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食158--玻璃肉
齊鳳池
我記得三十多年前有一道普通的涼菜,叫玻璃肉,當年,過年過節婚喪嫁娶的餐桌上都有這道菜。現在回想起那冰涼,甜脆,香膩的玻璃肉,還覺得有滋有味。
可惜我記憶中玻璃肉,随着時代的變化和人們的飲食水準的提高,那高脂肪油膩多糖分的玻璃肉,早被人們剔出了菜單,并遠離了餐桌和人們的記憶。
如今,人們的飲食觀念,開始朝着健康營養保健方面轉變。是以,我小時候吃的那些好菜,很多都就被淘汰了。現在想吃,就得回憶。我開始在回憶中,去回味去感受去體會那些菜的味道和失去的歲月了。
過去,比較高檔的玻璃肉,是人們過節或結婚桌上的一道主要涼菜。如今,早就被人們淡忘了。不用說人們吃了,就是現在的廚師也不會做了。
我知道玻璃肉是怎麼做的,過去我也做過。它是用豬肉的肥膘和白糖做成的。首先将肋闆肉的皮去掉,再把瘦肉去掉,剩下那一層雪白的肥肉膘,再切成筷子那麼粗,一寸多長,然後用雞蛋清澱粉面粉攪成糊,把肥肉條放進面糊裡,沾勻,放在油鍋炸。當肉條變硬,變色漂浮起來後撈出。再用一個勺熬白糖,當白糖熬到用勺一沾,滴下後糖成絲,糖就熬到了火候。這時,把在另一個竈上過油的肉條撈出,馬上倒進熬好的糖裡,反複翻勺,使糖全部将肉條包裹住最後在上面撒上炒熟的芝麻就出勺,然後,倒在一個大平盤裡,在盤子底抹上油,不讓玻璃肉沾在一起。等晾涼後,就可以吃了。這道菜特點是又甜又香又脆又膩。因為經過油炸兩次的肥肉條,基本上肉已經化成油了,那些油都滲進了挂的面糊裡。被外面的白糖包裹着,一咬當然甜脆香膩了。
那年代人們的生活水準低,人們一個月也不容易吃到幾次肉,是以人們見到香甜的食物就非常誘惑。
我記得,那是七十年代初的十月份,我的鄰居大哥結婚,廚師就做了這道玻璃肉涼菜。菜做好後,放在了外面的陰涼處。等中午客人們都到了,準備開席上菜了,廚師将玻璃肉裝盤時,發現差了幾桌的玻璃肉。這下廚師着急了,他問東家,做的玻璃肉怎麼少了,其實東家也不知道,後來,有人告訴廚師,是孩子們随手你捏一個,他拿一個,給吃了。馬上就要開桌了,怎麼辦。廚師隻好臨時決定,再做一個别的菜,補上被孩子們吃掉的那幾盤玻璃肉吧。
如今,玻璃肉早就退出了食譜和人們的飲食觀念。玻璃肉完全屬于饑餓年代和人們缺乏營養的歲月。
今天,說起玻璃肉,我仍然感到過去缺少肉食糖分的歲月和清貧的日子是那麼的親切,回想在食譜中消失的玻璃肉仍然覺得是那麼香甜而油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