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寨精神的曆史溯源與時代價值

作者:呂其鎂 (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光輝(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第二研究部助理研究員)

大寨精神形成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曾影響了一個時代人們的精神風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中國共産黨精神譜系展開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訓示,尤其是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中,着重強調将“進一步發揚革命精神,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昂揚精神”作為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突出重點。這為新時代傳承、發展和弘揚大寨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

新中國成立初期,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在嚴酷形勢面前,中國共産黨号召全黨尤其是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徹底改變國家貧窮落後的面貌。在農村和農業領域,湧現出大寨村黨支部這樣的先進典型,成為後來農業戰線的一面旗幟。大寨是山西省昔陽縣大寨公社的一個大隊,原本是一個窮山惡水土地薄的貧窮小山村。農業合作化後,社員們開山鑿坡,修造梯田,到一九六二年,大寨每畝土地的糧食産量,已經超過七百斤,趕過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規定的名額。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報》第一版刊登了《大寨之路》的通訊報道,介紹了大寨大隊的先進事迹。并且發表社論《用革命精神建設山區的好榜樣》,号召全國人民學習大寨人的革命精神。

1964年5月,毛澤東在聽取國家計劃委員會上司小組彙報關于第三個五年計劃的初步設想時,針對農業發展問題指出,要自力更生,要像大寨那樣。 同年12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周恩來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會上,他介紹了大寨的先進事迹,認為大寨“是一個依靠人民公社集體力量,自力更生進行農業建設、發展農業生産的先進典型”,并對大寨精神作了進一步總結和概括,他指出,大寨大隊所堅持的政治挂帥、思想領先的原則,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愛國家愛集體的共産主義風格,都是值得大大提倡的。由此,大寨精神被完整概括提出。

從精神特質上看,大寨精神是中國共産黨革命奮鬥精神的典型代表。時代主題催生時代精神,時代精神映照時代主題。中國共産黨的百年黨史,就是一部艱苦卓絕的奮鬥史。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整個黨史國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一時期所産生的各種中國共産黨精神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概而言之,艱苦創業精神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中國共産黨精神譜系一脈相承的集中展現。大寨精神則是該時期革命奮鬥精神的典型代表。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報》刊發的《用革命精神建設山區的好榜樣》社論文章,就指出“要學習大寨的革命精神,還要學習他們敢于藐視困難,敢于同困難作鬥争的頑強精神,學習他們實幹、苦幹的優良作風”,“要學習大寨的革命精神,還要學習他們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優良作風,學習他們嚴格要求自己、以整體利益為重的共産主義風格”。大寨精神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曆史程序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曆史意義。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曆史程序中,大寨精神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财富,并且随着時代發展不斷被賦予新的内涵,在新時代煥發新的活力。

在黨史學習教育活動中要認真研究學習大寨精神。大寨精神是中國共産黨精神譜系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是“一大批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的典型代表,是共産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鬥精神的展現。研究總結和學習大寨精神是黨史教育活動的要求,也是中國共産黨精神譜系建構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需要接續弘揚大寨精神。大寨精神是在黨的基層組織中形成的精神,是在人民群衆中創造出來的精神,正是依靠這種革命精神,大寨大隊打開了一條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寨之路。實踐證明,大寨精神在助力脫貧攻堅,推動鄉村振興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和理論指導意義。在脫貧攻堅戰中,一批批新時代的“大寨”典型湧現出來。例如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他帶領鄉親們曆時7年在絕壁上鑿出一條通向外界8千米長的“絕壁天路”。路修通後,他又帶頭引路、誓拔窮根,因地制宜,曆時15年,帶領村民探索培育出柑橘、桃、西瓜等産業,發展鄉村旅遊,推進移風易俗,提振信心士氣,讓鄉親們改變了貧困落後的面貌。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中,我們還要繼承和弘揚大寨精神,切實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加強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優良傳統教育,加強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尤其是要堅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建設一支團結有力、勇于擔當的基層幹部隊伍,團結帶領農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推動完成鄉村振興建設任務,譜寫中國共産黨帶領農村農業和農民發展的新篇章。

在奮鬥新征程中要繼承和發揚大寨精神。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曆史交彙點上,展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仍然還要繼承和發揚大寨精神。在新征程中,我們仍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争做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孺子牛”;我們仍要踐行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深化改革開放,争當創新發展、攻堅克難的“拓荒牛”;我們仍要堅持實幹興邦,“實”字當頭、“幹”字為先,甘做艱苦奮鬥、吃苦耐勞的“老黃牛”。大寨精神,正是彙集了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中國共産黨倡導的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集中展現。前進道路上,我們要大力發揚大寨精神,保持“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在新時代創造新的曆史輝煌!

大寨精神是中國共産黨奮鬥精神的代表,具有深厚的曆史底蘊、鮮明的民族特征以及曆久彌新的時代價值。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大寨精神是總結百年黨史、梳理中國共産黨精神譜系的必然要求。傳承、發展和弘揚大寨精神,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來源: 光明網-黨建頻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