年

文化興,文明動。魯灣村依托各類文藝表演、文明建立活動,不斷提升群衆文明素養。每年開展“好黨員” “好婆婆”“好媳婦”“好婆媳” “星級文明戶”“五美庭院”評選活動,2021年評選“好黨員”8名、“好媳婦”8名、“好婆媳”4戶、“好婆婆”8名、“五美庭院”20個、星級文明戶8戶。該村每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黨員、幹部、群衆齊上陣,義務開展衛生清掃活動,共同打造美麗文明魯灣村。為保持村内環境幹淨整潔,魯灣村率先在全鄉成立了村莊環境保護小組,建立了保潔機制。“3名專職保潔員清掃主街道,8名保潔員清掃公廁、遊園及小巷,村幹部及無職黨員負責日常監管和考核,農戶負責自家房前屋後垃圾打掃、清除,森源公司負責全村垃圾收集、清運,實作了進村不見泥、出門不見土。”魯灣村黨支部書記張宏奇說。

許昌建安區:為了美麗文明魯灣村,他們堅持了7年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為全面提升文明建設,2015年以來,魯灣村投資150多萬元,修建道路6公裡多,安裝健身器材26套,建設标準化廁所1座、标準化衛生室1個,整改荒園19處,打造遊園6個,栽植法國梧桐300多棵、果樹800多棵,打造高标準文化廣場1600平方米,自編自演廣場舞、健身操《唱支山歌給黨聽》《追風者》等節目20多個,銅器舞表演榮獲“河南省首屆民間藝術節鼓舞大賽金獎”“許昌市首屆民間文化藝術表演大賽一等獎”等10多項榮譽,今年以來開展廣場舞比賽、重大節日慶典、理論宣講等活動38次,建設農家書屋1個,收藏農業類、少兒類、文學類、政治類圖書近2000冊。該村還打造了幸福院,實施了“戶廁改造”“天然氣入村”等惠民工程,發動群衆對房前屋後、路旁坑邊進行了綠化,打造了小遊園、果園,安裝了路燈,修建了排水溝,命名了魯元大道、花鼓大街、銅铙路等道路名稱,繪制了文明牆。“路路增綠,處處有景,戶戶整潔,到街上轉轉,心情很舒暢啊!”騎着電動四輪車在村内轉悠的魯灣村73歲村民王宗漢高興地說。

在建設美麗文明魯灣村中,該村堅持黨建引領,設立服務發展崗、流動黨員崗、文明建設崗等8個“一編三定”工作崗位;建立“黨員微信群”“一戶一代表微信群”“村民代表微信群”,強化黨的上司下村民自治;堅持“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進行村務、政務公開;村民自發組建巾帼志願服務隊,幫助村裡開展環境保潔、疫情防控等志願服務活動;建立“一約五會”,即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賭禁毒會、孝善理事會,倡樹文明村風、淳樸民風。魯灣村76歲的村民王保河說道:“有了‘一約五會’,村裡鋪張浪費的少了,互相攀比的少了!”

時光荏苒,推窗見綠、出門見園、花草連片、綠樹成蔭、路暢景美,如今,這個如詩如畫的魯灣村成為建安區西部文明建設的一個亮點。

來源:法制與新聞 法新融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