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政協委員熱議藝人藝德:演員成名後更要成為“修行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作大會發言時說,文藝工作者要堅守人民立場,潛心深入生活,堅持守正創新,以真情為人民放歌,創作反映“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的新時代史詩作品,鑄就新時代文藝高峰。

日前,田沁鑫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專訪。她認為,藝術家是影響人的,要有自我道德素養,用德藝雙馨的标準要求自己,才可以擔當起新時代的文化責任。

“中國國家話劇院是文化和旅遊部直屬的國家級文藝院團,是文藝國家隊,必須拿出高品質的舞台藝術作品服務好觀衆,也服務好藝術家;讓人民滿意,同時也幫助藝術家實作理想。更重要的是,助力中國文化強國的建設。”田沁鑫說。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政協委員提到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素養和擔當。今天,觀衆需要怎樣的演員?演員又該如何肩負起助力建設文化強國的責任?

要以人民為中心,真正沉下心來搞創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國家話劇院建立80周年,正式成立20周年之際,給劇院藝術家們回信寄語:“希望你們再接再厲,緊扣時代脈搏、堅守人民立場,堅持守正創新,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優秀作品,為新時代文藝發展、為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做出更大貢獻。”

田沁鑫說,這是總書記對國家話劇院一代代優秀藝術家們在舞台上默默堅守、辛勤耕耘和努力奉獻予以的肯定。總書記的回信促使她思考,在我們向着第二個百年進發,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的程序中,文藝應當如何展現新擔當、實作新作為、煥發新風貌,發揮應有的引導力和凝聚力?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世間》引發觀衆熱烈反響。田沁鑫提到,出演《人世間》的殷桃、宋佳、辛柏青、張凱麗等人,都是國家話劇院演員。正是因為這幾位演員有着紮實的表演功力,對角色把握準确,在觀衆心中留下了難以忘懷的人物形象”。

田沁鑫說,國家話劇院一直吸納優秀的畢業生和社會上優質的演員資源進入劇院,近年來,也吸納了優秀的青年文藝工作者。“國家話劇院對于選拔演員的标準:演技是最重要的,會有筆試、口試。三項都很很嚴格,在口試環節會更加注重他(她)的德行和操守”。

政協委員熱議藝人藝德:演員成名後更要成為“修行人”

田沁鑫說,國家話劇院吸納觀衆喜愛的明星演員,會在文旅部人事司的指導下做“特殊人才引進”,引進人才進國家話劇院的前提條件是為劇院演過戲,也會經曆嚴格的考試。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國家一級演員張凱麗,帶來《關于以人民為中心、加大現實題材文藝作品創作力度的提案》。

張凱麗建議,要以人民為中心,真正沉下心來搞創作,不以名利為目的;踏踏實實沉下心來精雕細琢作品、人物形象。

張凱麗建議,文藝院團考核、各大獎項評選,一定要制定更加嚴格的标準及舉措,使文藝工作者用心出好作品,而不是靠資曆、靠名氣、靠流量就能輕而易舉通過考評、獲得獎項。“文藝工作者也應時刻牢記,隻有沉下心來為百姓奉獻出高品質的作品,才是首要任務,不能本末倒置。”

德藝雙馨,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馮遠征說,全年北京人藝的老藝術家藍天野老師榮獲了“七一勳章”。“看到他授勳的那一幕我淚目了,這是黨和國家對一位演員藝術家最高的褒獎,我為他驕傲”。

春節前夕,馮遠征去探望95歲的藍天野老師。藍天野老師和馮遠征談到如何啟用一些年輕演員,并深入探讨北京人藝的未來和發展。

“天野老師用他對藝術的敬畏之心,對事業的赤誠之心感染着我,他用一生踐行了一種精神,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馮遠征說。

“讓我們每一位年輕文藝工作者,都成為德藝雙馨的好演員,好工作者。”馮遠征認為,德藝雙馨,就是“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田沁鑫表示,現在大家常說的“德藝雙馨”,不是現在才有的。“梅蘭芳大師就說過,做藝先做人,老一輩表演藝術家就是這樣。一個人的德行和操守,是做藝為人的基礎,是古國文明下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應當具備的思想認識。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奮鬥至今的中國人的道德标準”。

過去一年,對娛樂圈亂象的整治和對“藝風藝德”的倡導,引起全社會普遍關注。2021年中宣部印發《關于開展文娛領域綜合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對違法失德藝人的懲處力度,禁止劣迹藝人轉移陣地複出,田沁鑫認為“非常及時,有效也有力度”。

田沁鑫提出,我們還要思考“失德藝人為何變成這樣”的啟示。“演員們要繃緊一根弦,知道自己的演藝職業是會影響人的,從這個角度來考慮德行操守問題”。

政協委員熱議藝人藝德:演員成名後更要成為“修行人”

“演員的确最容易帶來流量。‘流量’這個詞不是貶義詞,而是一個客觀名稱,網際網路數字化自然會帶出流量。群衆被明星吸引,會視其為偶像。而成為偶像後,就要對人群負責,對喜愛的觀衆負責。這件事情是終身為人做藝的功課。”

田沁鑫坦言,演員的一言一行都将影響觀衆,出名之後,演員要考慮自我修為、自我修養。“你出這個名,就要受這份罪,吃這份苦,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否則就想好不要去做明星,因為一旦失德失範就會把壞影響帶給觀衆。”

成名之後,不能忽視演員的“再教育”過程

此前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采訪時,馮遠征表示,他一直跟年輕人強調,德藝雙馨,德在前藝在後,一個德行不好的人到了舞台上,演戲也不會好。

“前些年,有的年輕人被利益所惑、流量所動,如何讓他們再回到舞台踏踏實實演戲,需要我們做一些引導工作。我給他們上課或者談話的時候就說,如果你想做明星,就不必談了,你去造绯聞、上頭條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做一個好演員,我會告訴你如何去做。”馮遠征說。

田沁鑫強調,當一個藝人出現失德失範問題的時候,大家往往隻關注這個結果,而沒有思考問題形成的過程。

關于這個話題,田沁鑫認為,藝德藝風教育非常重要。演員在入學時就應該接受這份教育,以及不能忽視成名之後的“再教育”過程。

“很多孩子想做演員,他們很用功,也有靈氣。通過勤奮努力,加上好機會,他們可能迅速被觀衆認可。演了一部劇被觀衆認可之後,該怎麼辦呢?這需要一個再教育的過程。”

田沁鑫提醒,年輕人入學之初就應該明白:“如果你想做演員,你就有可能會被觀衆認識。當你被觀衆認知的時候,你要在道德修養上更進一步提升。”

目前很多藝術院校隻教給孩子作為演員的“專業技能”,但是演員是一份終身職業,教育不該止步于學校,不該僅限于“技術”。這些年輕學子畢業後的機關、經紀公司,也應當負起教育責任,幫助他們更好成長。

“如果大家都采用一種掙快錢的方式,如果這個明星出現了很多問題,與他身邊人的思維灌輸、寵溺态度有沒有關系?我覺得有。”

在田沁鑫看來,一名演員無論是在學校、劇團,還是在自己的生活中,都要增強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

“演員這個職業是具備一定社會學、心理學元素的,是觀察生活、體驗人物而來的。在多讀書的同時,端正演員的道德修養和自我修養。希望更多的演員更早的自我限制和自我完善起來。”田沁鑫表示。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