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華商韬略 趙昱
在中國的罐頭江湖,午餐肉它排第二,沒人敢排第一!
許多網友表示,吃午餐肉隻認準這一家!腦海裡一想到這個午餐肉,口水就會不自覺地分泌。
上海的朋友應該更有感觸,畢竟這是從小記憶深處的味道,這個不大不小的鐵皮罐子裡,除了美味,還裝着他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期待!
沒錯,它便是有午餐肉“天花闆”之稱的梅林午餐肉。
你能想象到嗎?這個将近百歲的罐頭龍頭企業,一直以來都由我國自行生産,不依靠國外的技術,始終以推進中國民族食品工業的發展為第一要義。
梅林罐頭的起源,要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末。
當時,中國的罐頭工業正值荒蕪之際,上海灘備受歡迎的罐頭都是“洋貨”。
就在這時,在上海唐家灣的一間石庫門房子裡,幾個懷揣着理想抱負的中國廚師正摩拳擦掌,想要在市場上開辟一片中國罐頭的天地。
萬事開頭難,在創業之初,他們也遇到了吃“閉門羹”的窘境。
這幾位廚師研制的果醬和辣醬油因為技術問題,生産的産品不被市場所接受,推銷給西菜廚房卻頻頻被拒。
吸取失敗教訓,他們開始調研市場,改進産品,把重心轉移到大多數人都喜愛的調味品——番茄沙司上。
經過幾輪的試驗,這款番茄沙司終于研制成功,不僅受到了外國人的認可,還以低廉的價格,成為了上海西餐廳的最愛。
這幾位廚師也在1930年的10月,正式創立了上海梅林罐頭食品廠,開創中國罐頭工業的先河。
随着梅林的不斷發展,那個隻有幾平米的小作坊也變成了規模化生産的工廠,截至1938年,已有126種梅林的罐頭遠銷國外,在赢得了國際關注的同時,梅林也打出了中國罐頭的口碑!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上海梅林的罐頭成了街頭巷尾人們津津樂道的美味,梅林罐頭食品廠也一步步成為了上海的重點企業。
最令人敬佩的是,在國家有難時,這家企業能扛起民族企業的責任與擔當。
在1950年北韓戰争中,赴朝作戰的中國志願軍,需要大量的物資,梅林等中國的食品加工廠緊急生産了軍需罐頭,為前線作戰的士兵做好了後勤保障工作。
1960年,梅林迎來了裡程碑式的突破,在遷移了食品廠位址,更新器材裝置後,梅林罐頭的發展勢不可擋,在國際上打響了自己的品牌。
在80年代的後期,為了避免企業陷入困境,梅林開始立足于消費者的需求,開發新的産品,探索中外合資的發展道路。
自此,上海梅林便開始“一發不可收拾”,罐頭遠銷到日韓、東南亞、歐美等國,出口率達到了50%,成為了海内外知名罐頭品牌。
如今,在經過技術提升、品質檢測和産品研發後,梅林進一步擴大了品牌影響力,成為了中國罐頭行業的領軍企業,甚至受國家輕工業的委托,參與到了罐頭行業的标準制定中。
享譽世界的成果并沒有讓梅林“膨脹”,上海梅林計劃在未來的三年時間裡,堅持技術創新和原料改進,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完善輕工業加工的産業鍊。
對此,你看好這家民族食品企業的發展嗎?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韬略】,識風雲人物,讀韬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