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為何推行剃發令?乾隆說得透徹:必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一、剃發令的起因和意義何在?二、剃發令是清朝最野蠻的行為之一三、剃發令不僅摧殘了人民,更極大地破壞中國文化和阻礙科技進步

文|米君,優質原創作者、自由撰稿人

《孝經》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前段時間,綜藝節目《典籍裡的中國》把明末科學家宋應星設計為清朝的辮子發型,引起了網絡上很大的争議。而焦點就在于宋應星剃發了沒。那麼,曆史上的剃發令是怎麼樣的呢?

讓我們來看看下剃發令。

1644年,對神州大地來說,是極其悲痛和凄慘的一年。明朝崇祯皇帝上吊了,而清朝入關了。

但是對于平民來說,誰當皇帝是無所謂的,隻要能過上安穩日子,是以順治皇帝來了也不是壞事。隻不過有一件事,讓當時的漢人整體都憤怒了,那就是剃發令。滿族的發型與漢人迥異,男子把前顱頭發剃光,後腦頭發編成一條長辮垂下。你可以想象下有多難看。

清朝為何推行剃發令?乾隆說得透徹:必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一、剃發令的起因和意義何在?二、剃發令是清朝最野蠻的行為之一三、剃發令不僅摧殘了人民,更極大地破壞中國文化和阻礙科技進步

剃發令其實不是清朝發明的,而是在宋朝年間就存在的。其發明者還是清朝的老祖宗:活躍在12-13世紀的金朝人。金太宗就曾下過這樣的強硬指令:“禁民漢服,及削發不如式者,死!”金朝人的發型是留顱後發,中間頭頂的頭發剃掉,前額留頭發,梳成若幹小辮,這和清朝發型類似但又有不同。

清朝為何推行剃發令?乾隆說得透徹:必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一、剃發令的起因和意義何在?二、剃發令是清朝最野蠻的行為之一三、剃發令不僅摧殘了人民,更極大地破壞中國文化和阻礙科技進步

而在後金和清朝建立後,皇太極曾說:“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祥明,可垂久遠。至熙宗哈拉和完顔亮之世盡廢之,耽于酒色,盤樂無度,效漢人之陋習。”是以,皇太極非常堅定地要求在金國範圍内的漢人全部剃發。

而有漢族血統的乾隆帝也說:“北魏、遼、金、元凡必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後之子孫能以朕志為志者,必不惑于流言,于以綿國祚,承天佑,于萬斯年勿替引之。可不慎乎,可不戒乎。”意思就是:北魏、遼、金、元這些朝代全都是因為尊崇了漢文化才最終亡的國。可見,乾隆确實是個聰明人。

也就是說清朝曆代統治者都意識到,抵制漢化,才能保持本民族風俗,而繼續強盛。再加上為了磨滅漢族、苗族以及其他民族的民族精神,剃發無疑是最簡單的效忠清朝的方式。是以,皇太極、多爾衮、順治康熙都不遺餘力地推行剃發令。站在滿清統治的角度來看,這招确實非常有效。

有鑒于剃發令引起的反抗不止,清朝也不得不慎重,畢竟當時大部分的明朝人已經歸順了。但是,有一個明朝降官孫之獬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上書多爾衮:“陛下平定中原,萬事鼎新,而衣冠束發之制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之從陛下也!”

多爾衮覺得有道理,便強制推行了剃發令。滿清為了推廣剃發令,宣布”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清朝為何推行剃發令?乾隆說得透徹:必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一、剃發令的起因和意義何在?二、剃發令是清朝最野蠻的行為之一三、剃發令不僅摧殘了人民,更極大地破壞中國文化和阻礙科技進步

上圖:明朝發型-清朝發型-近代發型。懂審美的都知道,清朝的辮子确實太醜了。

剃發令對當時的漢人而言,心理上是難以承受的。“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自古就是如此,剃發是侮辱性極強的手段。剃發令的過程實在過于血腥,而且嚴重破壞了中華傳統服飾文化,這是一場浩劫。這也使得本來有心歸降的南方的抵抗層出不窮。

清朝為何推行剃發令?乾隆說得透徹:必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一、剃發令的起因和意義何在?二、剃發令是清朝最野蠻的行為之一三、剃發令不僅摧殘了人民,更極大地破壞中國文化和阻礙科技進步

反抗的過程中,留下了很多慘痛的故事,比如江陰八十一日和嘉定三屠。1645年夏天,江陰人為了抵抗剃發令和清兵對抗81天,清軍折損三個王爺,大将十八名,但江陰人輸了,被屠殺17萬人,最終隻活下來53人。而嘉定三屠最慘。為了反抗剃發令,書生侯峒曾、黃淳耀在嘉定(今上海嘉定)揭竿而起,反抗清朝統治。漢族降将李成棟的對嘉定下了三次屠殺令。嘉定分别于1645年六月十三日、六月十四日、八月十六日三次遭屠城。死亡近十萬人,史稱“嘉定三屠”。

更觸目驚心的是,明末華夏大地有億萬人口,但到了康熙初年卻隻有2000萬人口之多。這是一出可怕的悲劇。

可笑的是,殺人最多的不是滿人,而是投降清朝的這群明朝軍閥,他們是吳三桂、孔有德、李成棟等。這群人是毫無人性的野獸,他們把屠刀指向了自己的同胞。他們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下永遠不得翻身。

清朝為何推行剃發令?乾隆說得透徹:必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一、剃發令的起因和意義何在?二、剃發令是清朝最野蠻的行為之一三、剃發令不僅摧殘了人民,更極大地破壞中國文化和阻礙科技進步

清朝名士陳名夏曾說過:“留發複衣冠,天下即可太平。”是啊,其實不推行剃發令,天下早就太平了,清朝的很多敵人都是因為剃發令才産生的。然而不久他就因為說了這句話而被滿門抄斬。

剃發令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

但是随着時代的發展,清朝男子的發際線也在一直向前推進。嘉慶黃帝時期,男子的發式逐漸演變為将頂發四周邊緣隻剃去寸許,而中間保留長發、分三绺編成辮子一條垂在腦後,名為辮子或稱發辮。

清朝為何推行剃發令?乾隆說得透徹:必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一、剃發令的起因和意義何在?二、剃發令是清朝最野蠻的行為之一三、剃發令不僅摧殘了人民,更極大地破壞中國文化和阻礙科技進步

中國自從周朝開始就确定了傳統的發飾:發髻。在中國古代,漢族不論男女都要蓄留長發,男行冠禮,就是把頭發盤成發髻。子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但是由于明朝在後期的作死,導緻清朝入關。剃發易服的政策,使得漢民族的傳統發飾文化徹底摧毀,而漢服也随之消亡。康熙初年,李氏北韓朝貢清朝的官員,在報告北韓王時歎息:“漢儀不複見,何日變中華?”

有人說:唐朝在日本,明朝在北韓。此話有幾分道理。服飾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組成部分,沒有了自己的服飾實際上是可悲的。之前徐嬌穿漢服卻被網友罵為穿和服,就可見漢服文化的衰亡。而明朝版的影視劇中的服飾也被網友說和韓劇很類似,這是因為北韓的服飾本身就是用的明朝服飾的緣故。你說無奈不?

清朝為何推行剃發令?乾隆說得透徹:必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一、剃發令的起因和意義何在?二、剃發令是清朝最野蠻的行為之一三、剃發令不僅摧殘了人民,更極大地破壞中國文化和阻礙科技進步

而在清朝200多年的統治時期裡,為了反抗剃發令的反清複明起義不斷。台灣省明鄭王朝的鄭成功、鄭經父子和清朝對抗到底的原因之一也是剃發令;太平天國起義,給清朝的罪狀之一就是剃發令;而孫中山先生上司的反清革命也把剃發令作為罪狀之一。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說:明朝滅亡了是亡國,剃頭易服卻是亡天下。此話不假。

曆史總是異常的殘忍。主觀改變不了。漢人臣服于滿清的統治,但最終滿族卻也被全部漢化,成為了中國的一部分。這就是曆史。可惜的是,中國的文化從此被封鎖了将近300年,乃至落後于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