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河流域生态保護要下好下活“一盤棋”

作者:海外網

來源:學習時報

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曆史也是一部治國史,紮實推進黃河大保護,確定黃河安瀾,是治國理政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尤為關切黃河治理和生态保護,黨的十八大以來,他從黃河上遊、中遊到下遊,全線實地考察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就三江源、祁連山、秦嶺、賀蘭山等重點區域生态保護建設多次作出重要訓示批示。2021年10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沿黃河省區要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部署,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

把握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人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生态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不是沖突對立的關系,而是辯證統一的關系。黃河曆史上之是以體弱多病、水患頻繁,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觀制約,也有後天失養的人為因素。目前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面臨突出沖突和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們過于重發展而輕保護。為此,習近平總書記着力強調要把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從黃河水資源利用上看,不能把水當作無限供給的資源,“有多少湯泡多少馍”,堅決落實“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産”的“四水四定”原則,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資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顯改善的集約節約發展之路。

把握好全局和局部的關系。黃河流域生态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充分考慮上中下遊的差異,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更加注重保護和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從整個黃河流域看,上遊局部地區生态系統退化、水源涵養功能降低,上遊産水區重在維護天然生态系統完整性,一體化保護高原高寒地區獨有生态系統,有序實行休養生息制度,提升水源涵養能力;中遊水土流失嚴重,需重點抓好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推進流域綜合治理;下遊生态流量偏低,一些地方河口濕地萎縮,重點在于加強下遊河道和灘區環境綜合治理,促進河流生态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無論是上遊、中遊,還是下遊,都要在全局中把握局部,因地制宜、分類施策,上下遊、幹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促進全流域高品質發展。

把握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長期以來,由于自然災害頻發,特别是水害嚴重,給黃河沿岸百姓帶來深重災難。在曆史上,中華民族同黃河水旱災害作鬥争就從來沒有停止過。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着眼于生态文明建設全局,明确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黃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黃河流域仍然存在流域生态環境脆弱、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等重大隐患,洪水風險依然是黃河流域的最大威脅。是以,統籌發展和安全,既要高度重視水安全風險,大力推動全社會節約用水,又要高度重視全球氣候變化的複雜深刻影響,從安全角度積極應對,全面提高災害防控水準,解決好流域人民群衆特别是少數民族群衆關心的防洪安全、飲水安全、生态安全等問題,守護好人民生命财産安全。

把握好目前和長遠的關系。生态環境治理是打基礎、利長遠之事,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保障黃河長治久安,要努力走出一條流域治理現代化新路。從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來看,要向節水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讓沿河地區一心一意謀保護,适度發展生态特色産業;從城市現代化建設來看,城市群和都市圈都要實作集約高效發展,堅決防止盲目擴張。保持曆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曆史擔當,既要謀劃長遠,又要幹在當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幹,堅定不移走好生态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讓黃河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