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一代之烈士審配為何能如此受人景仰一、“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二、“身隕事小,秉節事大“三、“敵軍攻勢漸怠,還望諸位依策堅守“四、“袁幽州不日便至,當行策建功以報之“五、“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 “

作者:金玉遊戲史詩

三國殺移動版中,小遊戲守城武将審配可玩性還是比較高的,開城誘敵、奇襲糧道意志小遊戲還提強。不過,有一說一,審配的技能台詞還是很激昂的,不過你知道“隻恨箭支太少,不能射殺汝等”到底是什麼意思嗎?審配被評為一代之烈士,他的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

“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一代之烈士審配為何能如此受人景仰一、“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二、“身隕事小,秉節事大“三、“敵軍攻勢漸怠,還望諸位依策堅守“四、“袁幽州不日便至,當行策建功以報之“五、“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 “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一、“十,則圍之;五,則攻之”</h1>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紹消滅公孫瓒之後,在北方隻剩下曹操這個敵人。審配此時提出“

“十圍五攻,勢如覆手......今不時取,後難圖也”

十圍五攻的意思就是“兵力超過敵人十倍就可以包圍它,超過五倍就可以攻擊它”,如果主公現在放任曹操不管,那以後就很難再去擊敗他。袁紹認為他說得很對,挑選精卒十萬,騎萬匹準備進攻許都。

當時,袁紹、曹操在官渡會戰,就在此時,許攸的家人犯法,審配知道後不計私情,将許攸的家人下獄,于是許攸投奔曹操。某種意義上說,袁紹之是以官渡之戰失敗,就是因為審配關押許攸家人導緻許攸叛逃。

“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一代之烈士審配為何能如此受人景仰一、“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二、“身隕事小,秉節事大“三、“敵軍攻勢漸怠,還望諸位依策堅守“四、“袁幽州不日便至,當行策建功以報之“五、“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 “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二、“身隕事小,秉節事大“</h1>

袁紹敗于官渡,審配的兩個兒子被曹操活捉,而孟岱與審配有沖突,就胡扯:

“配在位專政,族大兵強,且二子在南,必懷反畔。“

“審配在任獨攬權力,宗族大,兵力強,而且兩個兒子在南方,他必定想反叛。”最離譜的是,郭圖和辛評也這麼認為,袁紹于是任命孟岱為監軍,代替審配把守邺縣。當時逄紀與審配不和,但卻認為審配天性剛烈率直,每次所說的話和所做的事,都仰慕古人的節操,不會因為兩個兒子在南邊而做不義的事情。

是以,審配并沒有被袁紹罷免,也和逄紀的關系變得融洽。

“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一代之烈士審配為何能如此受人景仰一、“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二、“身隕事小,秉節事大“三、“敵軍攻勢漸怠,還望諸位依策堅守“四、“袁幽州不日便至,當行策建功以報之“五、“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 “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三、“敵軍攻勢漸怠,還望諸位依策堅守“</h1>

袁紹死後,袁氏二子不和,建安九年(204年),袁尚又到平原去進攻袁譚,留審配、蘇由鎮守邺城。曹操趁此機會,派大軍攻打邺城,戰争持續兩月,曹軍又是強攻又是挖道地,都沒有占到便宜。

這時,審配的部将馮禮謀反作内應,打開城下小門,讓曹操的三百多士兵進城,審配發現後,從城牆頂上用大石頭砸門,将城門關閉,結果進城的曹兵全部戰死。這就是審配技能的開城誘敵部分,雖然曆史上是被迫誘敵,但也算成功。

“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一代之烈士審配為何能如此受人景仰一、“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二、“身隕事小,秉節事大“三、“敵軍攻勢漸怠,還望諸位依策堅守“四、“袁幽州不日便至,當行策建功以報之“五、“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 “

<h1 class="pgc-h-arrow-right">四、“袁幽州不日便至,當行策建功以報之“</h1>

袁尚得知邺城危急,率領一萬多人回救邺縣,曹操迎面攔截,又被繳獲了辎重、符節、斧钺等物品。這些物品被曹操拿去攻心,他給邺城軍隊看這些東西,審配軍隊軍心潰散,審配向士兵下令說:“袁幽州不日便至,何用擔心沒有主帥!”

“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一代之烈士審配為何能如此受人景仰一、“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二、“身隕事小,秉節事大“三、“敵軍攻勢漸怠,還望諸位依策堅守“四、“袁幽州不日便至,當行策建功以報之“五、“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 “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五、“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 “</h1>

審配任命侄子審榮擔任柬門校尉,而審榮夜間打開城門放曹軍進城,審配看見曹軍攻入,忿恨辛評、郭圖壞敗冀州,先殺了辛評一家,然後在城中堅持抵抗。曹軍活捉審配,辛評之弟辛毗見其兄家已死,就說一定要斬了審配這個奴才,審配反問: “狗輩,就是你們害得冀州被破,我恨不得殺你!況且你今日難道能親手殺了我麼?”

曹操審問審配,為什麼他的箭支這麼多,審配回答:

“隻恨箭支太少,不能射殺汝等!“

曹操很欣賞審配,不忍心殺他,但審配始終不肯屈服,于是曹操殺了他。他死之前呵斥劊子手讓自己面北而死,因為自己的主公在北面。

“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一代之烈士審配為何能如此受人景仰一、“十,則圍之;五,則攻之”二、“身隕事小,秉節事大“三、“敵軍攻勢漸怠,還望諸位依策堅守“四、“袁幽州不日便至,當行策建功以報之“五、“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 “

河北多名士,誰如審正南;

命因昏主喪,心與古人參。

忠直言無隐,廉能志不貪;

臨死猶北面,降者盡羞慚。

審配一生剛烈正直,最後也甯死不屈,十分值得敬佩。但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如果你是審配,你會抓許攸家人嗎,如果他沒有這麼做,袁紹可不一定會輸。放棄自己的信仰、自己的正義,去換取可能的轉機,你又是否願意呢?

關注我,了解更多三國殺武将知識!!!

繼續閱讀