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線上訂單同比增長25% 營收同比下降5% 高鑫零售能“涅槃”嗎?

作者:這是憤世嫉俗的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劉雪梅

11月1日晚間,高鑫零售交出了截至9月30日的2022财年上半年的成績單。财報顯示,報告期内,高鑫零售營收415.34億元,同比下降5.0%,淨利潤1.1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7.93億元。旗下商超品牌大潤發門店數量達到497家,覆寫全國236個城市。

“過去半年對實體零售的挑戰是巨大的。”高鑫零售首席執行官林小海表示。高鑫零售的應對政策是“堅持多業态全管道戰略,線下成為體驗中心,線上成為履約中心”。

從上半年财報中可以看出,與其他實體零售商相似,以大賣場業态為主的高鑫零售正受到大賣場業态下行的影響。

線上訂單同比增長25% 營收同比下降5% 高鑫零售能“涅槃”嗎?

大潤發廣州新塘店(每經記者 王帆 攝)

不過,對于2022财年上半年的業績,似在高鑫零售的預料之中,現任首席執行官林小海此前表示:“哪怕在2022财年第一季度經曆曆史以來最大的挑戰,我們仍有信心,在這個财年,高鑫零售能夠回到高位數增長。”

自今年5月正式獲任首席執行官以來,林小海正帶領進入變革期,在對線下大潤發門店進行新零售改造的同時,中小業态也在布局以圖破局,與阿裡的融合也在持續加深。

财報資料顯示,财年第二季度(7月1日-9月30日)營收同比增長。其中,來自大潤發優鮮APP、淘鮮達、餓了麼、天貓超市的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25%,店日均單量增長至1400單。

此外,在釋出2022财年半年報的同時,高鑫零售宣布大潤發全國497家門店全部參與雙11。

對于實體零售的未來,林小海稱,“挑戰仍在,但我們相信長期主義的價值,對未來增長有信心。”

根據7月釋出的《2020年中國超市百強》,高鑫零售依然位居第一。不過,在業内人士看來,中、小業态是難啃的骨頭,而大潤發的自我改造方向亦和整個實體零售業的改革方向趨同,高鑫零售若想保住“超市百強”的寶座,需要趁早拿出“改革”的成果。

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釋出的資料顯示,連鎖百強遭遇了自1997年協會有統計以來整體銷售的首次負增長:2020年連鎖百強銷售規模2.4萬億元,比上一年下降了7.2%,其中52家百強企業銷售同比下降,降幅15.4%。連鎖百強銷售規模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6.1%,比2019年下降0.2個百分點。

在此大環境下,高鑫零售持續進行新零售改造。早在2013年,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創立“飛牛網”,開始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2020年10月,阿裡宣布,拟投入280億港元直接和間接共持有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72%股份,成為高鑫零售的控股股東。

今年5月,林小海接替黃明端成為高鑫零售首席執行官。資料顯示,林小海現年49歲,2016年7月起曾擔任阿裡副總裁及零售通總經理。加入阿裡巴巴前,林小海曾擔任寶潔大中華區市場營銷部總監及寶潔大中華區銷售部副總裁。他在高鑫零售的任期将到2024年5月。

在林小海的帶領之下,高鑫零售正式進入了變革期。在釋出2021财年年報時,高鑫零售表示,林小海基于近25年零售業以及網際網路的行業經驗,組建了新一代的管理團隊,并制定了“多業态全管道發展”的政策。

在2021财年年報中,林小海表示,将緻力于把大潤發打造成為消費者的線下體驗中心,創造顧客到店的理由;以及線上物流履約中心,成為第一梯隊的生鮮電商,滿足顧客到家的需求。

此外,由于顧客購物半徑的縮小,高鑫零售将基于大潤發的供應鍊能力,加速中型超市的展店,測試“小潤發”模式,加大現有城市的覆寫密度,以提高供應鍊效率及擴大線上覆寫半徑。

林小海當時表示,阿裡與高鑫零售的合作将進一步加深,高鑫零售線下500家門店的供應鍊将用于阿裡同城零售的商品供給,阿裡的技術力量将提高高鑫零售的數字化能力。

在“多業态全管道發展”政策下,中小業态的大潤發正成為高鑫零售的“新寵”。财報期内,高鑫零售在全國新開3家大潤發,創新業态小潤發新開36家,中型超市“大潤發Super”簽約16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這一創新業态預計下個财年将會集中開店。

雖說高鑫零售提前錨定中小業态為集團營收增長的重要動力,但截至目前,中小業态能爆發出多大能量,還是一個未知數。

放眼業内,尚沒有實體零售巨頭成功依靠中小業态獲得新增長的案例。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小業态門店與大賣場截然不同,選品、選址、組織、流程全都需要運用一套新的體系,此前大潤發積累的能力,在中小業态上恐怕用處不大。

可見,高鑫零售若想依靠中潤發和小潤發走出新路,需要培養全新的能力和打法。這對于一家老牌零售商而言,并不算一件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新戰略下,經營思路開始發生變化。高鑫零售在最新财報中表示,将商店街改造融入大賣場重構2.0版本,将商店街從“流量變現”變成“流量入口”,截至2021年9月30日,商店街的空鋪率控制在2%以内。

業内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來看,在中國市場,能同時将多個業态做出規模的零售商寥寥無幾。僅有沃爾瑪,由于此前在山姆會員店上的布局,如今在多業态發展路線上占得先機。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表示,超市百強通過提升線上商品SKU數、開展社群團購、直播業務,提升線上銷售額。超市百強平均線上單品數由8300餘個上升到11000餘個;六成企業開展了社群拼團業務;七成企業開展線上直播業務。

2020年,超市百強開展到家業務的門店覆寫率提升到65.1%,線上銷售占比平均達到5.0%。

上述業内人士表示,整體來看,目前國内的商超大多在進行多業态和全管道布局,如何能在同質化的轉型方向上繼續走在前列,對大潤發将是莫大的考驗。

目前的迹象表明,高鑫零售正與阿裡新零售進行深度融合,是以有了更多的“阿裡味”,正進入數字化轉型的快車道。

目前,高鑫零售正持續對大潤發門店進行新零售改造。2022财年上半年财報資料顯示,大潤發已建成3個生鮮加工中心,快揀倉門店數量覆寫490家,設有懸挂鍊的門店達到370家,打通天貓超市共享庫存的門店約150家。

與此同時,在使大潤發成為第一梯隊生鮮電商的目标下,高鑫零售正增加對B2C業務的投入。

早在2019年,高鑫零售就開始與天貓超市共享庫存,此外,2021年3月,大潤發中國同意與杭州淘鮮達展開合作,大潤發接入淘鮮達。

報告期内,高鑫零售線上線下來客數實作增長,财年第二季度(7月1日-9月30日)營收同比增長。其中,來自大潤發優鮮APP、淘鮮達、餓了麼、天貓超市的線上訂單量同比增長25%,店日均單量增長至1400單。

高鑫零售還開展了社群團購業務。5月,林小海在高鑫零售業績電話會上表示,目前大潤發旗下的社群團購業态分為兩種:自營的“飛牛拼團”以及與菜鳥合作的“驿發購”。鑒于大潤發與阿裡巴巴的協同政策,飛牛拼團将放棄追求規模的做法,從與競争對手打促銷的戰略回歸商業本質,聚焦體驗與盈利模式。當時,林小海預計大潤發的飛牛拼團能夠成為業内第一個實作盈利的社群團購業态。

值得一提的是,高鑫零售在阿裡社群團購業務中,也成為了重要的核心供給端。據記者了解,大潤發在淘菜菜社群電商布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據阿裡MMC商品營運負責人陳彤彤介紹,大潤發的DC倉、五大中心倉,一直都是淘菜菜的供給力量,有30多個品牌商是來自大潤發倉配網絡。“接下來在加盟中心和基于農産業的産業倉、生鮮兩端都會跟大潤發進行合作和整合。”

不過,高鑫零售若真想進軍生鮮電商的第一梯隊,未來必然需要直面叮咚買菜和每日優鮮等競争對手。10月12日,京東和達達集團還正式釋出了“小時購”業務,加碼即時零售。高鑫所面對的,都不是“省油的燈”。

此外,作為超市百強的榜首,高鑫零售若不想完全淪為阿裡的“大後方”,繼續保持在超市行業的領先地位,需要考慮如何既與阿裡融合,又盡快找到自身在實體零售上的新增長點。

高鑫零售希望能借力阿裡,探索出實體零售具體可行的解決之道,這是目前的首要任務。據媒體報道,在11月2日舉行的中期業績釋出會上,林小海希望,高鑫零售下半年業績實作淨增長或是打平。

林小海坦言,實體零售目前經營非常艱難,過去半年是集團24年來面對的最困難時期,“可以說沒有之一”,但相對同行,高鑫零售仍算表現優異。"我們與我們最大的競争對手的利潤差距由以前的2個點的營利能力差距擴闊到4至5個點,對比第二名對手優勢正在擴大。"他認為,顧客有到店的理由,相信未來顧客線上下的購物場景将會取得平衡點。

截至港股11月2日收盤,高鑫零售收盤價3.70港币,跌13.55%,總市值352.97億港元。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