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堅守一個承諾,中山思政老師馬健的“教育經”

作者:南方plus用戶端

本文收錄于欄目#尋找身邊的思政好老師#

·編者按·

為宣傳中山全市優秀思政教師先進事迹,今年7月,中共中山市委教育工作上司小組辦公室開展了“尋找我身邊的思政好老師”活動。活動過程中,一批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教師脫穎而出。他們敢于創新,勇于擔當;他們為人師表,關愛學生;他們的思政課堂蘊涵美、講授展示美、學術傳播美,是學校、社會、學生心目中公認的思政好教師。

南方+陸續推出思政好老師人物報道,傳遞積極向上“政能量”,激勵廣大思政教師認真履行立德樹人的崇高使命。

待産床上解答學生疑問、疫情防控期間提前結束産假傳回崗位、丈夫戍守邊疆期間她獨自照顧家裡老小……每一次挑戰降臨,她都能從容應對。

她的身體裡仿佛有無窮無盡的能量,這些能量的背後是責任、是擔當。她是老師、是軍嫂,更是一名優秀而光榮的共産黨員,她是中山紀念中學思政老師馬健。

“我從小就想做老師,在求學的道路上,我的老師們給我很多成長機會,當老師還可以将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傳遞給他人,指引學生向着正确的方向成長,我也想做這樣的人。這是一個光輝的職業,我會用我所能讓‘教師’更為人所尊敬。”馬健說。

堅守一個承諾,中山思政老師馬健的“教育經”

馬健。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

馬健畢業于東北師範大學,師範專業出身的她憑借過硬的教學能力榮獲中山市優秀班主任等榮譽,教學成績得到家長與學生的認可。在教學過程中,她帶給學生的除了專業知識,還有始終如一的關愛與守護。

羅藝(化名)是馬健教過的學生之一,曾榮獲多項獎學金,這樣一位品學兼優的學生卻也曾出現過“問題”——在升高中的關鍵時刻産生的心理問題一度影響到其學習、生活。

“羅藝學習拔尖,各方面表現都很好,面對中考壓力,本就有些敏感的他出現較大的情緒起伏。當時我是他的班主任,經過和學校心理老師溝通,為他制定了一系列治療方案。經過半個學期的努力,初三下學期的時候他整個狀态很好。”馬健說。

羅藝升入中山紀念中學高中部後,馬健第一時間和他班主任說明他的情況,有時候在學校碰到他,也會幫助他分析、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這個孩子目前已經升入高三,現在心理狀态也很不錯,正在積極備戰聯考。”

此外,作為學校高中第三黨支部副書記,馬健還時刻注意将黨史學習教育與高中思政教學結合起來。

“黨建和教學是不沖突的。今年我們組織了抗美援朝紀念活動,讓學生觀看相關視訊,引發他們思考‘為什麼要抗美援朝’,激發學生愛國心。當時看完這個内容之後,很多孩子都流淚了。他們說老師‘我們一定要學習,一定要為國家強大作貢獻,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就是黨史學習教育和思政課教學的意義。”馬健表示。

堅守一個承諾,中山思政老師馬健的“教育經”

馬健在給學生上課。 南方+ 葉志文 拍攝

關鍵時刻擔重任

馬健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時刻警醒自己:作為一名共産黨員,要沖鋒在前,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2020年新冠疫情初發之時,已懷孕8個月的她一邊兼顧家中不到三歲的幼童,一邊還奮鬥在教學崗位上。

2020年2月底,中山紀念中學開始全面線下授課,當時已經懷孕8個月的馬健堅守在崗位上,除了教授課程内容,她還要監測學生健康情況,對于學習狀态不佳的學生,還要去想各種方法幫他們回歸狀态。

“我會定期做主題班會課,幫助學生的同時也幫家長找緩解焦慮的方法。快到預産期的時候,學生還有很多問題,我就在病床上拍下問題解析圖檔,發到學習群裡,并語音解答,然後開玩笑似地告訴他們:我正式卸任了。”馬健說。

生産之後,馬健又主動提前結束産假,在産後4個月不到,就上崗授課,為年級解決了授課困難,發揚了一名共産黨員的模範作用。

“5月生産,正常來講應該是那一年的12月才休完産假,但是很多學生問我什麼時候上班,8月底的時候我接到教務處電話稱教師資源不夠,需要支援,9月開學我就上班了。感覺有點對不住家裡二寶,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減少很多。”談及家人,馬健有些愧疚。

堅守一個承諾,中山思政老師馬健的“教育經”

新教師的好前輩

在專業學科的教學上,馬健除了不斷提升自身的學識,還傳幫帶年輕的新教師,在2019—2020學年度,擔任中山市中國小新教師教育訓練客座講師,為中山市中國小政治新教師傳授教師專業素養等理論知識,還通過教學公開課為新教師講解授課技巧,為中山市新教師培養傳經解惑。此外,她還發表了《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課堂教學政策》等著作,擔任中山市新教師教育訓練客座講師、中山市家庭教育親職導師、廣東省家庭教育指導師等,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影響其他思政教師。

馬健表示,能夠擔任導師的直接源頭是自己曾獲得中山市第三屆班主任專業能力大賽第一名,并代表中山市參加第五屆廣東省班主任專業能力大賽,取得國中組綜合一等獎并包攬所有單項一等獎,成為當屆中山市唯一一位大滿貫選手。

在這之後,馬健開始以導師的身份教育訓練中山市參賽選手,所帶選手取得了廣東省班主任專業能力大賽一等獎,廣東省首屆幼稚園園長德育能力大賽一等獎等獎項。“希望為中山德育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馬健說。此外,她還通過中山市組織的教育訓練、學校講座、工作室培養等方式為年輕老師答疑解惑,幫助新手老師更快成長。

“在教育訓練中除了技術性、專業性指導,中山德育精神的傳遞也很重要。要做有溫度的德育,而不應該是說教性的,情感性的交流重于其他方面教育。比如,在我教育訓練的隊伍中,有一位老師之前傾向于用硬性規則去限制學生,在教育訓練的過程中,我們教會他很多比較溫和的方式,比如,可以借助社會力量(心理援助指導、法律援助指導等)、社會實踐等來達到教育效果,這可以讓他在現實教育中有更多的選擇。”馬健表示。

馬健說自己能夠獲得這樣的成長與丈夫楊慶森的影響分不開。“我的丈夫是一位戍邊衛士,曾在西藏堅守10年,他的奉獻精神、吃苦耐勞精神深深影響着我。未來,我會緊跟時代步伐,保持學習習慣,做好學生思政引路人。我承諾學生‘我無法保證你們的專業成績達到多高的水準,但我可以保證我教過的學生都是三觀很正的人’,這也是我給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标,是身為思政老師要完成的重要任務。”馬健說。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 苑世敏

【攝影】南方日報記者 葉志文

【作者】 苑世敏;葉志文

香山學堂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