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田沁鑫:讓藝術插上科技的翅膀,答好“雙演”融合這道必答題

作者:金台資訊

來源:人民網 原創稿

在劇場時,後排的觀衆不用再擔心看不清舞台;在家中,人們能通過手機“身臨其境”……長久以來,無論線上上或是線下,劇場演出的效果總會因為各種客觀因素制約而“打折”,想要實作上述的美好願景,有可能嗎?

在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看來,答案是肯定的。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田沁鑫十分關注科技對于藝術表達的助力作用。“目前,我們正積極嘗試讓傳統的話劇藝術和現代的科學技術互相‘碰撞’,希望能擦出不一樣的火花。”田沁鑫說。

技術 藝術 智慧劇場豐富現場體驗

今年,田沁鑫參與了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演出正式播出後迅速“出圈”,“百年初心映黨旗”“他看見了”“強軍戰歌太燃了”等詞條頻上熱搜。田沁鑫認為,《偉大征程》成功實作破圈傳播,離不開科技進步給藝術帶來的全新改變。

在偌大的國家體育場裡展現演員細膩的戲劇表演,難度極高。為此,國家體育場首次架起長達180米的巨型螢幕。“超大的螢幕可以更好地展現中國共産黨百年的光輝曆史畫卷。”田沁鑫表示,新技術的使用可以助力晚會的藝術表達,為晚會的創作提供了更寬廣的想象空間。

“我們還借助了‘5G 4K’,對演出進行即時拍攝、瞬時剪輯、實時投屏,讓坐在國家體育場裡的上萬名觀衆都能欣賞到精彩的表演。”田沁鑫回憶道。

《偉大征程》的成功讓田沁鑫備受鼓舞。在她看來,科技也能為話劇藝術的許多環節帶來新的可能。據介紹,中國國家話劇院即将建成的全國首家兼具創作能力和演出場地的院場一體化“5G智慧劇場”,将助力舞台藝術業态創新和劇場數字化更新。

“我往常看劇場裡的戲,總會略感遺憾,因為有些演員的呈現是有損失的。”田沁鑫認為,劇場裡的觀衆并不能全方位看到演員表演,而這也是5G智慧劇場能夠解決的問題之一,“以往隻有買票進劇院的人才能看到我們的演出,未來人們将借助智慧劇場,看到這些作品更高品質的呈現。”

裝修後的國話劇場,将包含許多前沿科技。田沁鑫表示,屆時,劇場裡将會懸挂若幹個VR球形錄影機,每個球型錄影機就有逾30個機位,做到無死角的拍攝,“戴上了VR眼鏡之後,大家可以随意選擇自己想要觀看的視角。”

在田沁鑫的設想中,未來,在科技的加持下,觀衆在劇場的體驗将更加豐富。除了舞台上的表演之外,還能欣賞到更多彩的内容。她以話劇《駱駝祥子》為例說道,“祥子拉着車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穿梭的時候,在他奔跑的瞬間,觀衆能看到街景的轉換。在虎妞和她爸爸說話的時候,觀衆又可以近距離地感受沉浸式的實景表演。”

線下 線上 科技發展促進“雙演”融合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當下,劇場演出的線上點播受到越來越多觀衆的青睐。對此,田沁鑫認為,國家話劇院在做好線下演出的基礎上,對于線上演播也應該重視起來。

“網際網路的發展已經深入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田沁鑫表示,這給國家話劇院指明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如何做到線上演出、線下演播的“雙演”融合,是國家話劇院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而且,國家話劇院是藝術的重鎮,有許多非常優秀的藝術家。我們也希望能将國話的演出通過網際網路向全國觀衆推廣。”

在田沁鑫看來,網綜、網劇等文藝形式已經比較常見,但話劇演出在網絡上仍然有巨大的發展空間。5G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可能将催生新的文藝業态,這也是建設5G智慧劇場的考量之一,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創新實踐将有效提升線上演播的制播效率與觀賞效果。

“不光是劇場裡的觀衆可以獲得多角度、多機位、沉浸式的觀演體驗,線上的觀衆也可以通過家用裝置,比如手機、電腦,隻要戴上VR眼鏡,也都能實作這樣的觀演效果。”田沁鑫希望,通過技術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優秀話劇作品能走出劇場,走向神州大地的每一個角落,為廣大群衆提供更優質的精神食糧,“到2035年我國将建成文化強國,作為文藝工作者,我也希望能借此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積土成山,非斯須之作。想要在劇場内外實作這些效果,真正實作“雙演”融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随着數字化時代的到來,國家話劇院希望建設全新的戲劇生态,5G智慧劇場隻是我們的第一步。”田沁鑫堅定地說道,“新品種、新節目、新創意和新的演出形式,将推動話劇藝術創新發展,适應人們的審美變化和觀演需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